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代言人:用七個問題帶你瞭解台灣乩童信仰

2017/07/17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香火鼎盛的神壇前,信眾與廟方人員屏氣凝神的等待。

 

乩童換上正式服裝,燃香祭拜後走回神壇面前,正對佛像緊閉著雙眼。不久,乩童的身體開始緩慢地前後搖晃,逐漸愈來愈劇烈,不一會兒頭也跟著搖動。「起乩啦!」廟方人員大喊,神蹟降臨於眼前,信眾更虔誠的雙手合十祈禱,希望降駕的神明能夠解決俗世的煩惱。

 

作為神明的代言人,乩童一直是台灣民間宗教信仰讓人非常好奇的角色。每當乩童起乩,光處理信眾各種疑難雜症就應接不暇,很少有人能夠平心靜氣,回答民眾對於「乩童」這個身分的好奇。今天不問運勢如何,但要給你乩童知識大補帖,用七個問題告訴你神明代言人沒說的秘密!

 

為什麼乩童叫做乩「童」?

 

宮廟遇到的工作人員會稱師兄師姐,到宮廟祭拜的信眾是善男信女。大部分的乩童都是青壯年,為什麼不叫乩男乩女、乩兄乩姐,要裝幼齒叫乩童?

 

對於乩童這個稱呼,認為「童」是指孩童的學者占大多數,但也有以下不同的看法:

 

一、身為神明代言人的乩童跟主祭神存在某種類似父子的關係,因而得名。

二、童有「童昏」「童蒙」——愚昧無知的意思,因為乩童在被神明附身的狀態下,本身呈現一個迷糊、對身體沒有自主權、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的狀態。

三、童是一種來自古越語的讀音,指能被神靈附體,與神靈溝通的人。

 

乩童只有在附身時候才能與神明溝通嗎?

 

大部分的乩童都要透過附身的方式達到人神溝通的目的,但也有不用附身就能跟神明溝通的乩童。

 

有人會把乩童分成「武乩」跟「文乩」兩類。「武乩」有固定的起乩儀式(焚香、稟告神明、靜坐、吸香爐等),起乩後行為也比較劇烈,會操「五寶」甚至見血。而「文乩」不用操「五寶」,可以直接通靈跟神明溝通。前陣子紅透半邊天的《通靈少女》,劇中仙姑小真就是屬於「文乩」,不用進入附身階段,就可以在清醒的狀態下,直接透過言語或心靈感應與神明溝通。

 

電視劇《通靈少女》主角小真,不用「起乩」就能與神明溝通,在分類上屬於「文乩」。Photo source:《通靈少女》粉絲專頁

 

乩童是怎麼被選中的?

 

哈利波特跟德思禮姨丈一家人在水蠟樹街度過童年,11歲那年收到霍格華茲寄來的入學通知,才知道世界上有麻瓜跟魔法師之分。那麼乩童又是在什麼契機下成為神明代言人呢?

 

被「選中」的乩童都曾有過以下其中一個契機,因此走向神明代言人之路:

 

一、成長環境跟神明頻繁接觸:從小就接觸廟會、問神習俗,或是有親友擔任乩童、法師,對神佛之事習以為常,親近到把神明當朋友或家人。這類型的人容易受親友影響成為乩童,傳承服務神明的重任。

 

二、重大疾病或生活挫折:生活遭逢重大變故挫折時,人傾向求助宗教獲得心靈的平靜。在台灣早期醫療環境尚不普及的時候,小孩生重病時,家長除了帶到醫院看診之外,也會求助神明,到廟裡擲筊抽籤求藥方或是香灰水。有的乩童過去曾經受重傷,或得了一場凶多吉少的重病,求助神明後意外痊癒、好轉。在自我詮釋時會把這個挫折、重症到求神好轉視為神蹟,認為這是神明告知「帶天命」的暗示,自此成為神明代言人。

 

三、神明召選:除了成長環境或疾病、挫折這些外在條件外,亦有神明主動降臨接觸,讓人感覺到神蹟,促使走向乩童之路。許多乩童表示自己曾突然被附身、託夢、神明降駕指定,要求帶天命的當事人須以服務神明為任。

 

四、自願成為乩童:很少數的乩童因極度虔誠、求助見效,於是自願成為乩童,以答謝神恩。

 

選中後會經過什麼考驗與訓練?

 

被選中進入訓練階段者稱為「生童」,要成為真正能夠辦事的「熟童」,還要經過漫長考驗:大致可列為抓乩訓乩坐禁、出禁、領旨裝金身與辭祖先七個訓練階段。

 

「抓乩」是與神明的第一次接觸,可能是突然「起乩」、被託夢、其他乩童告知,代表確實是受到神明指示,獲得成為乩童的入場券。接著進入「訓乩」階段,被選中的人在這個階段隨時都可能進入被附身的狀態,而且愈來愈激烈,這個過程是神明在訓練乩身,調整乩身的身心狀態,經過劇烈的身心調整,才有足夠的能耐成為神明代言人,因為神明不同,想訓練、考驗乩身的項目也不同,每個人的訓乩過程都存在差異。

 

除了調整身心狀態,「訓乩」階段的乩身也會學習寫符咒、走神明步伐、操五寶等技術,有人是在靜坐或夢中被神明傳承。「訓乩」階段的長短會隨著個人對成乩的心態增加,大多需要花費數年的時間,有乩童甚至花了十多年時間才完成這個階段。因為是常人無法想像的狀態,需要面對身心的重大壓力,非常辛苦。直到身心狀態穩定,對神明有一定的認同感,才會進入下一個「坐禁」儀式。

 

「坐禁」是為了考驗乩童的耐力、人格、品行,通過這個階段就能從「生童」轉為「熟童」。每個人的「坐禁」時間長短有所差異,這段期間會在神桌下或佛堂閉關靜坐,加上吃素、飲食極少甚至只能喝水不吃東西等項目,達到心淨的境界。「坐禁」結束後就能「出禁」初展神威,包含開寶(首度操「五寶」法器以驅邪淨化、大展神威)、過火(赤腳走過炭火,代表身心已完全淨化)、開口(正式開始辦事)等儀式。

 

「出禁」後可「領旨」,請示神明開立可讓信眾問事的「證照」、為神明雕刻神像「裝金身」立壇開宮,以及「辭祖先」——經過祖先同意能夠成為神明代言人。從「生童」到「熟童」,乩童的訓練過程相當辛苦紮實,要成為神明的代言人,一點也不簡單。

 

乩童會使用哪些法器,分別有什麼功用?

 

「武乩」在起乩的過程中會操「五寶」,砍劈頭或背至濺血程度,以達到展現神威或是驅邪效果。「五寶」法器如下:

 

「五寶」中的刺球、七星劍與月斧。Photo source:全國宗教資訊網

 

七星劍:是「五寶」之首,法劍上有北斗七星的圖案,相傳是張天師繼天師印以外的另一道法器,具斬妖除魔、避邪驅煞的法力。

 

七星劍。Photo source:瘋神的部落格

 

銅棍:又稱「狼牙棒」。以木棍紮釘子或是三角鋼片,總共八行排列,取八卦與36天罡、72地煞的意涵,其中四排每排十三支釘子,剩餘四排每排十四支,總共108支釘子。

 

銅棍。Photo source:瘋神的部落格

 

月斧:在木柄上嵌入金屬斧刀,葫蘆造型的斧刀有祈福之意。是五寶中最難操作、最容易受傷的武器。

 

月斧。Photo source:瘋神的部落格

 

鯊魚劍:也稱鯊魚齒或骨刀,尖銳處是取鯊魚的牙齒製成。兩側齒數不同,須符合「神治鬼、鬼治神」的算術口訣,才不會成為凶器。

 

鯊魚劍。Photo source:瘋神的部落格

 

刺球:也稱為紅柑,刺球四周反插滿釘子,釘間的紅線除了固定法器以外,也能避免釘間過度深入皮肉之中。乩童會用紅線控制揮動刺球,用頭、手臂或背部去接。

 

刺球。Photo source:瘋神的部落格

 

乩童用什麼方式傳達神明的指示?

 

起乩時除了直接用口語講述或是說唱神明的指示,還有另外一種方式。

 

有的乩童在起乩的時候沒有辦法說話,他們會以輦轎手轎為筆,在沙盤內寫字,寫下的字並不是我們熟悉的國字,而是神明通用的「佛字」。由於起乩時寫下的佛字非常潦草,因此要搭配一位「桌頭」作為翻譯官,扮演乩童與信眾之間的中介者,能夠認出潦草的佛文,轉達給信眾。

 

女生可以當乩童嗎?

 

說到這個問題,有人直接回答:「能不能當乩童是神明選的,選男選女也要看神。」台灣存在女性乩童,但相較男性乩童仍非常少數,除了神明願不願意選之外,也存在結構性的問題。

 

台灣傳統社會會認為女生應該要結婚生子,因此女性成為乩童的過程要比男性困難許多,傳統家庭也不願意女性擔任乩童。

 

女性的身體在成為乩童的過程也各有優缺,有人認為女性不適合裸露、也不適合操「五寶」到濺血,月經來時不適合參加宗教儀式。但女性陰柔的特質更容易與超自然力量溝通,只是容易被神明附身的同時,也容易被非神明的靈魂侵犯,且不容易驅離。這些男女的差異是否是神明選擇乩童的考量依據,我們不得而知,但台灣女性乩童的數量確實比較少。

 

對於女性不適合擔任乩童的論述,有女乩童跳出來說只要經過訓練,女性武乩起駕時操「五寶」的力道和男性是不相上下的。且女乩童願意傾聽信眾的煩惱,更能讓女信眾直接的訴說私密的困擾,更容易受到信眾的歡迎。


乩童一直是台灣非常神秘的宗教儀式,因為前一陣子影集《通靈少女》的爆紅,讓大家得以窺探這個行業的冰山一角,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讓你更了解這個乩童這個神秘的職業。

 


封面圖片來源:《通靈少女》粉絲專頁

編輯:洪崇德

文化銀行
文化銀行
歡迎來到文化銀行,這裡存有不想被遺忘的記憶。我們走遍臺灣,找尋那些快要消逝的傳統工藝,把他們一個一個記錄下來。不甘於只留下文化標本,我們希望文化並不只是靜靜被欣賞的對象,更能以生動面貌重新活在世人的生活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