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小學生為什麼要學直笛?

台灣的中小學課程中,音樂教育長期以直笛作為主要教學樂器,這成為許多小學生的共同記憶。然而,究竟為什麼直笛會成為音樂課中的「必備」項目?這要從台灣音樂教育的發展歷史開始談起。

台灣音樂教育的歷史沿革

台灣音樂教育可追溯至荷蘭統治時期,當時的傳教士透過教唱詩歌推廣宗教信仰。鄭成功與清領時期,隨著漢人移民來台,台灣開始多了泉漳地區的戲曲文化,又因開港通商後,傳教士登台透過音樂傳教,豐富了台灣的音樂文化。

 

不過台灣正規的音樂教育,得等到日治時期才開始發展。1898年日本頒布《台灣公學校令》將唱歌納入小學必修課程,透過《公學校唱歌集》教唱日語歌曲及軍歌,目的是促進文化同化。此舉讓音樂課程成為台灣學校教育中正式的一環,為後續的音樂教育奠定了基礎。

 

只是台灣的音樂教育僅止於初學階段,若要深造,則必須遠赴日本或其他國家進修,好比創作出「四月望雨」的台灣民謠之父鄧雨賢,當年跟隨日本作曲家一條慎三郎學習音樂後,遠赴日本磨練作曲,並在日後於古倫美亞唱片行寫出《望春風》、《月夜愁》等經典作品。


直笛如何成為台灣學生必學的樂器?

國民政府來台後,1962年開始,音樂教育不再只是教教唱歌,而是逐漸加入演奏樂器的課程內容,這一時期也被視為是台灣現今音樂課的起源。1983年,審美教育受到重視,於是教育部再次修訂《國民中學音樂課程標準》強調音樂欣賞的重要性,將其劃分為樂理、歌曲、樂器、創作、欣賞和基本練習六大項目。這項政策使得樂器演奏與樂理欣賞變成課程重點,直笛也因此成為許多學生接觸音樂的第一個樂器。

 

 

為什麼小學音樂課都學直笛?

1993年,教育部將直笛列為國中小必學樂器,為什麼不是吉他、鋼琴?反而是長大後鮮少看到的直笛呢?直笛之所以在學校音樂課程中廣泛使用,原因主要有三點:方便、便宜以及適合初學者。

 

直笛的設計簡單,攜帶方便。學生可以輕易將它帶到學校,並在課後自行練習。其次,直笛價格親民,相較於吉他或鋼琴等樂器,直笛的製造成本低,大約一百至兩百元就可以購入,適合大部分家庭的經濟能力。

小學生吹直笛


此外1974年起,台灣功學社與日本Yamaha合作,大量生產塑膠直笛,使得直笛更容易取得。直笛的學習門檻低,音域有限且指法相對簡單,適合初學者入門。這使得音樂教師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可以較快地教會學生基礎指法和簡單的旋律演奏。



直笛不再是必學樂器了?

隨著課綱調整,直笛已不再是音樂課的必學樂器。不過這款便宜、學習門檻低、容易教學又攜帶方便的樂器,仍是許多教學現場的首選。

 

事實上,除了直笛以外,校園內還有管弦樂隊、合唱團等課程,學生早已有了更多元的音樂教育選擇,無論你喜不喜歡吹直笛,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看著樂譜學習指法的兒時回憶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