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八卦:卡介苗的卡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是不是跟牆編我一樣,手臂上有個卡介苗的疤呢?卡介苗可說是人類歷史上使用最廣的疫苗,在亞洲國家由其常見,用來預防肺結核。你知道為什麼它要叫做卡介苗嗎?
卡介苗是結核病菌的減毒活菌疫苗,而這種菌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就是由發現它的兩位法國人,卡麥特和介杭聯合命名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位卡麥特,卡先生。
卡先生出生在1863年,法國南部著名的旅遊景點,尼斯Nice(當年應該還沒有那麼多觀光客)。卡先生小時候,正是法國在建立海上王國的年代,從小就是愛國青年的卡先生,13歲就立志要當個大海男兒,為國爭光,準備要來去加入海軍的行列。沒想到就在這時後這麼雖小的得到傷寒,病得一榻糊塗,根本連體檢都過不了。卡先生只好退而求其次,進海軍醫學院好了,再怎麼說也跟大海有一點關係....
兩年之後,夢想著成為海賊王的卡先生如願以償的跟隨著法國海軍出海去中國海大冒險,他還在寫給老爸的家書上面寫道 ”現在!未來是恁北的惹啦!” 卡先生的足跡,踏過了越南,香港,福州,甚至澎湖,淡水和基隆。孜孜不倦的卡先生就算是在大冒險的同時也不忘研究,在香港的時候遇到了研究象皮病的專家梅森(Patrick Manson),在顯微鏡下親眼看到了象皮病的病原線蟲就一見鐘情的想要研究它,結束了這趟軍旅回到法國後,卡先生就以此為題,完成了他的醫學學位,也從此開始他對熱帶疾病的研究旅程。
然後卡先生又再度出發了,這次是非洲加蓬(Gabon當時還在法國殖民時期),在一個水上醫院服務(太帥了,是一個遊艇的概念嗎?),研究嗜睡症和黑水熱。卡先生發現,很多熱帶疾病都跟環境衛生條件不好有關係,所以倡議當時法國學者巴斯德提出的公共醫學概念,殺菌和預防勝於治療,造福了當地很多人。
卡先生還跟當時法國最厲害的科學家巴斯德提出,在越南設立巴斯德研究所的分所,他在那裡大展身手,研究了蛇毒和蜂毒,天花疫苗甚至釀米酒的酵母都不放過。卡先生這輩子參與過的研究實在多如牛毛,真無法想像他是怎麼擠出這麼多時間來做這麼多研究(謎之音:每個成功的科學家背後都有無數個血汗博後......)。
卡先生在越南努力的同時,在法國也得到很多科學家同儕的支持,其中,與巴斯德最親近的合作學者Émile Roux,抗白喉血清的發現者之一(以下稱白喉先生),也是巴斯德研究所的共同創立者,和卡先生的感情最好,堅持在自己的實驗室裡為卡先生留一張永久實驗桌,這就像家裡永遠為你留一盞燈一樣感人。兩年以後,卡先生染上了痢疾,果然用上這一張備用的實驗桌了。
病癒之後的卡先生又跟巴斯德提出要在法國北部一個叫Lille的城市,開一個巴斯德研究所分所(是怎樣,一定要當分店店長就是了)。Lille是個工業化的城市,工人們居住條件很差,擁擠髒亂,特別容易傳染肺結核。卡先生在這裡不只研究肺結核疫苗,還致力於改變環境,生活條件和衛生教育,矢志全方位的摧毀肺結核。過程當中經歷了世界大戰,納粹的佔領,他老婆被消失七個月(關進德國的監獄集中營)都沒能讓卡先生放棄他的使命。
大戰過後,巴斯德研究所失去了一名出色的研究者,因其免疫學上的發現獲頒諾貝爾醫學的Ilya Metchnikov,卡先生就被召喚回來繼續Ilya未完成的實驗。自1908年起,Ilya就開始培養從乳牛身上分離出來的結核病菌,每3週繼代1次,希望能夠隨著體外培養的世代增加,減低病菌的毒性,就這樣養了13年....培養了230代,1921年終於培養出對人體沒有毒性的減毒疫苗,BCG卡介苗....(相對於卡介苗,Covid19疫苗研發應該是個光速發展....)。1930年,76個施用卡介苗的小朋友竟然傳出感染肺結核死亡,醫學界開始了濤天大浪,讓卡先生也不知所措。雖然最後查出,卡介苗本身沒問題,是製造卡介苗的工廠有其他細菌污染,但是傷害已然造成,高齡70的卡先生已經是創傷症候群患者,心臟也越來越差。
一直到卡先生的生命最後,他還經常和白喉先生通電話,就在卡先生蒙主寵召之後的五天,白喉先生也一起去上帝為他留的那張實驗桌上做實驗了.... 這對哥倆好,可說是科學家惺惺相惜的最佳典範....
------------------------------------------------------
【 收聽 喜劇系科學 Podcast:Sky in the Wall】
【 收看 喜劇系科學 Articles:Sky in the Wall】
------------------------------------------------------
卡先生和顯微鏡
卡先生(坐)和介先生(站)
中法戰爭
中法戰爭(左上是法軍)
卡先生正在餵新生兒口服卡介苗
卡先生在西貢給小朋友接種天花疫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3會員
80Content count
我們是一群科學博士所組成的科學概念推廣團隊, 落腳世界各地追尋夢想. 秉著對科學原初的熱情與好奇, 分享科學角度中的生活. podcast (Sat 10am) 與科學家系列小文 (日更), 歡迎訂閱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本書介紹了逆思維的四種思考模式,提出了科學家模式的優勢以及多人之下的影響。透過本書,讀者可以學習如何以科學家的態度面對凡事,以及避免陷入二分法的思考方式。
吳軍的矽谷來信專欄中分享了優秀電腦工程師需要達到的幾個階段性目標,十分有趣,於此記錄一下,並自我反思。 目標一:對電腦科學的本質有了解 目標二:對電腦科學每年的變化要掌握 目標三:對於電腦科學的工具要用得隨心所欲 目標四:對產品設計要有常識 目標五:對未知的問題要知道如何解決 目標六
Thumbnail
前陣子聽到《尹相志 — 算法工程師與數據科學家之間的距離 (DATA)》的講座,數據科學家在意什麼?如何運用數據?如何成為好的數據科學家?這篇隨筆記錄一下講座的數據思維和模型思維。
Thumbnail
兩位科學家對於「上帝存在」的覺悟理論: 一位科學家的覺悟:靈魂、神性與佛性,請點擊觀賞:一位科學家的覺悟:靈魂、神性與佛性 腦神經科學的新領域,意識與量子:上帝在神經元細胞裡,請點擊觀賞:腦神經科學的新領域,意識與量子:上帝在神經元細胞裡
Thumbnail
感情不是這部片的主軸,但我免不了有個私人心得:不要愛上科學家。
Thumbnail
對於資料科學家和數據分析師來說,雖然他們也寫程式,但他們寫程式的習慣和一般認知的工程師不太相同,甚至有些人對於寫code的背景知識明顯不足。或許你會說,「因為現在很多做數據分析的都不是本科系,理論知識當然不會那麼紮實」,我認同這是個可能的原因,但我也認為這不能當成藉口,一個專業工作者本來就應該補足自
Thumbnail
由於資料科學家與數據分析部門出現的時間還不長,大家的認知仍有差異,或因為每間公司核心價價、管理哲學不同,導致數據團隊可能會以各種型式存在,常見的型式有三種:獨立部門、隸屬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資訊部門)或RD(Research & Development,軟體開發)
雖然數據分析師是新職位,但數據分析或是資料分析的概念一點都不新。公司裡面行之有年的職位,不管是行銷、業務、採購、倉管,每個職位都需要數據,也都需要分析。隨著大數據、資料科學、機器學習、AI等酷炫的新名詞、新技術與新應用出現,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多到員工爆肝也學不完。
Thumbnail
在我身邊,大多數的女性朋友都明言,如果第一印象沒能讓她們產生感覺就不會把對方放在可發展的潛在對象中。作者在本章明確指出,這種對愛情火花的執着是非常危險的感情觀,因為它會讓我們忽視了對方可能的美好特質,從而錯失了好的伴侶。 感情關係的初期通常沒有悻然心動的感覺 心理學家曾作出以下的實驗,他找來一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本書介紹了逆思維的四種思考模式,提出了科學家模式的優勢以及多人之下的影響。透過本書,讀者可以學習如何以科學家的態度面對凡事,以及避免陷入二分法的思考方式。
吳軍的矽谷來信專欄中分享了優秀電腦工程師需要達到的幾個階段性目標,十分有趣,於此記錄一下,並自我反思。 目標一:對電腦科學的本質有了解 目標二:對電腦科學每年的變化要掌握 目標三:對於電腦科學的工具要用得隨心所欲 目標四:對產品設計要有常識 目標五:對未知的問題要知道如何解決 目標六
Thumbnail
前陣子聽到《尹相志 — 算法工程師與數據科學家之間的距離 (DATA)》的講座,數據科學家在意什麼?如何運用數據?如何成為好的數據科學家?這篇隨筆記錄一下講座的數據思維和模型思維。
Thumbnail
兩位科學家對於「上帝存在」的覺悟理論: 一位科學家的覺悟:靈魂、神性與佛性,請點擊觀賞:一位科學家的覺悟:靈魂、神性與佛性 腦神經科學的新領域,意識與量子:上帝在神經元細胞裡,請點擊觀賞:腦神經科學的新領域,意識與量子:上帝在神經元細胞裡
Thumbnail
感情不是這部片的主軸,但我免不了有個私人心得:不要愛上科學家。
Thumbnail
對於資料科學家和數據分析師來說,雖然他們也寫程式,但他們寫程式的習慣和一般認知的工程師不太相同,甚至有些人對於寫code的背景知識明顯不足。或許你會說,「因為現在很多做數據分析的都不是本科系,理論知識當然不會那麼紮實」,我認同這是個可能的原因,但我也認為這不能當成藉口,一個專業工作者本來就應該補足自
Thumbnail
由於資料科學家與數據分析部門出現的時間還不長,大家的認知仍有差異,或因為每間公司核心價價、管理哲學不同,導致數據團隊可能會以各種型式存在,常見的型式有三種:獨立部門、隸屬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資訊部門)或RD(Research & Development,軟體開發)
雖然數據分析師是新職位,但數據分析或是資料分析的概念一點都不新。公司裡面行之有年的職位,不管是行銷、業務、採購、倉管,每個職位都需要數據,也都需要分析。隨著大數據、資料科學、機器學習、AI等酷炫的新名詞、新技術與新應用出現,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多到員工爆肝也學不完。
Thumbnail
在我身邊,大多數的女性朋友都明言,如果第一印象沒能讓她們產生感覺就不會把對方放在可發展的潛在對象中。作者在本章明確指出,這種對愛情火花的執着是非常危險的感情觀,因為它會讓我們忽視了對方可能的美好特質,從而錯失了好的伴侶。 感情關係的初期通常沒有悻然心動的感覺 心理學家曾作出以下的實驗,他找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