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勇敢而癒
電影的開場眼前入目的是一位成功人士、家庭美滿的父親家中擺設精緻且色調都是以暖色系為主,親子之間關係融洽,是人人艷羨的模範家庭,在這光明表面,卻深藏難以抹滅的陰影,一切由亞歷山大遇到他兒童時期參加的童子軍朋友開始,噩夢從回憶湧現,劇中亞歷山大的不堪是以溫和的口吻敘述他年幼被神父猥褻的事實,平穩的語氣好似走出過去的陰霾,卻不知陰霾早已腐爛在心底無法割除。
我認為培耶納神父 若是有遵守承諾不接觸孩童,或許就不會開啟被害人們的團結, 亞歷山大也是發現過去猥褻性侵兒童的 培耶納神父 如今依然指導兒童唱詩歌 、傳教, 過去 20 30 年來除了神職未被革除,還被放任接觸兒童,身為有孩子的父親,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遭受自己幼年時期無法抹滅的傷痛,決定站起來抵抗培耶納神父 。
面對加害人到底要用多少的勇氣才能與之對話?一般人根本無法同感深受,而亞歷山大的訴求讓他有機會與培耶納神父面對面對話, 神父卻絲毫無悔意,只拿自己戀童癖當作生病的理由,說自己沒有錯,按照此說法那些被神父性侵的孩童,他們的家長去神父家辱罵砸門、毆打他,不也是醫治神父戀童癖的作法?神父說了一句不管如何,暴力是不對的,而性侵害、性暴力 難道 不是一種暴力嗎? 亞歷山大只是需要 加害人遲來幾十年的一句道歉與懺悔,而此次的會面沒有道歉、沒有懺悔,只有藉口。
亞歷山大寫信給主教訴說過往自己的傷痛,只盼培耶納神父能夠革除神職讓人氣憤的是主教的迴避 ,雖然主教的態度非常良好,口吻充滿慈悲與愛,符合人們對神職人員的形象,信件的來往看似 亞歷山大尋求救贖,而主教引領他原諒與放下,而滿嘴仁慈卻無實際行動,婉轉地踢皮球只想息事寧人 ,此舉動引發了亞歷山大鍥而不捨的追究此事。
「勇敢說出來是一種自我救贖」,說出來也是正視自己的傷痛,多少人一輩子也不敢說出來,裝作從沒發生 過,那自己就不是可憐的受害者。沒有 人會想當受害者,而站出來抵抗就能成為勇敢的捍衛者,捍衛著家人、朋友 或 陌生人,正是亞歷山大成為發聲的捍衛者,陸陸續續 促使 被害者 們群聚 ,微小的力量也能匯聚成不可忽視的聲音,就因為此聲音,加害人與包庇者才能繩之以法,這個真實事件說明了勇敢也能傳染,以小也能搏大。
電影中,許多被培耶納神父猥褻、性侵的孩童,大多不敢與他人訴說,而劇中主要的三個主角都有與父母說過自己被猥褻的事實,獲得了三種不同的反應,亞歷山大父母認為兒子大題小作、興風作浪,此反應是最讓孩子心寒的, 除了無實際行動也沒有一句安撫的話語,反而指責受害者,而亞歷山大能走出陰影,我認為他的妻子與孩子功不可沒,一路上支持他的抗爭,孩子也很疼惜自己的父親,絲毫沒流露出奇怪的眼光,即使經歷過不堪的過往,他還是可以在人生道路過得幸福,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像他一樣面對過往、戰勝傷痛。過得幸福,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像他一樣面對過往、戰勝傷痛。
艾曼紐的父母雖然聽到兒子的敘述,並沒有如同亞歷山大的雙親指責他,但態度也不以為然,母親誤以為培耶納神父的親吻只是親近孩子的一種親暱舉動,殊不知自己兒子是真的遭受性侵,艾曼紐對母親不至於心寒,但也沒有說更多的勇氣,而他的人生恰恰與亞歷山大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相反,他沒有穩定工作,與伴侶相愛卻也時常爭吵,碰到以往的傷痕不由自主的癲癇,人生被毀的一蹋糊塗,經常自卑認為沒有自己的容身之處,透過媒體報導以及連絡專線加入受害者協會,才發現原來和自己遭遇一樣的被害人如此的多,頻繁參與協會會議與他人相處,艾曼紐從中找到自己、找回信心,不再是以往只能自怨自艾,獨自舔撫從未癒合傷口的猛獸
馮斯瓦的雙親在劇中是最能給予孩子支持的典範,不僅沒有斥責孩子,相反地非常重視孩子,也立即採取了行動,不斷向培耶納神父的上司書信往來,為兒子討一個公道,當然這些書信並沒有讓惡人得到教訓,好在馮斯瓦的母親將信件保存好幾年,也為幾十年後司法偵查提供有利的證據。
現今社會網路科技發達,犯罪型態的改變,兒童性侵案件依然是很重要的議題,藉由網路對孩子聊天、視訊、拍照,約出去性侵的案件實在太多,今年韓國爆發的 N 號房事件,裡面多少的孩子被性虐待、性暴力拿來拍片賺錢?父母大多為雙親家庭,更沒有多餘的時間掌控孩子的去向與交友狀況,家庭教育固然重要,大多還是要依靠學校教育學生了解自己的身體與性教育等知識,而性侵害犯不會管你有沒有教導八歲孩子性別特徵,故我認為在孩子有自我意識時,要循循教誨遇到事情勇於表達,平日當作在閒聊地詢問孩子在外的生活與遇到的人事物,才能預防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