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8|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營造業對公共工程業主的無奈:保固問題探討

使用者損壞與營造業的挑戰

在現代城市的建設中,公園這類公共設施扮演著重要角色,為市民提供了放鬆和休閒的場所。然而,對於負責這些設施建設和維護的營造廠而言,挑戰卻往往來自於意想不到的方面。本文將探討營造業在承攬公共工程時,面對使用者的人為破壞所帶來的無奈與困境。

公園設施損壞的成因

公園作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設施經常面臨各種使用壓力。正常情況下,設施的損壞大多是自然磨損或氣候因素所導致。然而,現實中更多見的是使用者的不當行為所造成的人為破壞。這些行為包括故意破壞遊樂設施、隨意塗鴉牆面、甚至是破壞植被等。

案例分析:營造廠承攬的公園項目

近期,一家營造廠承攬了一個公園項目,負責整個公園的建造及後期保固。然而,公園竣工不久,設施便出現多處損壞。經過檢查,這些損壞並非自然磨損,而是使用者的蓄意破壞。面對這種情況,營造廠不得不動用自身資源進行維修和保固,這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壓力。

保固條款的挑戰

在公共工程合同中,保固條款是營造廠無法迴避的一部分。這些條款通常規定,營造廠需在一定期限(一般1~5年)內免費維修任何損壞,無論損壞原因如何。然而,當損壞是由使用者的不當行為所致時,營造廠卻仍需承擔責任,這無疑對企業公平性構成挑戰。

現行保固制度的不足

現行的保固制度多數未能區分自然損壞和人為破壞。這意味著,營造廠即便能證明損壞源於使用者的不當行為,也無法免除其保固責任。這既不合理,也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甚至可能導致部分營造廠對公共工程望而卻步。

保固成本與企業生存

保固期內的頻繁維修無疑加重了營造廠的負擔。這些維修成本無法轉嫁給使用者或公共工程業主,只能由營造廠自行承擔。若無法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案,長此以往,勢必影響企業的經營狀況,甚至威脅其生存。

合同條款的完善

首先,應在合同條款中明確區分自然損壞和人為破壞,並規定相應的責任分擔方式。例如,對於明顯的人為破壞,應由公共工程業主或相關責任人承擔維修費用,而非一概由營造廠負責。

強化公共設施管理

其次,公共工程業主應加強對設施的日常管理和監控,設立有效的監控系統和巡查機制,及時發現和制止不當行為。對於肇事者,應依法追究其責任,以形成有效的震懾和威懾。

加強企業自身防範

營造廠在設計和建造時,也應考慮到可能的人為破壞因素,採取更加堅固耐用的材料和工藝,提高設施的防破壞能力。同時,應與公共工程業主保持密切溝通,共同制定維護和應急預案,以應對突發情況。

尋求解決之道(抑或無解?)

面對這一困境,營造業常積極尋求解決之道,以維護自身利益並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但若強硬向業主逕自取消保固責任或者發文撇清責任,則又會影響下次最有利投標案的得標狀況,對營造業來說是兩難的難題。

結語

公共工程的順利進行和長期維護,離不開各方的共同努力。營造業在承擔建設重任的同時,也需要合理的制度保障和支持,才能在面對人為破壞時不再無奈。只有通過完善制度、加強管理和強化防範,才能真正實現公共設施的長期運營和使用,造福廣大市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小小公職 跌跌撞撞後 轉職成小小土木技師的過程 主要紀錄各大社群技師前輩分享內容做為自身筆記之用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