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蠟梅Chimonanthus praecox,花開旺盛, 展現華麗風姿!

冬天的蠟梅Chimonanthus praecox,花開旺盛, 展現華麗風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蠟梅Chimonanthus praecox

蠟梅Chimonanthus praecox

在一年四季當中,每一季都有各自的花事,歲末蠟梅壓軸登場,暗香浮動。

蠟梅(Chimonanthus praecox)為蠟梅科蠟梅屬落葉植物,屬名Chimonanthus是由希臘文cheimon(冬天)和anthos(花)合成的,指冬季開花,種加詞praecox指先花後葉的。蠟梅花型小巧素雅,香氣獨特帶著冬天的冷香,枝有姿、花有香 、樹有韻,是中國傳統名花。

蠟梅並非梅花!

清代陳淏子《花鏡》載:“蠟梅俗稱臘梅,一名黃梅,本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放,其香又相近,色似蜜蠟,且臘月開放,故有是名。”

蠟梅因花色黃似蜂房,蠟質而得名。蠟梅不是梅,梅是薔薇科植物,花白色或粉紅色。蠟梅與梅在植物系統分類學上親緣關係相距甚遠,但因開花時間接近和我國深厚的“梅文化”傳統等原因,古人常將蠟梅作為梅花的一種。當我們閱讀古書時會發現,「臘梅」不一定特別指現代的植物蠟梅,也可能泛指冬天臘月裡開的梅花。生物園的梅花現也花開正好,“遙看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蜜蜂縈繞,白茫茫一片,置身樹下落得一身清香。

蠟梅產地

蠟梅原產於中國大陸陝西、湖北一帶,野生種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至今仍有分佈。它生於山地林中,天寒地凍,萬木蕭疏的冬日,清香四溢、迎風傲雪。然而廣州的冬天溫暖如春,蠟梅花開稀疏,想要尋找它,還得有點耐心。蠟梅枝脆,容易折斷,花期也不長,欣賞。

目前蠟梅有悠久的栽培歷史,也是河南省的省花。在故宮博物院、蘇州園林、餘蔭山房等園林裡都有蠟梅在青磚黛瓦間綻放,幽香古樸。近代西方人來華後,蠟梅很快就被引進歐洲。蠟梅的英文名“Winter sweet”,直譯為“冬天裡的甜香”,由此可見外國人民對蠟梅的喜愛程度。

蠟梅性狀特點

蠟梅有的樹幹粗如碗口,有的灌木狀,樹叢與枝葉與桃樹頗有幾分相似,它的花沒有萼片和花瓣的分化,黃色的「花瓣」只能叫做花被片。蠟梅的花有雌雄異熟的現象,剛開花的時候,雄蕊還沒成熟,向外平鋪,露出已經成熟的雌蕊接受花粉,過一段時間後,剛成熟的雄蕊就會豎起來,把已經完成授粉的雌蕊圍在中間,同時釋放花粉,它的這個特徵可以有效避免自花傳粉,提高後代的遺傳多樣性。

蠟梅形態風姿

蠟梅以獨特的風姿,奇異的韻味,古往今來,備受文人雅士青睞。蘇東坡《蠟梅一首贈趙景貺》寫道:「天宮點酥作梅花,此有蠟梅禪老家…玉蕊檀心兩奇絕」。黃庭堅《戲詠蠟梅二首》其中一首寫道:「金蓓鎖春寒,惱人香未展。雖無桃李顏,風味極不淺」。宋代王十朋《蠟梅》詩稱:「蜂採花成蠟,還將蠟染花,一經坡谷眼,名字壓群葩」(黃庭堅自號山谷道人)。王十朋的意思是蠟梅獲得大眾的認可,得益於蘇東坡和黃庭堅的傳頌。用現在的話來說,蠟梅最著名的兩位「粉絲」是蘇東坡和黃庭堅。


追蹤及訂閱出版專題 【Premium】,分享有趣的花草樹木, 讓我們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魅力吧!每月NT$50持續方案!

追蹤及訂閱出版專題【潮流肉質植物】, 發布肉質植物資訊,分享個人種植經驗, 包括多肉品種, 塊根品種, 仙人掌品種。一次購買NT$250, 一個月限時閱讀!

追蹤及訂閱出版專題【奇趣塊根植物養植全集】,收錄人氣塊根植物品種。僅針對愛好塊根植物的朋友。一次購買NT$300, 永久閱讀!

Blog網站連結【JYY植物分享平台

社交平台【FB】【IG

avatar-img
林佑的沙龍
84會員
392內容數
JYY seeds shop主要發布植物資訊及分享個人種植經驗, 包括花卉, 多肉品種, 塊根品種, 仙人掌品種。它們要不小巧精緻, 萌萌可愛; 要不外形古怪,珍稀罕見, 總有一些你感興趣的新奇植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南美洲壯麗的安地斯山脈,一種低調卻極具韌性的植物悄悄生長,它就是臥葵(Nototriche purpurascens)。這是一種屬於錦葵科的高山植物,以其緊貼地面的生長方式和艷麗的紫色花朵而聞名。儘管它的身形嬌小,卻能在嚴酷的高原環境中頑強生存,成為高寒生態系中的一道獨特風景。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尤其在南非的荒野中,隱藏著許多稀有珍品。冰海帶霧冰玉(Eriospermum titanopsoides)就是其中一種神秘而獨特的植物。它不僅名字充滿詩意,外型更是如同來自異世界的生物,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園林上有不少觀果的樹種,假蘋婆(Sterculia lanceolata )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植物有多別名,例如七姐果、雞冠木、山羊角、紅郎傘、賽蘋婆及山木棉等等,為梧桐科蘋婆屬半落葉喬木植物。它那鮮紅的果皮成熟後朝下開裂,一顆顆黑寶石般的種子鑲嵌在邊緣,不仔細看,還以為是一支低頭綻放的花朵。
在南美洲壯麗的安地斯山脈,一種低調卻極具韌性的植物悄悄生長,它就是臥葵(Nototriche purpurascens)。這是一種屬於錦葵科的高山植物,以其緊貼地面的生長方式和艷麗的紫色花朵而聞名。儘管它的身形嬌小,卻能在嚴酷的高原環境中頑強生存,成為高寒生態系中的一道獨特風景。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尤其在南非的荒野中,隱藏著許多稀有珍品。冰海帶霧冰玉(Eriospermum titanopsoides)就是其中一種神秘而獨特的植物。它不僅名字充滿詩意,外型更是如同來自異世界的生物,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園林上有不少觀果的樹種,假蘋婆(Sterculia lanceolata )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植物有多別名,例如七姐果、雞冠木、山羊角、紅郎傘、賽蘋婆及山木棉等等,為梧桐科蘋婆屬半落葉喬木植物。它那鮮紅的果皮成熟後朝下開裂,一顆顆黑寶石般的種子鑲嵌在邊緣,不仔細看,還以為是一支低頭綻放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