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7|閱讀時間 ‧ 約 31 分鐘

易經故事 中孚初九 漢桓帝盜不過五女門 引發中國第一場學生運動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12862124?pr=true


    中:立在方向坐標中心的測風標杆,引伸中央。

    孚:手抓小童,引伸有足夠能力。

    中孚:中央有足夠能力。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虞:被虎襲擊的人,張開雙臂,張口呼叫。

    吉:以玉鉞祭祀,象徵吉祥。


    有:手持肉,引伸持有、擁有。

    它:有花紋的大蛇。

    不:根向下生長,引伸否定。

    燕:張開兩翅,尾部分叉的鳥,即燕子。


    意思是能夠逃出虎口是吉祥的,有花紋的大蛇出現會吃掉燕子。


    漢桓帝劉志的故事,可解爻義。


    劉志(132年—168年1月25日),出生於蠡吾,漢章帝劉炟曾孫,河間孝王劉開之孫,蠡吾侯劉翼兒子。


    劉志愛好音樂,善於彈琴吹簫。

    永熹元年(145年),劉志的父親劉翼去世,十四歲的劉志承襲父親劉翼的蠡吾侯爵位。

    劉志入洛陽朝見,異於常人,梁太后將妹妹梁女瑩嫁給他。


    漢質帝劉纘年紀雖小卻很聰慧,對外戚梁冀目無皇帝的行為非常不滿,一次在朝堂上,當着大臣指着梁冀說:此跋扈將軍也。

    梁冀大為恐懼。


    本初元年(146年),時年十五歲劉志,到洛陽夏門亭,與梁女瑩舉行婚禮,婚禮還沒完成,九歲的漢質帝被梁冀毒死。


    閏六月庚寅日(8月1日),梁太后派梁冀接劉志入南宮,登上帝位,是為漢桓帝,梁太后臨朝聽政。


    《搜神記卷六之四十八 》記載:德陽殿的大柱子上有一條大蛇盤着,洛陽集市令淳於翼說:蛇渾身長滿鱗片,象徵鎧甲兵器,在內省大殿上發現,就是將有皇帝後宮相關大臣受到兵器之災徵兆。

    淳於翼直接掛印而去,隱居山林。


    建和元年八月十八日(147年9月30日),漢桓帝正式立梁女瑩為皇后。


    建和二年(148年),亞美尼亞國王安世高來到中國洛陽,信奉者多把佛教當成是一種神仙方術,將佛當成祭祀對象,焚香膜拜,祈求長生。


    安世高為讓人們了解佛教,共譯佛經三十五部四十一卷,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第一位譯師。


    安世高在周原發現十九枚佛骨舍利,送到京都洛陽,漢桓帝驚喜萬分,命在全國各地建造寶塔供奉,在周原建造寶塔,四周修建寺院,就是日後的法門寺。


    漢桓帝為延年祈福,派人到苦縣祭祀老子,在宮中祭祀黃老,在濯龍宮中合祭浮屠(佛教)與老子。


    當時梁太后垂簾聽政,大將軍梁冀專權,誅殺太尉李固、杜喬,天下人都覺得他兩個冤枉。

    《搜神記卷六之四十九》記載:建和三年(149年)七月,北方廉縣下起像羊排肉雨,有的和攤開的手掌那麽大。

    和平元年(150年)正月乙丑,梁太后病重,臨終時下詔歸政漢桓帝。

    二月,梁太后駕崩。

    三月,漢桓帝從南宮移駕北宮,為安撫梁氏家族,增封梁冀萬戶食邑,累計三萬戶,遠遠超出漢代封侯界限。


    《搜神記卷六之五十》記載:元嘉年間(151-152年),大將軍梁冀的妻子孫壽帶起幾種憂愁啼哭妝容,分別叫做「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

    妝容在京城中婦女圈流行開,甚至全國都效仿起來。


    元嘉三年(153年),大學者、冀州刺史朱穆,被大宦官趙忠誣告下獄,引發中國第一場學生運動。

    學生領袖劉陶帶領太學生聚集到宮門口,要求代朱穆服刑。

    漢桓帝看過劉陶上書後,下令赦免朱穆。


    永壽元年(155年)二月,司隸與冀州饑荒,漢桓帝命令州郡救濟貧弱百姓,向王侯吏民借十份三糧食,用於賑災。


    六月,洛水泛濫,沖毀鴻德苑,南陽也遭大水。

    漢桓帝下詔免除太山、瑯琊地區百姓三年的租、賦、更、算。

    因水災死亡的人,郡縣尋找屍骨收葬。


    永壽三年(157年),京城洛陽發生蝗災,百姓缺糧鬧荒,生活困難。

    大臣上奏,建議改鑄又厚又重的大錢,增加面值。

    漢桓帝把奏章批給朝中主管經濟有關部門與太學生討論。

    劉陶上書直接指出,貪官污吏橫行,才是問題所在。

    漢桓帝擱置鑄錢建議,破格提拔劉陶為官。


    鄧猛女父親是東漢開國第一功臣鄧禹曾孫鄧香,母親姓氏不詳,名字叫「宣」。

    鄧香家道中落,進宮當宦官,宣帶着鄧猛女嫁給孫壽的舅舅梁紀,鄧猛女改姓粱。

    孫壽把梁猛女送進宮,漢桓帝非常喜歡。


    皇后梁女瑩無才無德,長相平庸,專制後宮,獨得寵幸,嬪妃都不得進見漢桓帝。


    梁太后去世後,梁女瑩寵愛漸衰,心生怨恨嫉妒,後宮有皇子出生,就被梁女瑩殺害,皇子的母妃很少能夠得以保全。


    延熹元年(158年),天上出現日食現象,太史令陳授說:日食之因在於大將軍梁冀。


    梁冀處死陳授,太史令是皇帝近臣,梁冀隨意處死,漢桓帝非常憤怒。


    延熹二年(159年)七月,皇后梁女瑩憂傷而死。

    漢桓帝冊封梁猛女為皇后,梁猛女姐夫邴尊上書,要求恢覆梁猛女的本姓鄧。


    梁冀原打算收梁猛女為女兒,從國舅升任國丈,派出刺客殺掉邴尊。

    刺客再夜闖鄧猛女家中,欲刺殺宣,鄰居中常侍袁赦擊鼓聚眾警告。


    宣入宮向漢桓帝告發梁冀罪行,漢桓帝密謀誅殺梁冀。

    漢桓帝上廁所,讓唐衡隨從服侍,叫單超、左悺、具璦、徐璜到自己的密室,用牙咬破單超手臂,六個人歃血為盟,共謀滅梁冀大計。


    漢桓帝為取得梁冀黨羽名單,當起小偷,偷取大臣家中財物,再交還大臣,大臣以為漢桓帝有此怪癖,不以為意。


    一晚,漢桓帝到梁冀府中,進入書房盜寶時被梁府精兵擒獲。

    梁冀將漢桓帝送回去,告訴精兵,皇帝下次來書房,讓他偷便是。


    漢桓帝以江湖大盜假冒自己,在梁冀書房拿到黨羽名單。


    八月丁丑,梁冀發現失去黨羽名單,懷疑單超等人。


    漢桓帝駕臨前殿,召各個尚書前來,發動政變。

    光祿勳袁盱持節收回梁冀大將軍印綬,改封為比景都鄉侯,梁冀及妻子孫壽即日皆自殺。


    漢桓帝收繳梁冀府上財貨,合計三十多億,相當於國家半年稅收,充實國庫,下令減免天下一半賦稅,解散梁冀建造的園林,賜予貧民。


    漢桓帝沉迷女色,選自臣民家的采女,人數達五六千人,服侍宮妃的奴婢數量更是加倍,對後宮嬪妃封賞超過常規。


    延熹二年(159年),兼濟天下、九死不悔的忠臣陳蕃上疏進諫說,最近幾年莊稼歉收,萬人饑寒,不聊生活,陛下您采女數千,這些后妃經常吃肉,穿奢華衣服,脂油粉黛一類的化妝品數不勝數,俗話說「盜不過五女門」,女人導致家貧是常見現象。如今後宮的女人們,難道不是導致國家貧窮的原因嗎?

    漢桓帝放出五百多名宮女。


    八月壬午,漢桓帝立鄧猛女為皇后, 封其母宣為長安君。


    延熹四年(161年),漢桓帝下詔賞賜誅殺梁冀功臣,宦官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人皆被封為縣侯,世稱「五侯」,尚書令尹勳等七人封為亭侯。


    零吾羌和先零羌等羌人起事,活動發展到三輔地區,漢桓帝為減輕國庫財政支出,下詔減發公卿百官俸祿,借貸王、侯一半租稅,下令以不同價錢賣關內侯、虎賁郎、羽林郎、緹騎營士和五大夫等官爵。


    延熹五年(162年),宦官權勢日大,任用黨羽與子弟為官,布滿天下,「競為貪淫,朝野嗟怨」。


    漢桓帝藉「賣官」建立勢力,沒收五大宦官子弟所有封地,五侯專權徹底終結。


    延熹八年(165年)二月,鄧猛女酗酒行兇,漢桓帝將其打入暴室,令其自殺。


    漢桓帝要立寵妃田聖為皇后,太尉陳蕃以田聖出身卑微為由反對,提議冊立出身世家的貴人竇妙為皇后。

    同年冬十月辛巳,漢桓帝爭不過陳蕃等大臣,立竇妙為皇后,很少寵幸。


    漢桓帝制定「三互法」,防範地方官員結黨營私,遏制豪族,延緩地方割據勢力出現,促進東漢政局穩定,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成文的任官迴避制度。


    延熹九年(166年),古羅馬大秦王安敦尼派使者至東漢洛陽,朝見漢桓帝,贈送象牙等禮物,成為中國與歐洲國家直接友好往來的史實。


    《後漢書》記載,宛城富商張汎,是漢桓帝後宮一個美人的外親,多次賄賂宦官,得到顯耀職位,仗勢縱橫。

    南陽功曹岑晊勸南陽太守成瑨收捕張汎等人,遇到漢桓帝大赦天下。

    岑晊不顧赦令,強行誅殺張汎及宗族賓客二百多人,然後才上奏朝廷。


    九月,宦官鼓動張汎妻子上書訴訟 ,漢桓帝認為地方官吏公然對抗中央,下詔逮捕南陽太守成瑨、汝南太守劉質,按律處斬。


    一批太學士要求朝廷整肅宦官、改革政治。

    宦官派人誣告「東漢八俊」之首,有「天下模楷」之稱的李膺等,交結太學生、都國生徒互相標榜,結成群黨,誹謗朝廷,敗壞風俗。

    漢桓帝下令逮捕替李膺請願的太學生二百餘人。


    延熹十年(167年),太傅陳蕃、將軍竇武反對下,漢桓帝釋放太學生,但禁錮終身,不許再做官,史稱「黨錮之禍」。


    冬天,漢桓帝病重不起,下詔將田聖等九位嬪妃晉升至貴人(東漢貴人僅次於皇后),激怒皇后竇妙。


    十二月丁丑日(168年1月25日),漢桓帝於德陽前殿駕崩,享年三十六歲,諡號孝桓皇帝,廟號為威宗。(董卓當權時取消廟號 )


    漢桓帝沒有子嗣,皇后竇妙在德陽前殿漢桓帝棺材前,拔刀砍死田聖,準備殺盡其他八位貴人,中常侍管霸、蘇康苦苦勸諫,竇妙才作罷。


    建寧元年二月十三日(168年3月9日),漢桓帝葬於宣陵。


    《後漢書》記載,自桓、靈之閒,君道秕僻,朝綱日陵,國隙屢啟。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逸周書·諡法解》:辟土遠服曰桓;克凈動民曰桓;辟土兼國曰桓。

    「桓」是讚揚功績諡號,漢桓帝諡號「孝桓」,廟號威宗,不會是貶意。


    2017年,考古人員在洛陽伊濱區龐村鎮白草坡村東北,東漢陵園遺址,根據出土的卷雲紋瓦當,與「光和三年造」紀年石器,初步判定陵園始建年代為東漢晚期。


    2023年1月6日,河南洛陽白草坡,東漢陵園遺址陵園墓主,初步推測為漢桓帝劉志,陵園內的禮制建築「鐘虡」及「石殿」等已被揭露。


    陵園遺址總面積約八十五萬平方米,除帝陵封土和地宮外,陵園內還分布石殿、鐘虡、寢殿、園省、園寺吏舍等陵寢建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