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詞·無形】字在食.荖葉:嚼一片荖葉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剛結束的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年會上,我吃到了人生第一片荖葉。嗆辣,脆生生的,入口有泰國香葉的口感,但味道則完全不同。壓倒性的味道讓人想象嘴裡那片葉子該是長滿了短刺,像是植物界的刺猬或穿山甲正透過喉嚨爬進鼻腔,但仔細再看盤裡的,卻是外表非常平實的綠葉。荖葉不可貌相。

在採集荖葉的人眼中,沒有嚼過荖葉的人,是不是不足以談人生呢?作為一直都和檳榔捆綁食用的植物,荖葉的形象和檳榔重疊,愛嚼檳榔和荖葉的人被簡單地視為勞動階層、鄉下人、混黑道的,或是老人家,以及原住民。這樣看來,我們這些從沒有嚼過荖葉的人,大概就是中產階級、城裡人、文明人,或是受良好教育的年輕人。然而這次元壁今天破了,在台東大學知本校區,嚴肅的學術會議上,受良好教育的中產學者們公然站在一起咀嚼荖葉,搭配的是小米酒粕起司蛋糕。

這可能就是台東最特別的地方。許多理所當然的事,到了這裡都要變一個樣子。例如扶手梯的速度可以比走路更慢,中華大橋可以是阿美族一個階級的名字,鐵花村夜晚擺攤賣手作的文青其實也是對面大樓的公務員,都蘭的早餐店在早上8點就關門,富岡外海的東北季風可以讓蘭嶼人幾個禮拜都等不到飛機,諸如此類。

台東大學南島研究所給參加年會的人準備了荖葉配芭蕉、荖葉配紅藜麵包、荖葉烤肉、荖葉烘蛋、荖葉煎蛋、荖葉雞湯,半年前我還吃過藏在南島所冰箱的荖葉冰棒(雪條)。負責年會料理的人有兩個,一個是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餐廳的負責人,會五種語言的魯凱族 Aeles Lrawbalrate,或叫 Lily 姐。另一個,是一直以飲食人類學和醫療人類學來推動荖葉去污名化的學者張育銓。荖葉冰棒的創意則來自台東的荖葉農民洪俊彬父子。Lily 姐經營的南島咖啡部落廚房還製作荖葉餡的水餃,張育銓更是嘗試過荖葉青醬醃豬肉、荖葉山蘇米血捲、荖葉草仔粿、荖葉餅乾、荖葉綠茶、荖葉凍,以及用荖葉包裹蒟蒻、檸檬片、巧克力、芒果青和果乾的「荖葉一口酥」,我簡稱為「荖葉包一切」。

我印象中,或者說我的胃中,上一個被這樣用到淋漓盡致的食材還是雞蛋,雞蛋確實可以炒一切,煮一切,包一切。但荖葉不是檳榔的配角嗎?不就是和檳榔、白灰、紅灰一起多元成家的一位情人嗎?

讓我來解釋一下,香港人可能不太熟悉這一組多元成家的伴侶。荖葉是一種藤本植物,各種研究顯示,它最早可能來自印度和東非,最早把荖葉和檳榔一起吃的則是馬來西亞的馬六甲人。彰化縣永靖鄉,是張育銓的故鄉,也是荖葉在台灣的故鄉。但這年代人們很少留在故鄉一輩子,荖葉在40多年前來到台東,如今全台灣八成以上的荖葉都在台東種植。我很慶幸自己吃到了荖葉,怕是不吃荖葉,不識台東。
在台灣街邊的檳榔攤,最常見的有「菁仔」、「葉仔」、「乾仔」,分別是用荖花、荖葉和荖藤搭配檳榔形成的組合,再塗抹白灰或紅灰。如果你買一包,那荖葉只是你手中那包檳榔的一部分,可以說不被視為獨立的個體。在這個家庭中,檳榔、白灰紅灰、荖花都是致癌物,唯有荖葉不是,但它卻是嗆辣味道和提神作用甚至把牙齒染紅的主要貢獻者。為家庭默默付出又要頂著致癌的黑鍋,荖葉,就是這樣一位配角。

如果荖葉是我的一位朋友,我想我就算違背傳統的「勸和不勸分」原則,也要勸她從家庭中獨立出來,像娜拉出走,大聲說「我要一個人過日子」。台東這些為荖葉洗去污名的人,大概也是這樣想。

做記者的習慣讓我寫這篇文章前先翻看了過去五年台灣主流媒體對荖葉的報導。荖葉冰棒看來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荖葉農民洪氏父子為了挽救愈發衰落的荖葉種植生意,首創了荖葉冰棒,製作方法是把荖葉榨汁,然後和牛奶、水、糖混合,凍成冰棒。我吃過一次,冰棒沒有荖葉本身那麼嗆辣,反而有股綠茶的清香。唯一的問題是融化太快,但旁人說,荖葉冰棒將來是要推廣到檳榔攤上去賣的,賣給過路的卡車司機之類,「人家大哥吃東西本來就快嘛!」

在那個時間段,也就是今年三四月,大量媒體用了「荖葉與檳榔分手」的標題來形容這件事。我很喜歡這樣的比喻,世上哪有什麼非卿不嫁,人總要和過去的自己說再見,頂多是藉著那口嗆辣流一點淚,就要再出發了,荖葉也是。洪氏父子的荖葉冰棒、Lily 姐的荖葉水餃、張育銓的「荖葉包一切」,都是荖葉和檳榔分手之後的第二人生。

過去做有機農業的報導,幾乎每個小農都跟我推薦過福岡正信的書,《一根稻草的革命》。我姑且做個借鑒,把荖葉的去污名化叫做「一片綠葉的覺醒」好了。覺醒了,還沒有完,正如娜拉出走了,易卜生沒寫的部分是她走後生活得怎樣。覺醒,也要覺醒得漂亮,就像印度尼西亞人和馬來西亞人對荖葉的使用一樣,不僅把它做成各種美食,還發掘它殺菌消炎美白的潛力,做成手工皂、面膜、女性洗液、消毒濕巾。

參加人類學年會的那兩天,我其實總是因為隊伍太長而搶不到荖葉料理,最後只好吃小米阿稗來安慰自己。是在提筆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才突然意識到,我和荖葉的交集其實在去年秋天就已經開始了。那時我到花蓮吉安鄉的薄薄部落採訪阿美族祭師群體 Sikawasay 的儀式,地上擺放的綠葉,除了芭蕉之外,不就是荖葉嗎?只是我那時不知道,在原住民祭典儀式中作為重要道具的植物,原來可以這麼好吃,還和檳榔有一段糾葛的愛情往事。
原文刊於虛詞·無形,http://p-articles.com/works/332.html
57會員
5Content count
簡而言之,我將在這裡寫的東西,或許就是另一些朋友為我總結的:「琪聞憶事」、「怪琪物語」、「其琪奇聞」,乃至於,海海人生。說是漂流手記,其實又不算真的漂流,只是以出身地為緣由,令我在亞細亞的土地上不管遊走到何處,都必須背負夾縫、邊緣、國族、漂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其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火車鄰座的一位大哥,在兩個多小時中,用前後三排都聽得見的音量,給我講了一個最平常的中國故事。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春光是真的來臨了。也只好來做些生產。3月中旬開始接採訪,到現在差不多一個月,期間完成了四個採訪工作,今天就先來說說在香港的兩個採訪。
大馬是一個盛產故事的地方,移民多,多元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出許多具體的傷痛來,讓每個人的故事都很有重量。
火車鄰座的一位大哥,在兩個多小時中,用前後三排都聽得見的音量,給我講了一個最平常的中國故事。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春光是真的來臨了。也只好來做些生產。3月中旬開始接採訪,到現在差不多一個月,期間完成了四個採訪工作,今天就先來說說在香港的兩個採訪。
大馬是一個盛產故事的地方,移民多,多元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出許多具體的傷痛來,讓每個人的故事都很有重量。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記得曾經跟朋友聊到,世界上有那麼多地方值得去,但沒機會去。但有什麼地方是即使去過,也願意犧牲去其他地方的機會舊地重遊呢?我的答案是「愛丁堡與荷蘭梵谷博物館。」
Thumbnail
《青春電幻物語》是我看過最殘忍的青春電影之一,它無關乎時代背景或生老病死,裡面只有無盡絕望的人際關係,以及空無虛幻的精神寄託,在這本應最耀眼的青春時光,少年們卻感受到最深刻的生存痛楚,而且無處可逃。
Thumbnail
    「它是社會主義時代人們的《活著》,是不被主流史觀承認的《百年孤寂》,是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卻不願提及的《暗店街》。」那往逝的紅色政體之嫡系大國的譯者,如此闡譯這款「來自蘇聯的最後一封信」。
Thumbnail
維克多.弗蘭克的書被翻譯成32種語言,英文版的再版就有數百萬的銷售。 記者問他對此有什麼感覺? 他回答:「如果上百萬人爭相買下一本光看書名就知道是在探討生命意義的書,那麼生命的意義對他們想必是坐立難安的疑惑。」 維克多.弗蘭克( Viktor E. Frankl )是誰? 
Thumbnail
沙特,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曾前往柏林跟胡塞爾學現象學。二戰期間,在戰俘營讀海德格《存在與時間》,1943 年出版哲學著作《存在與虛無》,在知識界引起極大回響。晚年政治主張傾向共產黨。 沙特是無神論者,沿襲尼采「上帝已死」前提 (始於杜斯妥也夫斯基「如果沒有上帝,那麼所有事情都是允許的」),他認為人是
Thumbnail
如果要追究作者親自宣示的「反人類」、「反地球」源自於怎樣的脈絡,選擇在第一次東京奧運舉辦的同年像那個狂躁紛雜的世界拋出以十年前的東京為舞台的《獻給虛無的供物》,或許本身就是一種嘲諷。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記得曾經跟朋友聊到,世界上有那麼多地方值得去,但沒機會去。但有什麼地方是即使去過,也願意犧牲去其他地方的機會舊地重遊呢?我的答案是「愛丁堡與荷蘭梵谷博物館。」
Thumbnail
《青春電幻物語》是我看過最殘忍的青春電影之一,它無關乎時代背景或生老病死,裡面只有無盡絕望的人際關係,以及空無虛幻的精神寄託,在這本應最耀眼的青春時光,少年們卻感受到最深刻的生存痛楚,而且無處可逃。
Thumbnail
    「它是社會主義時代人們的《活著》,是不被主流史觀承認的《百年孤寂》,是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卻不願提及的《暗店街》。」那往逝的紅色政體之嫡系大國的譯者,如此闡譯這款「來自蘇聯的最後一封信」。
Thumbnail
維克多.弗蘭克的書被翻譯成32種語言,英文版的再版就有數百萬的銷售。 記者問他對此有什麼感覺? 他回答:「如果上百萬人爭相買下一本光看書名就知道是在探討生命意義的書,那麼生命的意義對他們想必是坐立難安的疑惑。」 維克多.弗蘭克( Viktor E. Frankl )是誰? 
Thumbnail
沙特,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曾前往柏林跟胡塞爾學現象學。二戰期間,在戰俘營讀海德格《存在與時間》,1943 年出版哲學著作《存在與虛無》,在知識界引起極大回響。晚年政治主張傾向共產黨。 沙特是無神論者,沿襲尼采「上帝已死」前提 (始於杜斯妥也夫斯基「如果沒有上帝,那麼所有事情都是允許的」),他認為人是
Thumbnail
如果要追究作者親自宣示的「反人類」、「反地球」源自於怎樣的脈絡,選擇在第一次東京奧運舉辦的同年像那個狂躁紛雜的世界拋出以十年前的東京為舞台的《獻給虛無的供物》,或許本身就是一種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