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SC最新排名出爐,台灣上升至世界第二,然而現實中的棒球真是如此嗎?同時間經歷亞青奪冠、U23失利,是否反映出台灣棒球的發展困境?以下是筆者長期觀察的主觀看法,不嫌棄的話歡迎一起看看一起討論!
在其他國家都將國際賽事明確區分為業餘、職棒等級時,台灣的定義似乎模糊不清。U系列賽事仍派出職棒選手、亞錦賽、亞運仍徵召旅外選手歸國效力,然最終結果卻並不如理想中美好。記得2023經典賽,旅外歸國的鄧愷威調整不佳、亞錦賽時業餘選手陳孝允卻打出相當好的成績。事實證明不應該迷信職棒,不是說他們不夠好,而是在經歷球季的調整等等。還要讓職棒選手參加大大小小的賽事,是否負擔過大?
台灣目前的狀況或許無法像日本一樣,只派出社會人球隊參加賽事,但可以效仿韓國,派出20出頭的職棒二軍選手磨練,而不是所有的比賽都倚靠職棒一軍的中流砥柱,甚至還得徵召旅外球員。
依照目前韓國給出的12強名單,仍以年輕選手為主,韓國更指出此次比賽是為了放眼2028洛杉磯奧運。在其他國家如此長遠的規劃時,台灣是否也該更仔細區分出各賽事的重要性,而不是因小失大,堆出不合現狀的積分。
「海龜」想必是許多中職球迷的痛,許多曾經在美、日大殺四方的選手,返台後能力不升反降,甚至往往頂著高薪卻不如本土選手的貢獻。反觀重返韓職的柳賢振投得虎虎生風,台灣的旅外球員們究竟發生什麼事?是否真如教練們說的「訓練態度不積極」?這點由於筆者未實際見過便不予置評,僅就場上表現探討。
在旅外投手返台降速、打者長打能力消失的狀況下,該怎麼幫選手們找回昔日身手?自費科學化訓練或許比土法煉鋼更來得好。陳睦衡透過科學訓練,短短一個月球速從147成長到151,更在亞青賽封鎖日韓打線,若一個18歲高中生做得到,相信職棒選手也可以。
然而,會不會是中職本身的環境沒辦法提供競爭?在140出頭就能壓制打者的情況下,若不像古林睿煬等有意旅外的選手,會不會因此而自滿?旅外回來的選手往往看見肌肉量變少,難道是台灣的飲食環境導致?記得之前看過關於詹皇的報導,為了培養肌肉,對飲食控制相當嚴格,也讓他至今能叱吒球場。反觀台灣的球隊提供的食物似乎不是增肌的主頁食材,球員普遍體格甚至不如美國高中生,會不會也是旅外選手返台能力下滑的原因之一?當然,這些都只是筆者的猜測。
回到國際賽到底該不該場場使用旅外選手,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職業球員理當專注在職業賽場上,如同梅西等足球員也不會場場賽事皆參加,這也是為何足球世界盃、奧運籃球美國夢幻隊成為特例的原因。職棒選手要對母隊及母隊球迷負責,任何影響到職業賽季的狀況都應該儘量避免。同時國際賽事更是訓練台灣本土年輕球員的大好機會,應該增加他們的出場經歷,為展望未來準備,才不會造成台灣棒球人才青黃不接的狀況。
筆者在觀戰了U18 U23後,最大的感觸是U18的熱情與鬥志,真的大於U23許多。現場感受的能量更是無可比擬,這也是筆者連續兩年都進場為U18加油,即使非中華隊的比賽依然報到的原因。由衷希望所有球員能不忘初衷,持續精進,為我們帶來更精彩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