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疫情下的天空|飲茶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攝於彤福軒
香港疫情告急。過去兩個禮拜,先後發現源頭不明個案和群組感染。香港人口密度全球第三位,社區爆發的風險可想而知。未來兩個禮拜是關鍵時刻。全港收緊防疫政策,昨晚起開始晚市禁堂食。說好的冬至大過年呢,恐怕都要閉關慶祝了。
虛渡了的2020年,彷彿除了抗疫,就只有抗疫。口罩、外賣、網購、在家工作,成為衣食住行的新常態。世界轉調了,生活變奏了。就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亦要重新改寫。
沒趣的一年,最開心的日子,莫過於疫情回落時陪媽媽到茶樓裡去飲茶。茶市入座率,彷彿成了香港疫情寒暑表。每當限聚措施放寬時,新聞報導總會直擊市民飲茶的盛況。鬧烘烘的茶樓裡,公公婆婆都眉開眼笑的難掩興奮。也難怪的。飲茶不光是我們的飲食習慣,也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香港人酷愛飲茶。飲茶直譯的Yum Cha,甚至被納入《牛津英語詞典》的香港地道詞彙。職場日子,每次同外國同事吃午飯,他們總會提議「Yum Cha」。我這才發現,他們不但愛吃點心,拿筷子的技法比我還要正宗(汗)。
飲茶文化源遠流長,是最具代表性的粵式飲食。廣東人的飲茶,是邊喝茶邊吃點心的。「一盅兩件」亦由此而來。蝦餃、燒賣、叉燒包、馬拉糕,都是經典的傳統點心。我父親也是廣東人,幾十年來都有飲早茶的習慣。每天大清早,到那熟悉的茶樓裡去,跟面熟的茶客微笑招呼。來一盅香濃普洱,兩籠熱呼呼的精製點心,就是一天美好的開始。
「飲茶」又稱「嘆茶」。顧名思義,飲茶除了填飽肚子,也是輕鬆的消閒節目。兒時每個禮拜日,我也會跟父母到街角的一家老酒家去飲早茶。對孩子而言,飲茶雖談不上是值得期待的事。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順便問爸爸拿零錢買漫畫才是重點。買少見少的老酒家都有個古色古香的龍鳳大禮堂,門外設有報紙檔。一份報紙,一本漫畫,是我們飲茶必備的娛樂。三個人品字式的自顧自坐。爸爸讀報紙時,我也發狠的追漫畫。就只有媽媽盡責的張羅點心。平淡的日常,倒是珍貴的童年回憶。
香港的茶樓有幾個賣點。水滾茶靚、點心即蒸。還有最重要的一個特色:熱鬧。尤其到了上班族的放飯時間,十幾人的擠在大圓桌面。一邊交換行情,一邊討論八卦。嘈音分貝大概只有街市可比。但是,正正是這個特色。為飲茶平添了快樂的熱鬧氣氛。
疫情下的天空,無法如期外遊,無法正常社交,甚至連呼吸都變得有點困難。當陽光和空氣不是垂手可得,身體健康都不是理所當然。大概就只能活在當下了吧。英國詩人雪萊有句名言:「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但願疫情盡快過去,大家可以早日一家人的去飲茶。如果美食就是一切。適逢其會,不如就隔著屏幕,一起來趟虛擬飲茶。讓港式點心刺激味蕾,為大家帶來正能量吧!
先飲為敬,這是我最愛的太極香片。
先來個點心三弄熱身
不能或缺的燒賣
真材實料的花膠鮮蝦灌湯餃
邪惡但可口的煎炸點心也是不能錯過的,此乃蜆蚧鲮魚球
點心太單調?港式燒味一定可以滿足你
作為無飯不歡的飯桶,荷葉飯是我的至愛
最後讓傳統馬拉糕畫上完美句號吧!
祝大家身體健康,戰勝疫情!

100會員
46Content cou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快樂村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常聽說中西文化差異,《艾蜜莉在巴黎》倒證實了文化差異豈止中西。不同的文化和歷史背景,會產生不同的審美標準和價值觀。因為職場上的長期訓練,我學會了跨文化的相處藝術。不用妄自菲薄,也不能顧步自封。取長補短、求同存異、互相尊重,大概是不變的永恆法則。
終於出坑了!我不是動漫迷,也談不上熱血。然而,當虛擬都略嫌真實的時候,動漫可能是個透氣的地方。瘋狂迷上鬼滅的理由可以有很多。除了無聊的羊群心理以外,那神秘的大正時代、驚豔的畫功、動人的故事、鮮明的角色、緊湊的節奏、爆笑的場景、神妙的配樂、唯美的畫面。都是令人無法自拔的元素。
可以這樣說。我的音樂世界,自小就只有古典音樂和兒歌。如果我學會了欣賞不同的聲音,接納所謂非主流的事物。都是這個人教曉我的。
老大無成,她的一生乏善可陳。雖然是典型的完美主義者,人生卻滿是紕漏。只有這份愛,是她唯一足以自豪的成就。小說未必動人,卻滿載了她一生最美麗的印記。
秋天有種獨特的香氣,是清爽中略帶點幽幽的。有人說,那是樹木預備冬眠,落葉快要焦黃的氣味。英國詩人有句名言:「感情和氣味是這麼一種東西:它們猶如光之於太陽,音樂之於風。」這一刻,我想起了父親了。
以我爛泥的本性。與其執著於別人的目光,活在鎂光燈下。不如放下那無聊的標籤,擺脫別人期望的枷鎖。真正閃閃發亮的,不是粉紅色的花邊,而是坦率自在的笑容。
常聽說中西文化差異,《艾蜜莉在巴黎》倒證實了文化差異豈止中西。不同的文化和歷史背景,會產生不同的審美標準和價值觀。因為職場上的長期訓練,我學會了跨文化的相處藝術。不用妄自菲薄,也不能顧步自封。取長補短、求同存異、互相尊重,大概是不變的永恆法則。
終於出坑了!我不是動漫迷,也談不上熱血。然而,當虛擬都略嫌真實的時候,動漫可能是個透氣的地方。瘋狂迷上鬼滅的理由可以有很多。除了無聊的羊群心理以外,那神秘的大正時代、驚豔的畫功、動人的故事、鮮明的角色、緊湊的節奏、爆笑的場景、神妙的配樂、唯美的畫面。都是令人無法自拔的元素。
可以這樣說。我的音樂世界,自小就只有古典音樂和兒歌。如果我學會了欣賞不同的聲音,接納所謂非主流的事物。都是這個人教曉我的。
老大無成,她的一生乏善可陳。雖然是典型的完美主義者,人生卻滿是紕漏。只有這份愛,是她唯一足以自豪的成就。小說未必動人,卻滿載了她一生最美麗的印記。
秋天有種獨特的香氣,是清爽中略帶點幽幽的。有人說,那是樹木預備冬眠,落葉快要焦黃的氣味。英國詩人有句名言:「感情和氣味是這麼一種東西:它們猶如光之於太陽,音樂之於風。」這一刻,我想起了父親了。
以我爛泥的本性。與其執著於別人的目光,活在鎂光燈下。不如放下那無聊的標籤,擺脫別人期望的枷鎖。真正閃閃發亮的,不是粉紅色的花邊,而是坦率自在的笑容。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COVID-19 疫情期間,我參加線上讀書會,學習到的新事物,以及一個額外成果。
Thumbnail
5月中旬台灣一夕之間從零位本土確診者,變成上百位的染疫者,慌亂之下,各行各業都做了緊急應變,罐裝茶飲是暫緩腳步,還是更加激進呢? 
Thumbnail
從「狂牛」到「蝙蝠」,如果選擇不以動物當作享受人生的美食,是不是可以避免很多疾病? 逃避疫情,選擇學習以青菜蔬果當作享受人生的美食,是不是可以,不用煩惱會不會有病菌? 疫情影響臺灣很多,但同時看見,臺灣人是很團傑的,我要應徵的公司捐500萬給醫院,讓物質不需要壓力大,以前的公司捐獻公司在賣的能量飲量
飲食男女的一段激勵或說鼓舞人心的話「基督徒與事人不同的地方不緊在於我們有很深的盼望,同時在今天也可以靠著上帝有能力與智慧來克服困難,有喜樂與平安來面對挫折」;晚餐飯前禱告「親愛的上帝求你祝福...現在我要感謝你賜我們這豐盛的晚餐,在一次的謝謝妳讓我們一家和樂團句再一起,禱告感謝奉主耶穌的名,阿門」這
在料理外包的慣性下,我們把主動權讓予給陌生人。吃食,也漸漸成為不假思索的反射動作,也許在這時,是時候把主控權拿回來,讓自己及家人重新體會自煮的意義,重啟感官能力。
Thumbnail
在適應「新常態」的同時,我們仍要對不同的有識之士借疫情加強規管和監控民眾的行為,保持警惕。
Thumbnail
疫情下的故事, 我們被迫放下,學會慢活。 疫情下的改變, 我學著好好生活多一點。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COVID-19 疫情期間,我參加線上讀書會,學習到的新事物,以及一個額外成果。
Thumbnail
5月中旬台灣一夕之間從零位本土確診者,變成上百位的染疫者,慌亂之下,各行各業都做了緊急應變,罐裝茶飲是暫緩腳步,還是更加激進呢? 
Thumbnail
從「狂牛」到「蝙蝠」,如果選擇不以動物當作享受人生的美食,是不是可以避免很多疾病? 逃避疫情,選擇學習以青菜蔬果當作享受人生的美食,是不是可以,不用煩惱會不會有病菌? 疫情影響臺灣很多,但同時看見,臺灣人是很團傑的,我要應徵的公司捐500萬給醫院,讓物質不需要壓力大,以前的公司捐獻公司在賣的能量飲量
飲食男女的一段激勵或說鼓舞人心的話「基督徒與事人不同的地方不緊在於我們有很深的盼望,同時在今天也可以靠著上帝有能力與智慧來克服困難,有喜樂與平安來面對挫折」;晚餐飯前禱告「親愛的上帝求你祝福...現在我要感謝你賜我們這豐盛的晚餐,在一次的謝謝妳讓我們一家和樂團句再一起,禱告感謝奉主耶穌的名,阿門」這
在料理外包的慣性下,我們把主動權讓予給陌生人。吃食,也漸漸成為不假思索的反射動作,也許在這時,是時候把主控權拿回來,讓自己及家人重新體會自煮的意義,重啟感官能力。
Thumbnail
在適應「新常態」的同時,我們仍要對不同的有識之士借疫情加強規管和監控民眾的行為,保持警惕。
Thumbnail
疫情下的故事, 我們被迫放下,學會慢活。 疫情下的改變, 我學著好好生活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