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是為了下山」——《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19年的春天,兩位台灣登山家——呂忠翰(阿果)與張元植,以及一群設計及創作團隊,發起了K2 Project,透過群眾募資、舉辦系列講座等活動,支持他們出發挑戰世界第二高峰K2,也藉機讓更多的人認識高海拔登山運動。當初我也熱血地贊助了這個計畫(雖然不算是真正有在爬山,但有一些背景因素) ,透過粉專、募資專頁以及週刊編輯的報導,一點一點地更新進度,最後雖然未能攻頂,但過程確實相當激勵人心。
2021年2月,當時跟著元植跟阿果入山的隨行報導者陳德政,帶給了我們這本書。他在作者介紹中,說自己「三十五歲那年在朋友吆喝下開始登山,漸漸喚醒另一個自己,一個更貼近身體、面對世界更從容的自己,也學習在城市與自然間維持平衡。」今年剛好也要步入35歲的自己,是否也有契機開始走入山林呢?

登山與我的距離

國小,假日的時候,爸爸偶爾會帶我跟妹妹去走圓通寺步道。因為會流很多汗、又要早起、走步道也有點辛苦,所以那時候不是很喜歡這個行程 XD 但或許鼻子已經默默記下了屬於山的氣息。一直到某一天,我在Mangasick遇到了一部漫畫,就此點燃了我對山徑的想望,那就是尖端出版社出版、石塚真一所畫的《岳》,以日本的阿爾卑斯山為背景,描述山難救助與主角島崎三步的登山生活。看了真的是驚為天人,甚至還請當時人在香港的朋友幫我買了台灣那時還沒出中文版的部分。《岳》讓我第一次認識到山的美好與殘酷,從此我開始看跟登山相關的作品。
在《岳》之後,又看了夢枕獏的《眾神的山嶺》(也看了谷口治郎的漫畫版本);阿泰和呆呆的《山知道》、《步知道》和《折返》;2017年在尼泊爾遭逢山區大雪罹難的劉宸君所留下的文集《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以及電影《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赤手登峰》等等。總之是在心理上做好了登山健行的準備 XD
終於,2016年踏上了富士山頂,也去了一趟兩天一夜的熊野古道健行,直到現在仍然印象深刻,也期待疫情後能早日再次重訪。去年則是跟朋友去了合歡主峰跟東峰,風景真的令人心曠神怡。登山經驗淺薄如我,衡量自己的體力跟財力,知道這輩子應該是無望登山了(健行應該還可以負擔 XD),那麼就繼續閱讀登山文學吧!

K2:登山者之山,世界第二高峰

相較於登頂人次已破8,000,且已建立起商業模式的珠穆朗瑪峰,地處偏遠且難度更高的K2是職業登山家的山。陳德政跟著元植、阿果一路挺進野地,一步步地走過蠻荒、走過冰雪,抵達K2的基地營,在那裡等待、記錄兩人的攀登過程,也同時回顧了自己的生命旅程,思索自己究竟是如何一路走來,抵達K2的面前。
K2峰
登山健行在心理層面確實是一段與自己對話的旅程吧。扛著背包、靠著自己的雙腿,確實地讓自己朝著目標前進。過程中或許難免會問自己「我在哪裡?我是誰?」但能夠看到壯闊大景,一路上的辛苦就都值得了吧?或許也能透過行走的過程,放下一些在都市中沒有辦法放下的東西。而至於下山的艱辛那就是另外一段故事了......五五身樂團《加里山假期》的歌詞中說:「下山的路比上山陡。」真的是沒有比這更簡單扼要的註解了 XD
富士山御來光館
回憶2016年的富士山行,一個人在逢魔之時,沒有頭燈(錯誤示範)、頂著狂風匍匐往御來光館前進,山神確實是存在的吧?祂正俯身看著不自量力、打算登頂的我吧?那時真切地對大自然起了敬畏之心,幸好山神保佑最後順利抵達小屋,同行的夥伴們也都平安,當天的晚餐真的是最棒的饗宴。隔天靠著微弱的頭燈往山頂去、在寒風中看日出、沿著山頂火山口繞行一圈、登上劍峰,最後困苦地下山 XD 雖然過程非常累非常辛苦,但將來如果還有體力的話,真的希望能再去一次呢。

撤退

人為什麼要爬山?「因為山就在那裡。」這句英國登山家馬洛里的經典名言傳誦至今,我想也能夠用來說明2019年阿果與元植的撤退決定。離山頂剩下400公尺,要做出這個決定,其中的壓力跟困難實在難以言喻,雖然書中輕描淡寫的說「不爬了」,但想必內心的掙扎和糾結肯定是千絲萬縷。最後因為不確定因素太多以及安全的考量決定放棄,相信一定是當下最好的安排,而K2也會持續在那裡等待兩人未來再來挑戰。

群山之島

回到台灣,在2019年「開放山林」政策之後,一方面民眾能夠更自由地去親近山,但另一方面,全民的山林教育也應該盡快迎頭趕上,以免更多不必要的山難悲劇發生。如果山林教育能做好,相信不只能降低事故發生的機會,對於高山環境保護也會有所助益。
最近公視製作了《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介紹四位台灣登山家、跟著他們走入山林,看看他們所看到的風景、一窺他們的內心世界,如果你跟我一樣也沒錢沒時間沒體力到山裡走走的話,不妨看看畫面,過過乾癮吧!

延伸閱讀

書名:《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作者:陳德政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21.02.25
3會員
22Content count
如果你對台、日作家,或是推理、驚悚、怪談類型小說作品有興趣;抑或者,想看看一位高中老師對教育時事、科普資訊的相關見解,那或許這裡可以找到點什麼~ 相對於我們podcast節目上的漫談,這邊是一個更精華濃縮的分享園地,如果有興趣也可以聽看看唷! https://shor.by/slashiedue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斜/廢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公視電視劇《天橋上的魔術師》熱潮之後,緊接著在四月底,吳明益老師的《複眼人》也將改編為舞台劇於台中歌劇院上演。導演盧卡斯.漢柏在受訪時表示:「希望觀眾能被故事吸引,好似跳到故事裡面,變成裡頭的角色,去展開一場不知目的地為何處的冒險,然後迷失在其中,我覺得偶爾迷失一下是很重要的。」
2020年,吉田修一以歌舞伎為主題,寫出《國寶》,作為他出道二十週年的紀念作品。對我來說,歌舞伎是一個進入門檻非常高的藝術形式,吉田老師為了寫這部作品也特別拜託劇團的師傅讓他實際參與劇團的生活。完成的作品,連我這個完全沒看過演出的台灣人都萌生出「有機會真想在歌舞伎座看一次現場演出呢」這樣的念頭。
一家三口滅門血案,唯一的嫌犯是背部受重傷倒臥在客廳的隔壁鄰居武內先生。武內恢復後供稱,自己是被兇嫌持球棒打昏。最後因證據不足,武內被無罪釋放。沒想到,隔沒幾天,武內先生居然默默搬到了法官家隔壁,成為法官的鄰居,一場荒謬的八點檔大戲也就此揭開序幕......
某天早上,美晴如往常一樣去叫繭居兒優一吃飯時,發現兒子變成了怪蟲。這是一種叫做「異形性突變症候群」的疾病,患者的外型會異變成各式各樣的型態,並且喪失溝通能力,原因不明。由於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於是日本政府決定,患者在法律上將被認定為死亡,市民可以自行決定處理患者的方式。故事就在這樣的背景設定下展開。
去年,我在Netflix上看了改編自森見登美彥老師的小說、湯淺政明導演的動畫《四疊半神話大系》,跟隨著高中生主角一次次地選擇不同的社團、經歷大大小小相似卻錯置的事件,最終迎向早在第一話就揭示的大結局。在今年甫出版的新作《熱帶》中,主角一樣從他四疊半的書房出發,展開一段關於「閱讀」的奇幻旅程。
「人的心,就像是一棟有許多房間的屋子。」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的新書《克拉拉與太陽》,透過主角克拉拉——一位愛芙,一個陪伴孩子長大的人造朋友——的眼睛,再次探尋人心的幽微。也讓我們得以重新思考:人性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令人困惑且危顫的人際關係,以及信仰伊始的純粹。
在公視電視劇《天橋上的魔術師》熱潮之後,緊接著在四月底,吳明益老師的《複眼人》也將改編為舞台劇於台中歌劇院上演。導演盧卡斯.漢柏在受訪時表示:「希望觀眾能被故事吸引,好似跳到故事裡面,變成裡頭的角色,去展開一場不知目的地為何處的冒險,然後迷失在其中,我覺得偶爾迷失一下是很重要的。」
2020年,吉田修一以歌舞伎為主題,寫出《國寶》,作為他出道二十週年的紀念作品。對我來說,歌舞伎是一個進入門檻非常高的藝術形式,吉田老師為了寫這部作品也特別拜託劇團的師傅讓他實際參與劇團的生活。完成的作品,連我這個完全沒看過演出的台灣人都萌生出「有機會真想在歌舞伎座看一次現場演出呢」這樣的念頭。
一家三口滅門血案,唯一的嫌犯是背部受重傷倒臥在客廳的隔壁鄰居武內先生。武內恢復後供稱,自己是被兇嫌持球棒打昏。最後因證據不足,武內被無罪釋放。沒想到,隔沒幾天,武內先生居然默默搬到了法官家隔壁,成為法官的鄰居,一場荒謬的八點檔大戲也就此揭開序幕......
某天早上,美晴如往常一樣去叫繭居兒優一吃飯時,發現兒子變成了怪蟲。這是一種叫做「異形性突變症候群」的疾病,患者的外型會異變成各式各樣的型態,並且喪失溝通能力,原因不明。由於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於是日本政府決定,患者在法律上將被認定為死亡,市民可以自行決定處理患者的方式。故事就在這樣的背景設定下展開。
去年,我在Netflix上看了改編自森見登美彥老師的小說、湯淺政明導演的動畫《四疊半神話大系》,跟隨著高中生主角一次次地選擇不同的社團、經歷大大小小相似卻錯置的事件,最終迎向早在第一話就揭示的大結局。在今年甫出版的新作《熱帶》中,主角一樣從他四疊半的書房出發,展開一段關於「閱讀」的奇幻旅程。
「人的心,就像是一棟有許多房間的屋子。」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的新書《克拉拉與太陽》,透過主角克拉拉——一位愛芙,一個陪伴孩子長大的人造朋友——的眼睛,再次探尋人心的幽微。也讓我們得以重新思考:人性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令人困惑且危顫的人際關係,以及信仰伊始的純粹。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你如何看待你周圍的世界?你是否有過用心感受自己的內心?你是以何種方式在與這個世界互動,又是以怎樣的觀念和信仰在地球上建立自己的生活?以上問題是在邀請你深入覺察內心,看清你與你自己,以及你與周圍一切的真實關聯。你對內心和外界所選擇的態度決定了你怎樣和這個實相互動,並且,這也體現出你如何在
Thumbnail
這是一本討論死亡的繪本,更精確地說,是藉由兩位孩子的對談,娓娓道出對死亡的想像。死亡並不遙遠,噤聲不談論並不會如同《死神的聖物》中的隱形斗篷,賦予人逃避死神追蹤的幸運。死亡無所不在,沉默卻充滿力量,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再次提醒眾人生命的脆弱易逝。
Thumbnail
在不斷配合下,不斷內耗、不斷放棄自己的選擇、不斷妥協。在這麼多的「不斷」練習配合別人,導致「習慣妥協」,終究喪失自我﹑懷疑自己,不禁覺得別人都沒有好好對待自己。然而事實是自己沒有堅守底線,才讓別人輕易越過,造成痛苦的來源!
Thumbnail
有人會說,爬山會讓人們知道大自然有多美,然後讓他們更努力想要珍惜山、珍惜環境跟大自然。 但是,我覺得我不需要去爬山我就已經非常珍惜山跟環境了,山到底美不美並不應該是我們衡量它值不值得被珍惜的原因吧? 而且我覺得很多人爬山的方式真的一點都不尊重環境阿......
Thumbnail
《返校》電影中還有另一部電影,那是1962年李行導演的《兩相好》,那部電影可不是隨便放的,那是什麼意思呢?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極簡維尼。 最近有個新的體悟,很想分享出來,於是寫了這一篇文章。 這個體悟就是: 極簡,是一個不斷「吸收、消化,再淨空」的過程。 我在思考極簡生活的時候,不會只針對物品本身來思考,有時候思考一個物品的取捨會延伸上百個問題也不一定,畢竟我希望自己更過愈來愈好的生活,透過極簡思考...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你如何看待你周圍的世界?你是否有過用心感受自己的內心?你是以何種方式在與這個世界互動,又是以怎樣的觀念和信仰在地球上建立自己的生活?以上問題是在邀請你深入覺察內心,看清你與你自己,以及你與周圍一切的真實關聯。你對內心和外界所選擇的態度決定了你怎樣和這個實相互動,並且,這也體現出你如何在
Thumbnail
這是一本討論死亡的繪本,更精確地說,是藉由兩位孩子的對談,娓娓道出對死亡的想像。死亡並不遙遠,噤聲不談論並不會如同《死神的聖物》中的隱形斗篷,賦予人逃避死神追蹤的幸運。死亡無所不在,沉默卻充滿力量,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再次提醒眾人生命的脆弱易逝。
Thumbnail
在不斷配合下,不斷內耗、不斷放棄自己的選擇、不斷妥協。在這麼多的「不斷」練習配合別人,導致「習慣妥協」,終究喪失自我﹑懷疑自己,不禁覺得別人都沒有好好對待自己。然而事實是自己沒有堅守底線,才讓別人輕易越過,造成痛苦的來源!
Thumbnail
有人會說,爬山會讓人們知道大自然有多美,然後讓他們更努力想要珍惜山、珍惜環境跟大自然。 但是,我覺得我不需要去爬山我就已經非常珍惜山跟環境了,山到底美不美並不應該是我們衡量它值不值得被珍惜的原因吧? 而且我覺得很多人爬山的方式真的一點都不尊重環境阿......
Thumbnail
《返校》電影中還有另一部電影,那是1962年李行導演的《兩相好》,那部電影可不是隨便放的,那是什麼意思呢?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極簡維尼。 最近有個新的體悟,很想分享出來,於是寫了這一篇文章。 這個體悟就是: 極簡,是一個不斷「吸收、消化,再淨空」的過程。 我在思考極簡生活的時候,不會只針對物品本身來思考,有時候思考一個物品的取捨會延伸上百個問題也不一定,畢竟我希望自己更過愈來愈好的生活,透過極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