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是一年一度的國際書展,週五下午抓了個空檔去晃晃,順道給在書展工作的友人探個班。恰巧遇上寒流天氣異常寒冷,但場內的氣氛倒是熱鬧滾滾,從入場就需要稍微等候排隊,裡頭攤位及走道上更是滿滿的人,讓人不禁有些欣慰書本果然還是有它的市場。
一般票價是150元,而且可以用來折抵展場買書的錢,想想實在滿划算的。
不過也正因為這張折抵券拿在手上,讓人覺得不得不買點什麼。邊晃邊找後發現自己對於過去偏好的休閒娛樂類書本似乎失去了興趣,反而逛起了一些投資與商業的專書或是傳記(老了... ...),另外也看上一本素描入門(想想自從買下素描本跟鉛筆已經大半年過去了,至今仍沒開始動筆QQ),但回過頭想來買時卻在場地內迷了路,正巧晃進一攤,看到每日青菜老師的作品,想到前兩天賴總統的新聞不禁會心一笑,也才後知後覺發現到DayOff的第二季原來已經出版了,趕緊買起來。(現場有老師的手稿忘記拍起來了QQ)
於是我本次的戰利品就是這兩本!
另外,經過其中一個沙龍時巧遇一位馬世芳老師,正在介紹他撰寫的其中兩本有關於巴布.狄倫的著作,分別是《歌之國土》以及《當代歌曲哲學》,馬老師的口條很好,輕鬆風趣、思緒清晰,雖然只聽到後面一小段,但也讓我認識了一部份這位樂界巨擘的理念,其中有兩段文字讓我印象深刻:
關於欣賞:「正如一切藝術作品,歌曲不求理解。藝術可以欣賞、可以詮釋,但很少需要理解… …必求甚解。往往一無所獲。」
關於民主政治:「走出投票所之後,我們承擔的責任和走進去之前一樣重大。」
印象中,我不曾閱讀過專門介紹歌曲或是歌手的書籍,馬世芳老師自稱是音樂宅宅,我相當感謝有這樣子的人才存在,在一個領域鑽研到極致,並願意大方邀請我們一同踏入這片陌生的天地,一同感受他們所體驗到的熱情(儘管這些書讀起來似乎並不輕鬆)。
在各式各樣的攤位穿梭實在很有趣,每個呈現出的造型、色彩、材質五花八門,想帶給人的感受也不同,有些很開闊,也些溫馨小巧;許多都帶著設計上的巧思,一下以為走入網美咖啡廳,一下踏進縮小版的書店,一下遇到蓋著防水布的路邊攤,一下又步入當代藝術展,光是逛這一趟也覺得很新鮮多彩,處處皆有驚喜。
另外這次也達到另一趟目的,也就是第一次親手摸到了電子閱讀器,感受到拿在手上的重量以及翻閱的感受,其實我也還沒有很仔細下去研究,這次只是大概先體會一下,螢幕大小、重量、便攜性都考量後,覺得7吋左右的大小比較適合我,此外也大概認識產品有分彩色與否、書寫手感、開放或封閉式系統等等差別。不過,畢竟怎麼說也是一次就要上千上萬的電子產品,難免還是會擔心如果未來沒有沒有頻繁使用是否徒增浪費?至於租屋處無法堆太多書的問題,大致上還可以用借書來取代,況且,實體書的觸感及氣味實在叫人愛不釋手,依舊有其無法取代之處。我想自己目前還沒有急著入手的必要,除非有特別的機緣,否則還是會再觀望一下,等待未來電子書市場更加成熟再說了。
這次書展的小驚喜之一是無意間巧遇了大紅狗的布偶,印象中是來自很小的時候看過的英文繪本,內容不是很記得了,似乎是關於一隻很大的狗(比房子還大),跟一個小女孩的故事吧,儘管記憶模糊,但看到他們的形象躍於眼前仍是感到有些懷念。
這次是我第一次從後方出口離開世貿,一出來看到知名的寒舍艾美酒店,晚上的燈光還滿美的,帶點神祕色彩。
最後打算在啜飲室來杯黑啤。店員很專業,推薦了我幾款不同的品項,也讓我試飲拉吧的一款黑啤,帶點甜味像是在吃巧克力,這一款及另外一款瓶裝的都是偏清爽的,經詢問想要風味更強烈的後,又另外拿出一款有過桶且酒精度12%的黑啤,雖然很感興趣,但店員很誠懇的建議怕整罐喝下來可能會太負擔,最後挑選了第二款清爽的瓶裝黑啤,口感不錯,咖啡氣味,可惜忘記拍下外瓶。
冷颼颼的天氣在戶外立飲,依著烤爐取暖,身邊圍繞著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也不乏許多外國面孔,恍惚中有種置身異國的浪漫感,可惜煙味瀰漫加上天冷過敏,嗅覺受到很大的影響,減少了幾分飲酒的趣味,而且價格也不是到太可愛,不是適合我這種小資族常常流連的場所。
就這樣,本次的假文青行程在酒精及菸草氣味之中以微醺作結。
感謝閱讀到這裡的大大們,不知道其中是否也有人參觀了這次的國際書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