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5/01/2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件事造就「農曆年」千年的傳統

raw-image


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種名叫「年」的兇猛怪獸,長著觸角,每到除夕就會出沒覓食。牠不挑食,從小蟲子吃到大活人,一晚能吃光一整個村子。百姓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年關」,一個生死未卜的關口。

為了躲避年獸,百姓們只能緊閉大門,全家躲在家中,吃一頓可能是最後的晚餐——「年夜飯」。這頓飯特別豐盛,因為沒人知道明天是否還能相見。吃飯前,一定要先祭祖,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全家平安度過這一夜。吃完飯後,沒人敢睡覺,大家擠在一起閒聊壯膽。

等到天亮,倖存的人們既驚又喜!大家互相祝賀還活著,這就是「恭喜」的由來。沒錯,我們現在新年時說的「恭喜」,最早就是「慶幸你沒被吃掉」的意思。

有一次,年獸幾乎吃光全村,卻唯獨放過一對穿紅衣、掛紅布簾的新人。人們這才發現年獸最怕紅色。而院子裡一根仍在燃燒的竹子,發出的火光和爆響,也把年獸嚇跑了。從此,人們知道年獸有三怕:怕紅、怕光、怕響,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

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 」的記載。 這「庭燎」指的就是用竹竿製作的火炬。當竹竿燃燒時,竹節裡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啪的響聲,這就是「爆竹」的由來。

從此,這些驅趕年獸的方法逐漸發展成「過年」和「拜年」的傳統。每到年末,家家戶戶貼紅春聯、掛紅燈籠、燃放爆竹,既是驅邪避凶,也是祈求新年平安。「拜年」的習俗更是內容豐富: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後出門拜訪親朋好友。有些地方還講究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親戚,一直拜到正月十五才算完整。

細細品味這個流傳千年的故事,你會發現它不只是一個驚悚的傳說。從恐懼到祝福,從絕望到希望,這不正是人生的縮影嗎?

古人面對年獸的威脅時,並沒有坐以待斃。他們選擇團結一致,用智慧找到對抗的方法。紅色不只是嚇退年獸的工具,更象徵著人類面對困境時的勇氣與希望。爆竹的聲響,不只是驅趕年獸的武器,更代表著驅散黑暗的力量。

而「恭喜」這句祝福,從最初慶幸彼此活下來的欣喜,演變成今日互道幸福的祝願。這不正告訴我們:每一個困境,都可能成為未來的祝福;每一次的挑戰,都可能轉化為溫暖的傳承。

最值得深思的是「年夜飯」的意義。在那個可能是最後一面的時刻,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著團圓的溫暖。這份在危難中更顯珍貴的親情,提醒著我們:生命中最珍貴的不是個人的成就,而是能夠相聚的時光;最重要的不是個人的榮華,而是全家的平安與團圓。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時至今日,不管遠在他鄉的遊子有多忙碌,過年時總想趕回家團圓;不管平日裡有多少分歧,一到除夕夜,全家總能和樂融融地圍爐共食。因為我們都知道:團圓的時光,比什麼都珍貴。

當我們延續這些過年習俗時,不妨想想:我們的先人,是如何用智慧與勇氣,將恐懼化為祝福,將危機轉為傳承,將分散化為團圓。這,或許才是這個古老傳說想要告訴我們的真諦。

標籤:#過年傳說 #年獸故事 #生命啟發 #心靈雞湯 #除夕習俗 #傳統文化 #年夜飯由來 #人生感悟 #華人習俗 #民間故事 #過年禁忌 #拜年習俗 #爆竹典故 #恭喜由來 #傳統節慶 #建議收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