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誌│意識不在肉體中-木內鶴彥之瀕死經驗的啟示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在人生中經歷一段唯有透過死亡才能經歷的旅程,將那段旅程中所見到、所感受到的事物,原原本本地說出來,以及到需要的人面前,傳達我的經驗──唯有如此才是活出我、木內鶴彥的人生。
最近,專門談論神秘,太空,外星議題的老高視頻,在日本介紹了一本談論瀕死經驗的日文著作,引起粉絲高度興趣。一查之下,原來這本書也有中文翻譯,2017年由李璦祺翻譯,一中心出版,成為近來該出版社詢問度最高的一本書。
瀕死經驗的啟示-一中心出版
作者不僅是經驗了、讚嘆了、分享了那些神秘經驗的片段,他更用科學的角度,推論了宇宙成因、天文現象、及高維度意識世界的運作脈絡。比如,他認為,行星是太陽每次收縮時落下的團塊….
這本書並不厚,200頁多一點,很容易從頭到尾看完。比起西方類似的瀕死、出體、甚至深度催眠的著作,本書作者不只是記錄著看到異次元的神秘世界,書裏更有濃厚的三維空間的跨界思考,在未知的世界(瀕死時)與物質的已知世界裏(復活後),來回穿梭印證,甚至用意識在物質世界留下刻印,隱約可呼應人類世界裏一些神秘事蹟的「量子因果」。
如果未來的科技可以破除時間線,蠕動進古時空,那麼人類的文明發展,就不全然是由低向高、由原始到科技地線性滾動了。

天文觀星家的虛實時空之旅

我們先大約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作者木內鶴彥本身是一位星象觀測家,在1990年當年就發現兩顆慧星以他的名字來命名,對天文界貢獻卓著。
他第一次的瀕死經驗發生在22歲,當時患了全球罕見疾病,且從未有人被救活過的腸阻塞相關病症。在剛失去意識時,他經歷了我們一般常聽見的瀕死描述:在黑暗隧道中,朝亮光處爬去,爬出後遇到一條河,划船過河,遇見親人,沿途看到金色光、花海….
後來回到肉體所處的醫院病房,意識的眼睛看到自己的身體,他的意識還進入父親體內試圖告訴父親「我沒事」。
他看到醫護人員在搶救自己,家人在討論喪事,而自己的意識「趁機」回到六歲時的自己,想弄明白一件事,當時在崖坡上的自己明明有聽到有人喊「危險」,才及時推開姊姊躲過掉落的石頭,到底是誰出聲示警?

時空交錯 因果互依 回到過去救小時候的自己

他用心念回到過去,到了上述場景,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和姊姊在陡崖下的小徑行走,作者突然看到上方大石搖搖欲墜,不禁脫口喊出「危險」!
光這一段前後事件互為因果的敍述就很有意思,可以做為科幻電影的構思邏輯,是什麼影響了什麼?
有人可能會質疑,假若長大的作者沒有這段瀕死的意識回溯,或他瀕死出體時不想回到過去,而是到宇宙中遊晃,那麼,16年前那個小孩子聽到的聲音要從何而來?而且那是已發生的事實,小孩子已經不可能沒聽到提醒聲了。
我們這麼問,就說明了我們果然是三維空間裏的線性思維….如果,在那個次元沒有前與後的時間,一切都縮在一個原點,無因無果,無始無終…那,需要一點想像力。
作者的意識,以高度實驗的精神,到三位朋友身上讓他們以為某輛車中的駕駛就是自己,他也回到江戶時代,進入一位歌者身上,在一首和歌中寫下「鶴」的平假名つる,後來復活後,他去找到這戶人家,也印證這家人的祖先在一首歌中寫下該字,至今子孫還搞不懂當初為什麼寫出那個字。

前往未來 預見美好及悲慘的未成形平行世界

他還移到未來的時空,看到了中年的自己正在主講一場論壇,(這場景在他日後的實際人生也印證了)。也看到老年的自己,一幕是跟著小朋友快樂看星星,另一幕是走在廢墟上,到處充滿燒焦的死屍……一個是美好的未來,另一個是悲慘的未來,這組畫面呈現的意義,作者還無法確定,留待未來解答。
第一次瀕死經驗救活後,他就離開航空自衛隊,當一個專業星象觀測家,也達到相當成就。1994年參加世界將來世代京都論壇的場景,就如瀕死時所見一般。
一直到2009年作者55歲時,在一次帶領觀賞日全食的團隊到中國上海時,又發生第二次瀕死經験。
這一次,他回到過去,在一些岩石上刻下北斗七星圖。這部分圖刻,在作者的生命經歷中還沒找到,看看未來有沒有機會發現。
以上是木內鶴彥發生瀕死經驗的過程及意識所經歷現象,瀕死時意識還明顯感受到一股龐大的意識接近,他也懷疑,是不是人死後靈魂意識都會被吸納入那巨大意識體中。
瀕死經驗和宇宙學,一個是科學無法證實的超自然現象,一個是最尖端的科學議題,作者利用宇宙暴脹大霹靂到集體潛意識等辯證,在靈性追求與科學探索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樑,為我們指引出一個能夠化解對立相互融合的方向。
—瀕死經驗中文版譯者 李璦祺
經過兩次瀕死經驗,體驗了種種超自然異象,令木內鶴彥眼界大開,對於不可知的高維世界,及眾說紛紜的宇宙學,他也提出很多新見解,在本書的後半部有完整敍述。
這部分精闢的分析,也使《瀕死經驗的啟示》這本書的高度,從其他「陳述見聞」式的類似案例中,脫穎而出。

宇宙誕生自「巨大意識體」的曲撓

前面提到,作者意識出體時,都感覺巨大意識體的吸力,所有的個人意識都源自於此,最終也將回歸於此…這與西方很多靈性大師所指的「無限源頭」、「一切合一」的概念一致。
由此,他推論的宇宙起源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巨大意識體存在於五維世界,完整均衡,無動無靜,完美但也等同是虛無,這個如如不動的大意識需要一些變化波動,作者稱為「曲撓」。
當曲撓產生時,空間就會有波動,然後試圖恢復成原本平靜狀態。而這段「曲撓生成到恢復」的過程,就是三維世界。
這些曲撓形成千千萬萬漩渦,旋轉聚集,相互吸附,超越到某個極限,就發生大爆炸,即所謂的大霹靂。
大爆炸又產生更多更小的曲撓,粒子聚集,形成團塊,又再次爆炸,如此不停循環。而在碰撞中可能產生礦物,形成星體。
也就是說,最初的意識體發生變化,到最後產生物質,物質是由意識而來的,這也與現代科學家的認知相近。

行星–太陽收縮時留下的團塊

作者也存取了太陽誕生時的訊息,太陽一開始是氣體形成的大漩渦,猛烈聚合產生高熱,冷卻後逐漸變成紅色氣體。氣體團不斷變大超過臨界時就開始旋轉,因高速旋轉而開始收縮,容積縮小密度提高而能量相同。
較外圍含鐵量高的氣體留在原處,未隨太陽往內縮陷。分離的氣體邊旋轉邊冷卻,最後形成星體,行星就樣誕生了。所以,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就是最晚形成的一顆。
而我們的地球這顆行星又如何形成生物呢?可能就是電子上的火花放電產生的刺激。原始的地球上存在著以核輻射為養分的生命,透過核輻射攝取電子能,再轉為供生命活動的電能。
目前還存有一種光合細菌,會吸附核輻射,將其清除,說明了地球上仍存在著以核輻射為養分的生物。

意識存在於細胞的粒線體中

原始的生命是單細胞,接近物質,細胞間不必資訊交換,一直到粒線體出現,生命就才有了複雜的進化。
粒腺體與細胞結合,發揮了能量創造與資訊傳遞的功能,成為支配細胞最主要的角色。
作者大膽做了一個假設:粒線體就是連接巨大意識體的通道,換言之,我們的意識就在粒線體中,細胞之間透過粒線體傳達感應,共享資訊,生物才能從單一細胞建立起複雜的生命體。而我們的心靈和意識,都是粒線體的集合意識。

月亮的出身之謎 地球大洪水的兇手

作者在瀕死經驗中所看到遠古地球,並無月亮存在,月球出現的時間大約距今一萬五千年前,當時,地球人類已建立了高度文明了,那時海洋只佔地球面積的三分之一。
不幸的是,一顆儲存大量結晶化冰水的大彗星,因接近太陽被照射溶化產生巨量水蒸氣,當地球繞行到水蒸氣附近,重力將水吸引而來,大量水傾注地表。大部分文明建設沈沒或消滅,消失的亞特蘭提斯、諾亞時的大洪水傳說,可能與這次災難事件相關。
而那顆失去水分的彗星,體積大幅縮小,在地球重力牽引下,變成繞行地球的衛星,就是月亮的由來。
因為水的大量注入,地球海洋增加為三分之二,因為水的加入,地球質量增加。在恐龍時代,地球質量較輕,恐龍那麼龐大的軀體,才能以六十公里以上的速度奔跑。

人類文明經過三次毁滅

第一次毁滅就是前面所說,月球引起的大洪水所造成的,距今約一萬五千年前。
第二次毁滅發生在距今約一萬二千年前,人類從第一次毁滅的廢土中發展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但因人類慾望失控,部族間爭奪土地,使肥沃的土地變成沙漠,文明衰退。
第三次毁滅是埃及文明的滅亡,當人類又從原始生活開始發展,每個村莊各有不同教法,人類開始為了宗教教義自相殘殺,強大的埃及對希伯來人進行壓迫,摩西帶領西伯來人出走,後來亞歷山大消滅埃及,文明崩解。

一百年後的慧星撞地球 我們能躲掉嗎?

作者以專業觀星家的角色,在1992年重新發現了一顆失蹤一百多年的彗星,因為這項卓越的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便將火星附近的一顆小行星以「木內」命名。
但不久後,作者就接到美國史密松天文台的聯絡,告知這顆彗星可能會在2126年撞上地球。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唯一可能避開這場撞擊毁滅的,就是建立太空站,在適當時間點將地球核廢料射向太陽,讓那顆彗星運行的角度偏轉小小的「2秒角」,地球就有可能躲過這場浩劫。
但作者的省思及呼籲,是希望人類停止往物質化、標準化的方向越走越深,每人都有獨特的任務及被需要的使命,人類要建立起以農業為中心的循環型社會。
我們可以躲過第四次毁滅嗎?作者舉瀕死經驗中看到的老年景象,一個是自己在孩子前講解星星的故事,另一個是茫然走在如煉獄的廢墟中。兩個相反的影像重疊,以不同的「可能性」共同存在,表示人類還有選擇權。
我們的行為若往符合地球意識的方向來選擇,認清各自使命,守護地球環境,那幅「美好未來」的圖像,就會具顯成為必然。
我的使命是什麼?作者在最後提出的答案是:避免第四次毁滅發生。

讀後:

我們一般人對於宇宙學及靈性科學都不是專家,但筆者本人對該領域一直也興趣濃厚,囫圇吞棗了不少相關著作。而從本書中獲得的一些知識或推論,卻覺得十分具體合理。作者不是靈性大師從高次元高靈獲得指示,也不是物理學家從一顆粒子推及宇宙萬象,他補足了中間一小塊屬於三次元空間的運作法則,以自己意識穿越時空及維度,歸納出既符合意識能量(空)、又不違背三維物質(色)的關於宇宙起源、地球生滅的千古大謎,似乎讓形而上、形而下、多時空等議題,都能併存而各自合理演繹了。

「臨死体験」が教 えてくれた宇宙の 仕組み
作者:木内鶴彦
譯者:李璦祺
出版社:一中心有限公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會員
    5Content count
    不是青年,卻走斜槓。這個專題,是從棄業自僱時開始經營,會有讀書,寫作,旅行,鄉居的隨筆,並將持續專注在寫作方法的思考及身心安頓的觀照,邀您一起鍛鍊文字肌力,打造個人品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謝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風從海面吹來,吹過小漁村低矮房舍的老舊磚牆,海風夾帶明顯的鹹味,落在家家戶戶鐵窗的鏽斑上、在村民黝黑的臉孔上、以及人民勤奮堅毅的歲月軌跡上。 彰化縣西南角芳苑小漁村,面臨台灣海峽,當地海岸地形特殊,有著一片平坦緩斜的長灘,海水退潮後,灘地可向海
    風從海面吹來,吹過小漁村低矮房舍的老舊磚牆,海風夾帶明顯的鹹味,落在家家戶戶鐵窗的鏽斑上、在村民黝黑的臉孔上、以及人民勤奮堅毅的歲月軌跡上。 彰化縣西南角芳苑小漁村,面臨台灣海峽,當地海岸地形特殊,有著一片平坦緩斜的長灘,海水退潮後,灘地可向海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前言 年輕時候做的決定,到了半路旅途,在遇到工作、理想、金錢、還有該死的物質慾望,才突然陷入一陣恐慌,這年紀,三十歲,只有成家卻沒有立業,思索著這也許不是自己想要的同時,一種後悔湧上心頭。 人,在面臨苦難時,都會後悔當初的抉擇,這也是為什麼需要不斷地保持初衷,自己當初怎麼來到這裡的真正理由。 生命需
    Thumbnail
    蘋果手機每年都會更新並產出新的商品,但每一代手機之間少有重大的創新,卻不斷以花俏的行銷方式吸引全世界的蘋果迷買單。這樣的商業模式,嚴重地忽視了科技的其他社會功能,特別是對人類文明的重大意義,若再一次陷入資本主義的新花樣,缺乏精神文化的進步,根本不是科技造成人類孤獨,而是人類自願孤獨
    Thumbnail
    辯護之餘 #辯護之餘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591?fbclid=IwAR2hHtlzyxAfvHr1uEMvLtvJ-Z6r_76rlo-9tMLjBudK2L6Ikzgl2QvTXMs ----------
    Thumbnail
    【《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故事:如何在逆境中把不可能變為現實?|復盤後的目標制定【復盤範例篇】#2】 孔子說四十而不惑,他則是四十才創業,背後究竟藏著多少辛酸血淚史? 如今被馬雲尊稱商業教父,對於企業經營有什麼獨特方法,才讓把不可能變為現實?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12/23(三)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能與大家一同打造最優質的華文創作第一站,我們很開心,也想聽到更多大家的聲音!誠摯邀請你填寫方格子2020讀者體驗大普查,利用短短幾分鐘,告訴我們你在方格子最愛的功能,或者最期待改進、更上一層樓的部分。
    Thumbnail
    作者黃國華於33歲離開金融業,並在部落格發表一系列文章,除了金融相關著作,另外一系列就是日本旅行,旅遊書普及之際,他有別於一般的旅遊書籍,著作中加入了自己的人生觀點和家庭溫馨,與傳播媒體展現出來的咄咄逼人形成反差,看到他在旅行中溫柔的一面。 第一篇介紹的18做鼎級的風呂,或許現在身為中產階級的我們暫
    Thumbnail
    <p>專制並不是一個單體意志的無限伸張,專制還是建基於「群體利益」之上,只是那不是「所有人」的群體利益而已。</p>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前言 年輕時候做的決定,到了半路旅途,在遇到工作、理想、金錢、還有該死的物質慾望,才突然陷入一陣恐慌,這年紀,三十歲,只有成家卻沒有立業,思索著這也許不是自己想要的同時,一種後悔湧上心頭。 人,在面臨苦難時,都會後悔當初的抉擇,這也是為什麼需要不斷地保持初衷,自己當初怎麼來到這裡的真正理由。 生命需
    Thumbnail
    蘋果手機每年都會更新並產出新的商品,但每一代手機之間少有重大的創新,卻不斷以花俏的行銷方式吸引全世界的蘋果迷買單。這樣的商業模式,嚴重地忽視了科技的其他社會功能,特別是對人類文明的重大意義,若再一次陷入資本主義的新花樣,缺乏精神文化的進步,根本不是科技造成人類孤獨,而是人類自願孤獨
    Thumbnail
    辯護之餘 #辯護之餘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591?fbclid=IwAR2hHtlzyxAfvHr1uEMvLtvJ-Z6r_76rlo-9tMLjBudK2L6Ikzgl2QvTXMs ----------
    Thumbnail
    【《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故事:如何在逆境中把不可能變為現實?|復盤後的目標制定【復盤範例篇】#2】 孔子說四十而不惑,他則是四十才創業,背後究竟藏著多少辛酸血淚史? 如今被馬雲尊稱商業教父,對於企業經營有什麼獨特方法,才讓把不可能變為現實?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12/23(三)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能與大家一同打造最優質的華文創作第一站,我們很開心,也想聽到更多大家的聲音!誠摯邀請你填寫方格子2020讀者體驗大普查,利用短短幾分鐘,告訴我們你在方格子最愛的功能,或者最期待改進、更上一層樓的部分。
    Thumbnail
    作者黃國華於33歲離開金融業,並在部落格發表一系列文章,除了金融相關著作,另外一系列就是日本旅行,旅遊書普及之際,他有別於一般的旅遊書籍,著作中加入了自己的人生觀點和家庭溫馨,與傳播媒體展現出來的咄咄逼人形成反差,看到他在旅行中溫柔的一面。 第一篇介紹的18做鼎級的風呂,或許現在身為中產階級的我們暫
    Thumbnail
    <p>專制並不是一個單體意志的無限伸張,專制還是建基於「群體利益」之上,只是那不是「所有人」的群體利益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