回歸"人本-自然原生態"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也都是"人本"的問題; 上天給了我們神志、思想、情感於種種知覺......在不同外在環境的相互反應時, 上天大德,又給了人有自己的絕對"自由意識", 如此形成了"眾生百態"的所謂"娑婆世界"!

在自然規律下,人本就是在"生、老、病、死"不變原則下,又在"上天大德-絕對自由意識"的個人智慧功力深淺下,抉擇與作出人的一生內容與品質!

"回歸人本-自然原生態". 也是一句多麼普通,人人都懂,但是卻因人而異,各有各的不同認知與解釋,但又有不需認知與解釋的"如來真實義"!

我的"回歸人本-自然原生態", 依自己的認知與體悟,勉強用語言道述:

  1. 在地球上,人本來就是生物的一種. 用基督教聖經創世紀的說法:「因為人既屬於血肉,我的神不能常在他內;他的壽數只可到一百二十歲。」. 人本來就是就是"神靈與肉體"結合的自然生物.
  2. 人和其他生物一樣,人本來就具備對外防禦、自我療癒與生長的功能
  3. 在自然原生態下, 上天大德,給每一生物都有一定"壽命"與"資糧", 但是又因為個人的自由意識抉擇下, "適當"與"不當" 的使用上天給予德大德- "壽命"與"資糧". 如此就直接在既有的"壽命"與"資糧"上耗用!
  4. 人本就會老化歸天,所謂"衰老". 除此之外, 人要是"不當"的使用"壽命"與"資糧", 就會造成所有"生病"與"不健康"問題;直接影響身心靈的健康與壽命長短問題.
  5. "回歸人本-自然原生態"就是維護自己的身心靈調整/回到原本最初狀態(如嬰兒出生時);如同中國古典哲學/醫學的"天人合一"的狀態.

相信嗎? 自己是最好的医生. 道理全在這裡. 但是,還是一樣,這又是一句多麼普通,人人都懂,但是卻因人而異,各有各的不同認知與解釋,但又有不需認知與解釋的"如來真實義"!

附註: 在如何維護與調整上? 中國醫學的:"固本"、"培元"、"扶正"、"祛邪".......就是根本原則與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道生健康屋
3會員
29內容數
回歸"人本-自然原生態" ; 您的身心靈健康是我們的心願!
道生健康屋的其他內容
2024/12/05
都是那麼平常;在日常口頭語中....... 表面字義上,有誰不懂.........但是, 真懂又能持之以恆的人又有多少呢? "活動"的一個人性自然規律(好逸惡勞)正解是: 活著就會動. 但是如果從人性的逆率(好勞惡逸)的反解就成了: 要活就要動! 用古人智慧;孟子告子下篇: .......
Thumbnail
2024/12/05
都是那麼平常;在日常口頭語中....... 表面字義上,有誰不懂.........但是, 真懂又能持之以恆的人又有多少呢? "活動"的一個人性自然規律(好逸惡勞)正解是: 活著就會動. 但是如果從人性的逆率(好勞惡逸)的反解就成了: 要活就要動! 用古人智慧;孟子告子下篇: .......
Thumbnail
2024/12/03
這是源自皇帝內經素問第五章,一段古人智慧滿滿的結語;雖然來自內經 ,以傳統中醫為背景, 但是下醫醫病,上醫通天,握覽人的身心靈健康根本並與天地合和: ...... 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是以聖
Thumbnail
2024/12/03
這是源自皇帝內經素問第五章,一段古人智慧滿滿的結語;雖然來自內經 ,以傳統中醫為背景, 但是下醫醫病,上醫通天,握覽人的身心靈健康根本並與天地合和: ...... 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是以聖
Thumbnail
2024/11/28
一段簡文, 與大家分享: “以佛養心,以道養身,以儒養家”。 心態是健康長壽的基石,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誰擁有了心理平衡,誰就擁有了健康和長壽。“養心”就是擁有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何謂“養心”?《黃帝內經》認為是“恬虛無”,即平淡寧靜、樂觀豁達、凝神自娛的心境。 據說,魯國人單豹為了養生,獨居
Thumbnail
2024/11/28
一段簡文, 與大家分享: “以佛養心,以道養身,以儒養家”。 心態是健康長壽的基石,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誰擁有了心理平衡,誰就擁有了健康和長壽。“養心”就是擁有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何謂“養心”?《黃帝內經》認為是“恬虛無”,即平淡寧靜、樂觀豁達、凝神自娛的心境。 據說,魯國人單豹為了養生,獨居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