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界限-讀後心得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會知道有這本書也是經由「郝聲音」訪問蘇絢慧博士,才想要買來看看,最近我也是常提到界限這件事,為什麼要設下界限這本書探討的比我想還要好,非常值得一看外,也讓我開始檢視自己是否有這樣子的問題存在。

什麼是界限?是有形體還是無形體?到底要如何介定?

裡提到的「個體或心理界限」所使用的「界限」則是指個體內在的空間,能維護、保障自主權和獨立權的防護線,有底線之意。在這條線以內的地方,是禁止他人介入或干涉的,具有隱私保障的範圍。個體界限或心理界限的存在,保障個人的情緒感受、觀點思維和行動選擇,讓主體能充分知覺,進行自我的決定。

所以不管是「情緒感受」、「觀點思維」、「行動選擇」這些都可以是界限,「自己」是一個獨立個體,並不存在與其它物體共生,所以每一個人是完整並獨自的個體。

第一篇提到了十種人際關係界線失守者,我寫了前面幾個我比較有感的型式

第一型:過於負責與責任感偏執的自我犧牲者

這部份我的解讀就是;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都不是事

但是真的是如此嗎?書裡提到常去負責別人的事,或對別人的事比手畫腳、指指點點的人,真正想做的是「控制」其實讀完這部份我也做了自我的檢討,我是不是也是如此,以自認為正確或是正義標準再以自己的觀點來看待事物,如果不符合自我的標準就難以承受內在情緒,就想要去控制事情的走向,想到之前的我真的是這樣子對待孩子,把自身的渴望和需求移植到孩子身上,我希望他能照我的方式去做任何事情,一旦出現了不一樣的選擇時,我也會生氣希望她能照我的方式去做,要孩子回饋和滿足,但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後悔莫及,還好在這本書出現前我就已經調整自己對待她自己選擇的態度,不生氣不難過,因為我無法幫小孩做一生的選擇,放手讓她能夠成長的更快更高,父母只能在背後支持她,當她受傷時能有一個溫暖的避風港,而不是操控她的人生。

在很久之前有一部電影「楚門的世界」主角被控制在一個被刻意建造的世界裡,看似他的生活及一切就像一般人一樣,實際上他就像一個傀儡被任意的操控,人人都想當導演操控劇情,但是誰想要像楚門一樣過著被控制生活呢?

大家都說職場百態,之前也是有遇過一個同事就像書裡提到的「若你想當鐵鎚,別人都會是釘子」隨時都帶著要去檢查別人是不是有過錯,總覺得自己沒錯,堅持己見不聽別人的規勸,就算事實己經證明是他的問題,他還是一樣的堅持他沒錯,永遠都是別人的錯!別人犯的一點過錯立馬指責,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他當場對著我破口大駡,事實上只要做一個修正也不影響到接下來的流程,我也只能默默的當他情緒失控,每每他只要犯下過失都會先把自己的責任先摒除「大家都是錯的,他永遠都是對的」這種偏執型人格都會認為世界是繞著他而轉,真正反應出來的是自身的能力不足及內在的匱乏。

第二型:人生陷於推骨版效應的失衡者

其實在家庭生活上我們都很容易陷入這樣的情況中,來舉一個實際案例,我外婆是一位相當堅強的女性,當然也意味著她操持著多年的家務,所有來自家裡的問題,都是要她去做決定,當超出她自己的能力範圍時,或者是這件事情她覺得應該是誰要來幫她,不管是她向我媽媽或是阿姨開口時,這幾個人都要完成她的使命,很容易造成為了要完成她的目標然後造成夫妻失合等⋯⋯,想想看在我們的周遭是不是都有這樣子的案例發生,當內心不平衡時就覺得對方要有所「補償」身為父母就覺得生養之恩很偉大,所以子女要有所回饋,不然就是一頂孝順的大帽子扣下來不得動彈,也是一種情緒勒索,後來我也因為「自我覺察」後不把這種情緒帶給親近的人,先好好的了解自己,不要把自己的情緒及不如意丟給別人,不是每個親近的人都必須拯救你,我們都要先學會照顧自己及堅定自己,而不是想要依靠著別人或推倒別人得到滿足感,自己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先分辦出來「我想要的」「我的選擇」然後把其它的因素就不重要了,不要把所有的責任攬在身上。

第三型:毫無界線概念,沉溺依賴的索求無度者

我對這第三型也是很有感,因為在家庭中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希望能用相互依賴來保持共同生存,沒有理性的思考導致下一代或下下一代也是缺少了理性功能思考「人我關係」及「人生問題」以致於依賴「情緒化生存模式」我就是那個下下一代,在讀這本書時真的想要好好的謝謝作者,能夠把這樣子的關係界限講的那麼明白。

第四型:假道德之名的人際界線綁架者

為什麼要談「界限」其實就一個完整獨立個體,感受、思想和選擇做決定的自主。也是因為界線的存在,所以你可以被界定什麼是你!

如果是一個不完整的人不是獨立的個體,又如何能真的去尊重及成全他人生命的完整呢?

一個沒有完整獨立思考的人,又如何夠跟其他互為主體中,相互交流和回應?

重視界線的人,都是在乎自己的責任,也會照顧好自己的生活;不僅懂自己的分寸,也懂得尊重別人的意願和選擇。

那些不談界限的人才是真的「自私」不顧別人的感受及衝擊

所以,不要「人我界線」和「自私」混淆了。

害怕人與人之間有界線存在的人,要覺察自己內在的恐懼和焦慮,是如何長出那些「理所當然」的依賴和索取?

第二篇:覺察那些以愛為名的傷害

書裡寫的這些愛,都是我們自以為是的愛,是自己認定的以自我為中心的,自己決定的,因為我愛你,所以你應該如何如何⋯⋯

以「愛」為名滿足控制及支配之實,愛一個人需要學習尊重及理解。

與人相處,不是一味付出或是支配,而是要把好好的成為自己一個個體

不是為他人不是因為其他原因了而活在世上,好好的活出自我實現。

很多人會以為「關係」是「不變」的,是會「永遠的」,但是實際上生命在走動的同時,「關係」就是有可能改變的,我也時常跟朋友說能夠有緣相遇是一種緣份,不管是漸行漸遠還是相伴而行,我都以真誠祝福,每個人都有要學習的功課,剛好的時間相伴一起學習,剛好的時間離去,每一段時間我都珍惜,自己才是陪伴自己走完一生的那一個人而不是誰陪伴著你走完這一生。

第三篇:修復與療癒

書裡說的「別人以「酸」來度過人生,無法實踐有產能的」,讓我想到社交平台上很多的留言,其實自己不是當事者或是當下事態的發生情況並不是如想像的那樣,但是在公眾的視角下,不管事件是好還是壞,還是會有一些不好的聲音出現,先不論 PO 文出來的用意是什麼,但是沒有做出實質利益或使人受惠的事情,那就可以不用理會,之前我也會有受到這樣子的影響,但後來我發現為什麼要受那些語言的影響,我實實在在的做一件事做一個自我實現的人,並不需要在意那些流言誹語,專注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時間會證明一個人的價值。

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你不是別人,別人也不是你,我的人生要過成什麼是我自己決定,別人要過成什麼樣子是別人決定,祝福及尊重都是我們能夠做到的,但是干涉及爭辯都是浪費力氣跟能量,為自己辨識、選擇和負責,活出生命的真諦,也才能跟其他負能量的人越離越遠,不要渴望別人的認同,尤其是面對不真誠及無法尊重別人的人,就算自己再怎麼努力,也是得不到對方的肯定,反而會內耗自身能量。

在過往的人生經驗中我們都會有挫折和許多人際關係的問題,導到我們人際界線混亂不清,只要自己修復好自己存在價值感,讀完這本書知道怎麼設下界限後,不會再混淆不清,懂的界限的人會尊重彼此、守護界限。

第四篇:成為平靜有力量的你,設立個體界限的十個練習

我很需要的是第一個練習:卸下生命中不必要的內疚感

自我的存在價值,不是為了背負別人的生命責任

我們從來不是為了某個人而出生,也不是為了誰的需求而存在,更不是為了要滿足誰而活著。

看到書裡提到完形治療創始人波爾斯

完形祈禱文,是這樣說的:

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

我在這世界不是為了要實現你的期望而活,

而你在這世界也不是為了我的希望而存活。

你是你,我是我。

如果偶然地我們發現彼此,那很美好。

如果沒有,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書裡還有練習心法,練習訓練自己主體性與心理界限,取捨自己要的和自己不要的,必須傾聽自己的聲音。

回看這段閱讀與自我覺察的過程,我更清楚地看見了:界限不是拒絕,而是成為自己的開始;不是疏離,而是讓愛有正確位置的練習。從辨識人我之間的責任,到練習放手與尊重,我學會把注意力帶回自身——承擔我的選擇,也允許他人擁有他們的人生。

關係會改變,情緒會起伏,但能一路陪我走到最後的,始終是那個願意傾聽內在聲音、持續修復與成長的自己。願我在每一次界限的設立中,更平靜、更有力量;願我在每一次相遇與別離中,仍能保持真誠與祝福。把人生過成自己的樣子,便是對世界、對所愛之人的最好回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vy Chen的沙龍
10會員
75內容數
分享我自己的一些讀書心得,僅是個人的輸出想法
ivy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1
這次參加愛瑞克愛大的線下演講,源於好朋友「留白小姐」的推薦,讓我有機會見到愛大的本人。過去我曾透過節目和 YouTube 演講認識他,這次親臨現場,感受到更深的情感交流。在會場上,我也遇到了曾經一起參加台中閱讀人讀書會的伙伴,這份連結讓我倍感溫暖。
2025/09/21
這次參加愛瑞克愛大的線下演講,源於好朋友「留白小姐」的推薦,讓我有機會見到愛大的本人。過去我曾透過節目和 YouTube 演講認識他,這次親臨現場,感受到更深的情感交流。在會場上,我也遇到了曾經一起參加台中閱讀人讀書會的伙伴,這份連結讓我倍感溫暖。
2025/09/15
在還沒有讀這本書前,我在 MIBT 的測試中其實一直我都是傾向 E 型人,但是確在大 E 人的朋友眼中是個 I 型人,所以那時也不知道到底自己為什麼有 E 人的特質又有 I 人的行為?直到我讀完這本書後,做完這本書的最後測試,證明了原來我是 O 型人,終於我解開了謎題!
2025/09/15
在還沒有讀這本書前,我在 MIBT 的測試中其實一直我都是傾向 E 型人,但是確在大 E 人的朋友眼中是個 I 型人,所以那時也不知道到底自己為什麼有 E 人的特質又有 I 人的行為?直到我讀完這本書後,做完這本書的最後測試,證明了原來我是 O 型人,終於我解開了謎題!
2025/09/11
一開始讀到這本書,不到 100 頁我就開始動手寫心得。尤其是開頭提到的「牡丹餅」,讓我很好奇地查了一下
2025/09/11
一開始讀到這本書,不到 100 頁我就開始動手寫心得。尤其是開頭提到的「牡丹餅」,讓我很好奇地查了一下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