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繼續來討論在永續合約中會影響到損益的名詞:
1. 槓桿倍數(Leverage) 槓桿倍數就是你借錢的倍數。 你的本金:假設你有 10 元。 槓桿倍數:你可以選擇 10-100 倍槓桿。 如果你開 100 倍槓桿,則你用 10 元可以買到 1000元的商品,但是你能承受的價格損失只有 1%(1000*1%=10) 簡單來說,槓桿倍數就是把你的本金放大,讓你能買賣更多的東西。
2. 手續費(Fees) 通常分為 Marker(限價單) 與 Taker(市價單)
Marker 限價單為你開啟一個價格,排隊去成交,手續費通常會比較低
Taker 市價單為你現在就要買到,插隊去買現在最前面的單,手續費通常會比限價單高。
而手續費與槓桿倍數息息相關,就剛剛的例子,我用 10 元 開100x 槓桿買了 1000 元的商品,我要支付的手續費是多少呢?沒錯,我需要支付的是 1000元商品的手續費,當手續費是 0.02%的話,1000*0.02%=0.2元,所以我在開單的時候,我的初始保證金 10 元就剩下 9.8元了(-2%),所以在做永續合約交易時,如果你操作的頻率很高,那麼手續費對你的損益來說至關重要。
3. 保證金(Margin) 保證金就是你用來做交易的本錢,它證明你有能力承擔虧損。 你的 10 元本金就是你的「保證金」。 如果你的交易開始虧損,交易所會用你的保證金來彌補。 當你的虧損大到快要花光你的保證金時,交易所就會發出警告,並可能強制平倉,也就是把你的部位賣掉,避免你虧損到借來的錢。
4. 逐倉與全倉(Isolated vs. Cross Margin) 這兩種是不同的「保證金管理模式」。 逐倉模式(Isolated Margin)
逐倉就像是你在玩遊戲,把每一筆交易的錢都分開來管理。 舉例:你用 10 元本金,開了一筆 10 倍槓桿的比特幣交易。這 10 元就是這筆交易專屬的「保證金」。
好處:如果這筆交易虧損,就算虧光了這 10 元,你的其他錢(例如,你錢包裡另外的 50 元)也不會受到影響。
壞處:風險比較高,因為一旦虧損超過 10 元,這筆交易就會被強制平倉。
全倉模式(Cross Margin) 全倉就像是把你的所有錢都集中在一個大池子裡。 舉例:你錢包裡有總共 60 元。當你用其中 10 元開了 10 倍槓桿的比特幣交易時,這筆交易背後的保證金,其實是你的所有 60 元。
好處:因為保證金變多了,這筆交易可以承受更大的虧損,不容易被強制平倉。
壞處:風險也很大。如果這筆交易持續虧損,它會把你錢包裡所有的錢(那 60 元)都吃光。
在交易永續合約時,首先你要清楚知道你開的單可以承受多少價格波動,上面這4個要素就是你首先要知道的事情,如果你的風險承受度很低,開單頻率不高,建議你使用低槓桿的合約(10倍以下)。
而在交易永續合約時,請務必選擇 CoinmarketCap 前 10 名交易所,你的撮合對象是其他用戶才是公平的交易,像是 Binance/ Gate.com / OKX。 如果交易所不大,你的撮合對手是交易所,那麼你幾乎沒有沒有機會賺錢。撮合的公平性我們可以在下一集展開來說。
下集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