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好,請留給自己定義。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回想去年我無所畏懼的離開了工作四年的公司,打算過個幾個月的清閒的待業生活,但這之中卻忙碌且充實的過到了二月,也因為上一篇提過的事情,讓我又再忙碌了一陣子。直到四月考完韓檢,真的下定決心準備作品集,開始去面試時,不免的又思考起那個常常質問自己的問題:「自己到底想過怎麼樣的生活?」
  待業的日子每天都過得很輕鬆,醒來就是看看書、念念書、做做飯、天氣好就出去騎騎車、天氣不好就待在家打打電動,這樣的日子過到該開始找工作的四月時,難免會想「這樣一直清閒耍廢真的好嗎?」
  對於媽媽時不時關心找工作的情況,加上自己其實對於設計行業開始興致缺缺,但是現在除了這項技能外,著實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找工作那幾周,也是海投了不少卻石沉大海……這種無聲的挫折,真的會讓人的內心感受到十足的折磨。由於工作情況一直無聲無息,開始出餿主意的媽媽還問我要不要出國留學,雖然我是回了個大白眼外加回問了「出國是要念什麼?」讓她打消這個念頭。
  最後在五月底時順利找到現在的工作。
  但還是時不時的會問自己:「這真的是我要的嗎?」
前情提要的有點多(笑)

  一開始會買下《月亮是夜晚唯一的光芒》這本書,是因為喜歡的KOL發了一頁關於좋다這個詞的一首詩,以及作者對於좋다這個字的涵義的想法。
  雖然좋다(adj.好的)和좋아하다(v.喜歡)被作者歸類在一起,但準確來說是不同的單字。但我認為,語言是用來交流,而非學術討論的,所以就延續著作者的說法繼續。
  "好和喜歡,或許他們本來講的是同一件事。"
  "人們對於「好」的追求可以說是到癡狂的地步。"
  "人們根本沒有資格為「好」下定義,我們下的一切定義,只是當時的我們覺得好的人事物而已。"
  "人無法決定流星的重量,人只能決定那顆流星對自己的意義。"
  "結果好的本質不過是喜歡。"
  "我們不需要滋養別人心中的玫瑰。"
  "喜歡一直都是自己的,所有「好」也都是自己的。"
  看到這些話的我,就像是被震攝到了。回想過去的自己,總認為自己不夠好,喜歡的東西不夠好,那個總是會逼迫自己做到完美,做到讓人無可挑剔。在工作上我對自己更是龜毛,由於前公司是我自己獨立作業,於是乎會更加苛求自己在工作上的表現,不想被老闆看不起。但是去年年底,我漸漸放過自己,開始放下「完美病」,並時常提醒自己:「錯了沒關係,改正就好。改不了,彌補就好。犯錯是很正常的,不要再說這些都是低級錯誤。」
  這個轉變,直到最近終於是讓我體會到自己有很大的進步。在新公司一樣也是做著設計的工作,廠商要做一個法文標,但卻沒空給正確的文案時,雖然我Google過了,但不是工廠要的,之後便照著工廠的公版改正了。以往都會有「你怎麼可以犯這種錯?」,害怕被上司質疑及責罵。但這次錯誤發生的當下,我並沒有被責罵(經理反倒還去噹廠商說沒有做好校對(笑)),更發現自己內心的聲音變成了「這的確不是你的專業,不要太苛責自己。」簡簡單單念頭的轉變,我開始覺得自己夠好了。
  以前曾想過要把「Good Enough」刺在自己身上,讓這個印痕時時告訴自己:「現在的自己,已經夠好了。這樣就好了。」但我想,我的轉變大概不需要再藉由這種方式提醒了。
我一直都不想走跟別人一樣的道路,更不想任人擺布我的人生。
好像該找個穩定的工作,長長久久的做下去。
好像25歲以後的女性就該結婚。
好像結婚後不生個孩子就是對不起祖宗八代。
好像30歲才出國打工旅遊很本末倒置。
好像不月入個50K以上就是廢物。
但這世界沒有好像、更沒有應該。
更多的時候,我希望能夠相信自己的直覺以及味道(哈哈哈)。
  找到現在新工作的前一個面試,是一間我喜歡的酒商公司,但是一踏入那間公司我聞到了一股我難以接受的老人味,我就開始想著「痾...味道不對。以後來這間工作好嗎?」雖然很喜歡那間公司的產業,面試當下也還算順利,但所幸最後沒有被通知。
  我對味道很敏感,可以算是我判斷外界的準則之一。基本上,一個人身上的味道不對,我就不會跟這個人深交(畢竟要是待在他身邊我都只會想著「這個人好臭」,那這樣不就很對不起他。)。食物味道不對,我也會一臉「也太難吃」的表情。香水味道不對,我也會閉氣快速走過。
  若你也有與我類似的判斷外界的直觀行為,請絕對要傾聽自己的內心及相信這份直覺。讓選擇權回歸自己,讓自己的好壞留給自己定義。感到苗頭不對的時候,請義無反顧地相信自己,即便無法當下就馬上離開那些環境,但還是要為自己做一點努力,遠離那些不適感。
你是好人或是壞人,別人的認定都不準確。
你做得多好或是多壞,真的能夠僅憑他人的想法去定義嗎?
「這世界有多美,只有你認為美,它才會是真的美。
你有多好,只有當你認同自己,你才會開始變好。」
願你,願我,會在某刻開始,發現自己的好,並愛上這個沒有很好的自己。
8會員
21Content cou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701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我最愛的人的生日時,A不解釋緣由的,把所有我跟她合夥的、她和我借過的東西一併放在我家樓下,與我斷絕一切關係。在我起床看見那則訊息並想要得到回覆,才發現,現在的人們,要切斷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是如此的容易。   令人難過的是,我不值得存在她的世界裡。   令人憤怒的是,她不值得存在我的事業裡。
這世界變得很方便,方便到讓人不用記住號碼,記住生日,記住任何小事。 這種方便雖然是我這種腦容量極低的人的救星,卻同時讓我覺得難過。
Forever dream, dream forever. 烙印在我身上,使我時時刻刻去記住,不論生逢何時,都要勇於做夢。 若「剛剛好哲學」是我的人生信仰。 那麼「不忘初衷,勇於作夢。」就是我人生的目標。
小時候總會想著,長大之後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但長大之後我卻忘了怎麼想著未來想再成為怎麼樣嚮往的人呢? 現在的我是孩提時期嚮往的那個樣的大人嗎?不免讓我感到好奇的問題持續地在我腦海裡打轉,而我也一直想再好好的繪製那個嚮往中的自己。 太遠的未來我觸摸不到,但是三年後的情景我大致可以想像。 大概還是
要是真的很喜歡,又怎會甘心拱手讓人。 即便是因為對方沒那麼喜歡我,我也從不祝福, 不是因為我不夠大肚,而是因為我太過喜歡了。 眼看2021年就這樣忽快忽慢的過了一個月了。 細數這個月發生的事情,足以讓我深刻思考的事情,一縷一縷的都理不清。 先把一個人的日子過明白,才知道自己需要怎樣的另一個人。  
2020年對我而言,是一個洗滌自己,面對問題,不再選擇逃避的一年。 每個月對我而言都是如此的重要,以此紀念且感謝自己還繼續成長的這一年。 2020年1月 一月的初期,其實我的心靈是崩塌的。我對面的同事預備辭職了,而在她辭職前這若干月裡,我想過不下千遍的我要如何離開這個舒適圈,而困擾著、自責著,卻如
  在我最愛的人的生日時,A不解釋緣由的,把所有我跟她合夥的、她和我借過的東西一併放在我家樓下,與我斷絕一切關係。在我起床看見那則訊息並想要得到回覆,才發現,現在的人們,要切斷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是如此的容易。   令人難過的是,我不值得存在她的世界裡。   令人憤怒的是,她不值得存在我的事業裡。
這世界變得很方便,方便到讓人不用記住號碼,記住生日,記住任何小事。 這種方便雖然是我這種腦容量極低的人的救星,卻同時讓我覺得難過。
Forever dream, dream forever. 烙印在我身上,使我時時刻刻去記住,不論生逢何時,都要勇於做夢。 若「剛剛好哲學」是我的人生信仰。 那麼「不忘初衷,勇於作夢。」就是我人生的目標。
小時候總會想著,長大之後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但長大之後我卻忘了怎麼想著未來想再成為怎麼樣嚮往的人呢? 現在的我是孩提時期嚮往的那個樣的大人嗎?不免讓我感到好奇的問題持續地在我腦海裡打轉,而我也一直想再好好的繪製那個嚮往中的自己。 太遠的未來我觸摸不到,但是三年後的情景我大致可以想像。 大概還是
要是真的很喜歡,又怎會甘心拱手讓人。 即便是因為對方沒那麼喜歡我,我也從不祝福, 不是因為我不夠大肚,而是因為我太過喜歡了。 眼看2021年就這樣忽快忽慢的過了一個月了。 細數這個月發生的事情,足以讓我深刻思考的事情,一縷一縷的都理不清。 先把一個人的日子過明白,才知道自己需要怎樣的另一個人。  
2020年對我而言,是一個洗滌自己,面對問題,不再選擇逃避的一年。 每個月對我而言都是如此的重要,以此紀念且感謝自己還繼續成長的這一年。 2020年1月 一月的初期,其實我的心靈是崩塌的。我對面的同事預備辭職了,而在她辭職前這若干月裡,我想過不下千遍的我要如何離開這個舒適圈,而困擾著、自責著,卻如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偶然在鄉內圖書館看到我待看書單上的書,蹲在圖書館看了一下子之後借出去,到了公車站等車時一邊看。 距離末班車還有40分鐘,午後陽光炙熱的照著柏油地板,專屬離島的風慵懶的吹拂,遠處樹梢上點綴昭告夏天來到的翠綠枝椏,鳥兒啁啾,飛翔在湛藍的天空。 今天很適合看書,我這麼想著。 看著看著,我站在灰白
Thumbnail
2014年,擔任警衛的瑞德去世,享年92歲,當年美國有約281萬人死亡,只有不到4000人的淨資產超過800萬美元,其中沒有什麼祕密,他沒有中樂透,也沒有繼承遺產,他省吃儉用然後把錢投資在績優股上,接下來他只是耐心等待幾十年,就這樣將微薄的存款滾到超過800萬美元,他從警衛搖身一變成為慈善家捐出
我有這麼被人說過喔。 Well,要這麼說也對。本質上跟母語人士對話越多,尤其是越直接參與進他們的圈子裡,那當然進步的質與量都越高。 但是,我的意見是,要直接跟不認識的外國人搭訕,那是非常、非常、非常難的。 我們可以先好好想想「跟外國人搭訕」這件事的本質。它其實牽涉到至少四個層面:一、我們的語言
偶然遇見的你,是2023年韓劇,主演為金東旭和泰基周 主角尹海俊為電視台記者+主播,他在2021年時,因為一次事故,而發現了一台紅色的轎車,而且這輛車居然是一台時光機。 海俊認為自己辛苦的工作就是為了有安穩的退休生活,便好奇的將時光機的時間調到他遇計退休的那一年,卻赫然發現自己居然死於非命。而且在他
想起了,在澳洲打工度假之時,與友人中途有些許的不愉快或者該說是一些誤解,然後在一個契機之下,我們互相道別了,最後再重逢之時,也似乎已經無法再如當初般的樣貌繼續面對彼此。 可能,這才是我們真正的樣子,最真實的情感,能體認到不適合也是一件好事情,那不代表就要討厭對方,也不代表就要相惡,而是可以好好的理
Thumbnail
書中的悄悄話: 於是奇奇和小歐靜靜待在那裡,享受著沒有東西,和一切東西。 奇奇想送禮物給小歐,卻發現小歐什麼都有了,於是奇奇開始思考要送除了「什麼都有」的東西,最後奇奇決定送「沒有東西」給小歐。
Thumbnail
如果你有看我前几篇的文章,就知道以前我完全不会给自己意见。 就在我觉得我永远都会处在极端低落状态的那一天…
Thumbnail
生日時恰巧翻到英國管理學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的自傳。雖然他不是跟我同一天生日,但同為文科哲學背景、又曾有外派東南亞的經驗,十分相似。雖沒提出什麼讓公司賺錢的方法、離開殼牌後也沒在大公司任職過,卻提出許多關於組織、工作的趨勢洞察,被後人傳誦。我將他視為為職涯典範。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偶然在鄉內圖書館看到我待看書單上的書,蹲在圖書館看了一下子之後借出去,到了公車站等車時一邊看。 距離末班車還有40分鐘,午後陽光炙熱的照著柏油地板,專屬離島的風慵懶的吹拂,遠處樹梢上點綴昭告夏天來到的翠綠枝椏,鳥兒啁啾,飛翔在湛藍的天空。 今天很適合看書,我這麼想著。 看著看著,我站在灰白
Thumbnail
2014年,擔任警衛的瑞德去世,享年92歲,當年美國有約281萬人死亡,只有不到4000人的淨資產超過800萬美元,其中沒有什麼祕密,他沒有中樂透,也沒有繼承遺產,他省吃儉用然後把錢投資在績優股上,接下來他只是耐心等待幾十年,就這樣將微薄的存款滾到超過800萬美元,他從警衛搖身一變成為慈善家捐出
我有這麼被人說過喔。 Well,要這麼說也對。本質上跟母語人士對話越多,尤其是越直接參與進他們的圈子裡,那當然進步的質與量都越高。 但是,我的意見是,要直接跟不認識的外國人搭訕,那是非常、非常、非常難的。 我們可以先好好想想「跟外國人搭訕」這件事的本質。它其實牽涉到至少四個層面:一、我們的語言
偶然遇見的你,是2023年韓劇,主演為金東旭和泰基周 主角尹海俊為電視台記者+主播,他在2021年時,因為一次事故,而發現了一台紅色的轎車,而且這輛車居然是一台時光機。 海俊認為自己辛苦的工作就是為了有安穩的退休生活,便好奇的將時光機的時間調到他遇計退休的那一年,卻赫然發現自己居然死於非命。而且在他
想起了,在澳洲打工度假之時,與友人中途有些許的不愉快或者該說是一些誤解,然後在一個契機之下,我們互相道別了,最後再重逢之時,也似乎已經無法再如當初般的樣貌繼續面對彼此。 可能,這才是我們真正的樣子,最真實的情感,能體認到不適合也是一件好事情,那不代表就要討厭對方,也不代表就要相惡,而是可以好好的理
Thumbnail
書中的悄悄話: 於是奇奇和小歐靜靜待在那裡,享受著沒有東西,和一切東西。 奇奇想送禮物給小歐,卻發現小歐什麼都有了,於是奇奇開始思考要送除了「什麼都有」的東西,最後奇奇決定送「沒有東西」給小歐。
Thumbnail
如果你有看我前几篇的文章,就知道以前我完全不会给自己意见。 就在我觉得我永远都会处在极端低落状态的那一天…
Thumbnail
生日時恰巧翻到英國管理學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的自傳。雖然他不是跟我同一天生日,但同為文科哲學背景、又曾有外派東南亞的經驗,十分相似。雖沒提出什麼讓公司賺錢的方法、離開殼牌後也沒在大公司任職過,卻提出許多關於組織、工作的趨勢洞察,被後人傳誦。我將他視為為職涯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