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連八日開高走低,資金轉進抗跌題材股?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台股連續多日開高走低,結構偏弱下盤勢進入整理階段,法人資金轉向具防禦與基本面支撐的族群,從生技、能源到AI散熱,具備產業底氣的個股成為抗跌焦點,也透露市場操作風格正悄悄轉變。

台股連八日開高走低,但這次有點不一樣

今天台股又是開高走低的一天,早盤一度大漲超過300點,終場漲幅收斂至124點,整體結構還是偏弱,不過今天的盤面也透露出有些買盤悄悄進場,可以理解成市場雖然還在整理,但開始有人願意進場卡位,這也跟美股近期強勢表現有關,美股四大指數昨天全數收紅,市場對美中貿易談判略感樂觀,台股位階相對落後,可以期待還有補漲的空間。

老師觀察盤面資金流向,明顯能看到大戶資金轉向防禦性族群,像是生技、能源類股,保瑞(6472-TW)今天就漲了快5%,成為盤面亮點,能源族群也因為台積電(2330-TW)今天股東會談到能源成本議題,讓這塊題材再度受到關注,市場開始避開波動大的電子權值股,轉向有基本面支撐、波動較小的標的,符合市場在震盪期的資金避風港需求,成為近期法人布局的新方向。


電子族群焦點轉向AI散熱,三族群主軸策略延續

今天電子族群表現仍然分化,不過AI散熱相關個股表現最為突出,奇鋐(3017-TW)和雙鴻(3324-TW)雙雙創下新高,這兩檔我們從4月中就鎖定,一路觀察到現在,就是我們的三族群策略之一,籌碼和技術面也都相對健康,弘塑(3131-TW)在整理後也重新轉強,也驗證了好股不怕震的操作邏輯。

這段時間智霖老師一直提醒關稅和匯率帶來的風險,今天的盤面就很明顯看到蘋概股如鴻海(2317-TW),還有工具機族群像大銀微(4576-TW)、上銀(2049-TW)等,幾乎都是整理偏弱的走勢,這些以外銷為主的企業,對出口訂單與成本敏感,匯率急升會直接壓縮出口族群的毛利率,5月中老師就提醒持有這些族群的投資人要優先減碼,降低不確定性風險,把資金放在更有效率的地方。


立即加入陳智霖分析師正版官方LINE@
掌握市場脈動!最新股市趨勢解析、熱門產業的深入洞察,點擊連結立即加入陳智霖分析師正版官方LINE@,接收好康資訊:https://lihi.cc/6ql0R/0603


台股還在整理,但好股票已經悄悄開始動

整體來看,台股的結構上在修正,季線下彎的情境下預期還會整理,不過這不代表不能做,而是你要知道該做哪一類型的股票,當指數震盪的時候,行情會進入個股表現的階段,只要選的是有基本面、有題材、又有籌碼支撐的族群,其實還是有很多操作機會,就像今天的AI散熱族群、之前提過的弘塑(3131-TW)等,整理後再創高的這些個股都是很好的例子。

目前電子三族群依舊是主角,資金保守時選股比選市更重要,當盤勢震盪時,更需要穩健的操作邏輯與資金配置,邀請投資人加入智霖老師官方LINE,掌握下一波轉強布局的潛力股,也可以填寫下方表單免費體驗一週會員服務,盤中即時提醒與策略規劃就是你此刻不可或缺的依據。


最新影音(請點影音上方標題至Youtube收視品質會更佳)
https://youtu.be/dnleOMgYNKw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股票盤後分析|從基本面到技術面,帶你全面掌握股票趨勢
1會員
74內容數
台股選股票邏輯、掌握美股波段機會,提升你的財經素養與股票操作實力? 專為投資人打造的多市場交易決策平台。 專業背景介紹 • 亨達證券投顧分析師 • 曾任美商花旗銀行資深副理、元大銀行財富管理經理、兆豐證券期貨講師 • 近20年國際金融市場實戰操盤經驗,涵蓋美股、ETF、匯率、台股、期貨選擇權
2025/06/02
端午連假後台股開盤即補跌,受關稅升溫、美中科技制裁與通膨疑慮三大利空夾擊,加權指數失守雙均線,法人籌碼偏空,市場氛圍轉趨謹慎,在震盪區間中操作節奏更顯關鍵,面對資金轉向與結構位移,選股策略需聚焦產業趨勢與技術支撐訊號。
2025/06/02
端午連假後台股開盤即補跌,受關稅升溫、美中科技制裁與通膨疑慮三大利空夾擊,加權指數失守雙均線,法人籌碼偏空,市場氛圍轉趨謹慎,在震盪區間中操作節奏更顯關鍵,面對資金轉向與結構位移,選股策略需聚焦產業趨勢與技術支撐訊號。
2025/05/29
在美股標普期貨創高、科技股續強帶動市場信心下,台股雖短線震盪,但技術與籌碼面正逐步沉澱,補漲契機醞釀中,本文將解析三大AI相關族群的後市潛力,協助投資人掌握節後布局方向。
2025/05/29
在美股標普期貨創高、科技股續強帶動市場信心下,台股雖短線震盪,但技術與籌碼面正逐步沉澱,補漲契機醞釀中,本文將解析三大AI相關族群的後市潛力,協助投資人掌握節後布局方向。
2025/05/28
台股連四天開高走低,籌碼面轉保守,五日與十日均線失守。限空令解除後借券賣壓攀升,外資調節高息權值股,盤勢靜待大戶回補訊號與族群領漲機會。限空令後借券餘額飆升,籌碼鬆動下高股息與權值股承壓,觀察大戶出手時點。
2025/05/28
台股連四天開高走低,籌碼面轉保守,五日與十日均線失守。限空令解除後借券賣壓攀升,外資調節高息權值股,盤勢靜待大戶回補訊號與族群領漲機會。限空令後借券餘額飆升,籌碼鬆動下高股息與權值股承壓,觀察大戶出手時點。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台股大盤動向(截至 08/01 收盤) 成交量 4,320 億,終止量縮格局,外資買超 182.34 億,投信同步買超 76.28 億 成交值前 20 名聚焦在 AI 伺服器、散熱、ABF載板、IC 設計、重電、半導體設備、貨櫃海運、電源供應器
Thumbnail
台股大盤動向(截至 08/01 收盤) 成交量 4,320 億,終止量縮格局,外資買超 182.34 億,投信同步買超 76.28 億 成交值前 20 名聚焦在 AI 伺服器、散熱、ABF載板、IC 設計、重電、半導體設備、貨櫃海運、電源供應器
Thumbnail
上周台股突破盤整區,續創歷史新高,加權指數的真突破要件是價格、量能、時間,上半周應該有機會陸續完成。內資積極、外資保守,整體籌碼中性偏多,雖然是內資主導市場,仍要持續追蹤...
Thumbnail
上周台股突破盤整區,續創歷史新高,加權指數的真突破要件是價格、量能、時間,上半周應該有機會陸續完成。內資積極、外資保守,整體籌碼中性偏多,雖然是內資主導市場,仍要持續追蹤...
Thumbnail
【免責聲明】 文章內容僅為個人學習心得與觀點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操作與買賣建議,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盈虧自負。 【台股高位偏多盤整,有機會再創新高】 從圖一日 K 我們可以發現,從台股創新高近兩週下來,走了一個小幅回檔,與近日高點形成一個區間(紅框)並進行上下力道歸還。 再從圖二 3
Thumbnail
【免責聲明】 文章內容僅為個人學習心得與觀點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操作與買賣建議,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盈虧自負。 【台股高位偏多盤整,有機會再創新高】 從圖一日 K 我們可以發現,從台股創新高近兩週下來,走了一個小幅回檔,與近日高點形成一個區間(紅框)並進行上下力道歸還。 再從圖二 3
Thumbnail
本周原先的規劃是以大區間格局20000-20500作為區間盤整的主軸,但4/9(二)股價進一步推升再創歷史新高,也就是突破區間,盤勢就是站上壓力區順勢往上持續攻擊,而台積電、廣達及鴻海是否有跟著順勢往上可逐一檢視,可以發現僅有台積電是往上,其餘兩檔都已經率先跌破10日均線,簡言之僅剩拉積
Thumbnail
本周原先的規劃是以大區間格局20000-20500作為區間盤整的主軸,但4/9(二)股價進一步推升再創歷史新高,也就是突破區間,盤勢就是站上壓力區順勢往上持續攻擊,而台積電、廣達及鴻海是否有跟著順勢往上可逐一檢視,可以發現僅有台積電是往上,其餘兩檔都已經率先跌破10日均線,簡言之僅剩拉積
Thumbnail
今天台股盤中再創歷史新高,最高一度觸及 20487.83 點,終場收在 20417.70 點,上漲 80.1 點,漲幅 0.39%。儘管我們都知道,今年總體經濟、產業復甦基本面看好,然而台股短線到底有無回檔風險?今天只簡單聊技術指標與我自己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今天台股盤中再創歷史新高,最高一度觸及 20487.83 點,終場收在 20417.70 點,上漲 80.1 點,漲幅 0.39%。儘管我們都知道,今年總體經濟、產業復甦基本面看好,然而台股短線到底有無回檔風險?今天只簡單聊技術指標與我自己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昨晚的美股跳空大跌,今天的台股應該會過得不是很好 台股的持續新高,讓投資人對於持續投資感到不安,怕買在高點套牢 不過台股近一個半月來,台股主要的漲勢都在權殖股 在很多類股上還是因為通膨的關係維持著相對低檔的行情 今天來談談,一些股票的現況。
Thumbnail
昨晚的美股跳空大跌,今天的台股應該會過得不是很好 台股的持續新高,讓投資人對於持續投資感到不安,怕買在高點套牢 不過台股近一個半月來,台股主要的漲勢都在權殖股 在很多類股上還是因為通膨的關係維持著相對低檔的行情 今天來談談,一些股票的現況。
Thumbnail
加權指數上漲81.61點,收在19,386.92點,成交量4227.77億元。指數再往上推升,順勢的接奏就是這麼的快速,當你還在懷疑是否高點到了,市場偏偏就是愛創高,當你覺得還會再創高你就會想進場了。
Thumbnail
加權指數上漲81.61點,收在19,386.92點,成交量4227.77億元。指數再往上推升,順勢的接奏就是這麼的快速,當你還在懷疑是否高點到了,市場偏偏就是愛創高,當你覺得還會再創高你就會想進場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