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察同,愚者察異

智者察同,愚者察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是源自皇帝內經素問第五章,一段古人智慧滿滿的結語;雖然來自內經 ,以傳統中醫為背景, 但是下醫醫病,上醫通天,握覽人的身心靈健康根本並與天地合和:

...... 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憺之能,從欲快志於虛无之守,故壽命无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

.因為是結語,所以非常值得一句往上深入推敲, 個人嘗試分成下面幾小段讓讀者各自品味、品味、深究、理解與運用:

  • 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
  • 智者察同,愚者察異,
  • 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
  • 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
  • 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憺之能,從欲快志於虛无之守
  • 故壽命无窮,與天地終
  • 此聖人之治身也。

共享,願大家各都有所獲, 平安 健康!


avatar-img
道生健康屋
3會員
29內容數
回歸"人本-自然原生態" ; 您的身心靈健康是我們的心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道生健康屋 的其他內容
都是那麼平常;在日常口頭語中....... 表面字義上,有誰不懂.........但是, 真懂又能持之以恆的人又有多少呢? "活動"的一個人性自然規律(好逸惡勞)正解是: 活著就會動. 但是如果從人性的逆率(好勞惡逸)的反解就成了: 要活就要動! 用古人智慧;孟子告子下篇: .......
一段簡文, 與大家分享: “以佛養心,以道養身,以儒養家”。 心態是健康長壽的基石,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誰擁有了心理平衡,誰就擁有了健康和長壽。“養心”就是擁有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何謂“養心”?《黃帝內經》認為是“恬虛無”,即平淡寧靜、樂觀豁達、凝神自娛的心境。 據說,魯國人單豹為了養生,獨居
又是一個自然現象;但是自然真理就在那麼無知無感的現象深裡! 兩個朋友,同時在一家車行,一位買了全新車, 而另一位買了保養正常,也常正常實用的同款的二手車舊車.買回家後: 買全新車的那位,平成就不經常用他的新車,平常就放在車庫裡.... 但是, 買二手車的那位,平常還是正常用
都是那麼平常;在日常口頭語中....... 表面字義上,有誰不懂.........但是, 真懂又能持之以恆的人又有多少呢? "活動"的一個人性自然規律(好逸惡勞)正解是: 活著就會動. 但是如果從人性的逆率(好勞惡逸)的反解就成了: 要活就要動! 用古人智慧;孟子告子下篇: .......
一段簡文, 與大家分享: “以佛養心,以道養身,以儒養家”。 心態是健康長壽的基石,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誰擁有了心理平衡,誰就擁有了健康和長壽。“養心”就是擁有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何謂“養心”?《黃帝內經》認為是“恬虛無”,即平淡寧靜、樂觀豁達、凝神自娛的心境。 據說,魯國人單豹為了養生,獨居
又是一個自然現象;但是自然真理就在那麼無知無感的現象深裡! 兩個朋友,同時在一家車行,一位買了全新車, 而另一位買了保養正常,也常正常實用的同款的二手車舊車.買回家後: 買全新車的那位,平成就不經常用他的新車,平常就放在車庫裡.... 但是, 買二手車的那位,平常還是正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