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諮商」的距離:諮商筆記延燒背後的其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諮商筆記的事情延燒了幾天,該批判的點再多說都是拾人牙慧,想分享的反倒是幾個比較後設的事情。

科學普及化中,知識推廣與倫理問題的兩難

  截至今天,這份諮商筆記賣了313萬,都先不論葫蘆裡賣什麼藥,這都反映了對於台灣民眾而言,心理健康是個日益重要而且有市場的議題。問題是,在知識的傳遞這件事情上,正確性是必要檢視的部分。理科太太被炎上的其中一點,是他的課程內容並不像是他所包裝的是一個「經驗分享」,而是帶有心理學的「知識課程」,那當中的正確性自然值得被檢視。
  但這件事情事實上也不是只有他在做,無論是專書、粉絲專頁、podcast或是相關線上課程,都會有知識傳遞的議題在。怎樣的內容是可靠的,除了撰文者、製作方的自我要求,以及消費者與閱聽者的識能。
  諮商了一百個小時,念了很多書和理論,他能不能當一個知識的傳遞者,這個檢驗標準在每個人心中,反倒不是事情的爭點。
  但延伸的另一個問題是,他今天要談心理學、要談自我探索和情緒覺察,在知識的推廣上遇到的問題是,人類是複雜的,沒有什麼一體適用的絕招,適用於理科太太的技巧,並不代表每個學員都能適用。他有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截至目前為止是讓人存疑的。
  這也是我覺得心理學科普的難處,面對人生困頓,有個金科玉律告訴我們怎樣做就再好不過了,但稍微理解心理學也會知道,很多理論很多實驗結果,最終最終都還是「it depends」,我們很難用心理學跟你說如果A那你就會B。能不能在推廣心理學知識的過程中又做到這些自我檢視,我會認為是知識推廣者的道德責任(當然任何科普的傳遞我想都有正確性的問題)。

心理「諮商」所需要受到的監督與倫理議題

  除了商業考量,某程度我願意相信理科太太是個想要鼓勵大家接受諮商的人(綜合一些過往的觀察),問題在於,誠如他在自己分粉專上說的:
  「我分享的是我在諮商室裡的學習,從我自己的生命經驗結合心理師教我的技巧來處理感情,親子和事業的問題,我是如何自我覺察,重新掌握住自己。」
  這不是諮商,但你也不能說這單純的是一個經驗分享,因為他涵蓋了相關諮商技巧在內。更遑論整個計畫還包含專屬學員社團,這不是諮商,但可能已經開始觸及到學員的身心狀態,理科太太說他的諮商心理師會參與其中,都先不說這當中他心理師可能有的倫理問題,但誰來把關這當中學員的狀況,出了事有沒有相對應的做法,目前都是一片空白。你實在不能怪心理專業人員出來跳腳,因為涉及到另一個人的身心情緒狀態,卻沒有督導參與其中予以監督,這真的是大忌。
  這或許也反映了人們好像越來越認識「諮商」了,卻並不真的知道心理師的養成、訓練,再到整個諮商過程中所需要受到的監督和倫理檢視等等,到底是些怎麼回事。
  理科太太沒發現這背後其實涉及了他訂閱者應有的權益,反倒凸顯了他還真的沒有要諮商,因為他沒有接受過心理師的相關訓練,並不知道這當中有可能有很大的倫理問題需要去處理,甚者,他或許也沒有把他的訂閱者的福祉放在第一順位。
  心理師的養成,除了相關知識和理論等學習和實踐以外,更仰賴有督導帶著你去思考倫理問題,還有思考你的議題/觀點是如何影響你理解、詮釋個案的問題,進而影響你如何去諮商或治療你的個案。理科太太或許不是在諮商,但當你所作所為涉及到另一個人的身心狀態時卻還要撇除倫理責任、不願意受到他人檢視、認為批評的人都是酸民⋯⋯反而驗證了最一開始被砲轟那些不夠專業的部分。

心理專業/心理師為什麼炸鍋?我們可以做什麼?

  這件事情之所以在心理學界、心理師界炸鍋,是因為整個線上課程有太多值得注意的倫理議題,理科太太不僅似乎沒有意識到,目前也還沒有要回頭檢視與反省的意思。當然啦,當你的專業被人輕易地拿來販售,這當中的相對剝奪感又怎麼讓人不生氣呢?
  但另一個問題我覺得或許值得繼續去探究的事,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自費的所費不貲,便宜和免費的僧多粥少,在需求廣大的情況下,就是會有這些書籍、課程等資本主義的「破口」。雖然有些人還是覺得打折後1,799元的知識技巧教學太貴了,但這怎麼說也就只是一次自費心理諮商/治療的價格「而已」。至於為什麼健保的治療排不到,醫院有需求的人這麼多,心理師這麼少,心理治療點數那麼少⋯⋯(下略各種醫院與健保的心酸血淚)
  你會問「講一次話我們就要付 1700-2500 元不等也太坑了吧」,這才正是我們與心理諮商/治療的距離。我們能不能尊重專業,心理師也好、營養師、放射師、藥師、物理/職能治療師也罷,對於專業,我們能不能給予應有的尊重(抱歉,錢錢有時候就是尊重QQ)?我們能不能不要什麼都仰賴(有一天會倒掉的)健保,在維持心理師訓練品質的情況下,讓更多人以更友善的方式接觸到心理諮商與治療,才是更艱困的問題。
9會員
10Content count
一部電影或是一部影集都是扇窗,我們透過不同的創作者看見不同的世界,而這是我看到的世界、留下的足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年《六人行》共同主創 Marta Kauffman 因為影集裡缺乏黑人演員的多樣性一事公開道歉,不乏網友批評道德魔人過度政治正確。作為老牌的喜劇影集,《六人行》在諸多議題上都算是走得相當進步,但也不諱言有更多值得反思的部分。只是,會不會對當時的創作者而言,呈現足夠豐富的多元面貌也是嚴苛的要求?
今年《六人行》共同主創 Marta Kauffman 因為影集裡缺乏黑人演員的多樣性一事公開道歉,不乏網友批評道德魔人過度政治正確。作為老牌的喜劇影集,《六人行》在諸多議題上都算是走得相當進步,但也不諱言有更多值得反思的部分。只是,會不會對當時的創作者而言,呈現足夠豐富的多元面貌也是嚴苛的要求?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1.消費與儲蓄 儲蓄率 先支付自己,優先進行儲蓄。 沒想過變有錢人,只是想要獨立自主,而獨立都取決於儲蓄率。 從很年輕就開始,每個月都把10%薪水存起來。 收支平衡 平衡:花在當下體驗的價值,把錢留下來的未來資產價值, 盡可能過得舒適且不退步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增加慾望。 所以不會
Thumbnail
最近在研讀對外遇、性生活議題有其獨特見解的心理治療師埃斯特‧沛瑞爾(Esther Perel)所寫的書籍<情慾徒刑>,本篇與下一篇文章將針對我閱讀這本書的心得做闡述。
Thumbnail
可能因為現代人生活真的太忙碌,光是忙碌於應付種種的壓力,就感覺已經很像同時面對多頭馬車,自己的人生被分成不同塊,要分配時間、同時處理不同塊的挑戰,光是這樣就已經很累、很煩了,若夫妻兩人還有生小孩,撫養與照顧小孩的事情再加進來,很可能兩人都更覺得分身乏術、心力交瘁......
Thumbnail
芮甯:老師我們來玩鬼抓人,你可以當鬼嗎? 老師:可以呀!我……要來抓你們囉! 小朋友:阿~~ 惇嶸、禹安:來抓我呀! 姿芸、勁暐:老師,我在這裡。 恩驊:我也想當鬼。 老師:你們都跑得很快,你們要試試一起跑嗎?讓我們感受一下風。 小朋友:好啊! 老師:預備,跑! 小朋友:哈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台灣著名的短篇連續劇,獲得金鐘獎多項肯定!裡頭在講的是精神分裂(思覺失調)的患者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劇情也從之前的鄭捷台北捷運殺人事件延伸。我們都不希望因為家庭的忽視,而造成家庭悲劇、甚至社會悲劇。
雖然現實生活可能不會那麼美好,但我還是喜歡這部戲給每一個角色,重新開始,走向美好生活的結局。 那是一種力量,讓我們在困頓、疲累,甚至想要逃避的現實裡,還能保有一點相信,一點對於未來仍有期待、希望的力量,讓自己在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能夠選擇休息,接著,再繼續地堅持。 當然,不是每一種故事,都能擁有如此
黎明之前,是不是所謂的黑,將是更深的黑;所謂的夜,將是更沉重的夜?當他們走過人生最黑暗、最低潮時期,是否就真的能夠迎來美好、溫暖的陽光與未來? 對於李大芝以及她的父母而言,在槍響之後,隨著李曉明的受到制裁、離開人世,雖然想要盡快放下心中的疑惑與傷痛,不再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慢慢重新回到社會、回到陽光之
如果可以,誰願意自己是那個精神生病,必須就醫治療、持續服藥,讓生活陷入一團亂,哪怕想盡快康復,重新融入社會、再次工作,並且回復以往正常軌道,卻依然無能為力的那個人? 如果可以,誰願意自己的家人患上精神疾病,卻只能依照醫生的建議,耐心地陪伴、耐心地指引、耐心地照顧病人,卻在自己因為生活上的其他事而忙得
當事件發生,所謂鄉民的憤怒撻伐、謾罵,甚至肉搜其家屬,使他們所有的隱私皆攤在陽光之下,接受眾生的檢視與指指點點,甚至將躲在電腦背後,鍵盤上的正義,實際地化作洩憤似的激烈行動,以宣洩心中的不滿時,那樣的作為,是否為能稱作正義? 當新聞媒體的報導,總是嗜血的聚焦在加害者及其家屬身上,並且做出不公正、不客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1.消費與儲蓄 儲蓄率 先支付自己,優先進行儲蓄。 沒想過變有錢人,只是想要獨立自主,而獨立都取決於儲蓄率。 從很年輕就開始,每個月都把10%薪水存起來。 收支平衡 平衡:花在當下體驗的價值,把錢留下來的未來資產價值, 盡可能過得舒適且不退步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增加慾望。 所以不會
Thumbnail
最近在研讀對外遇、性生活議題有其獨特見解的心理治療師埃斯特‧沛瑞爾(Esther Perel)所寫的書籍<情慾徒刑>,本篇與下一篇文章將針對我閱讀這本書的心得做闡述。
Thumbnail
可能因為現代人生活真的太忙碌,光是忙碌於應付種種的壓力,就感覺已經很像同時面對多頭馬車,自己的人生被分成不同塊,要分配時間、同時處理不同塊的挑戰,光是這樣就已經很累、很煩了,若夫妻兩人還有生小孩,撫養與照顧小孩的事情再加進來,很可能兩人都更覺得分身乏術、心力交瘁......
Thumbnail
芮甯:老師我們來玩鬼抓人,你可以當鬼嗎? 老師:可以呀!我……要來抓你們囉! 小朋友:阿~~ 惇嶸、禹安:來抓我呀! 姿芸、勁暐:老師,我在這裡。 恩驊:我也想當鬼。 老師:你們都跑得很快,你們要試試一起跑嗎?讓我們感受一下風。 小朋友:好啊! 老師:預備,跑! 小朋友:哈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台灣著名的短篇連續劇,獲得金鐘獎多項肯定!裡頭在講的是精神分裂(思覺失調)的患者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劇情也從之前的鄭捷台北捷運殺人事件延伸。我們都不希望因為家庭的忽視,而造成家庭悲劇、甚至社會悲劇。
雖然現實生活可能不會那麼美好,但我還是喜歡這部戲給每一個角色,重新開始,走向美好生活的結局。 那是一種力量,讓我們在困頓、疲累,甚至想要逃避的現實裡,還能保有一點相信,一點對於未來仍有期待、希望的力量,讓自己在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能夠選擇休息,接著,再繼續地堅持。 當然,不是每一種故事,都能擁有如此
黎明之前,是不是所謂的黑,將是更深的黑;所謂的夜,將是更沉重的夜?當他們走過人生最黑暗、最低潮時期,是否就真的能夠迎來美好、溫暖的陽光與未來? 對於李大芝以及她的父母而言,在槍響之後,隨著李曉明的受到制裁、離開人世,雖然想要盡快放下心中的疑惑與傷痛,不再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慢慢重新回到社會、回到陽光之
如果可以,誰願意自己是那個精神生病,必須就醫治療、持續服藥,讓生活陷入一團亂,哪怕想盡快康復,重新融入社會、再次工作,並且回復以往正常軌道,卻依然無能為力的那個人? 如果可以,誰願意自己的家人患上精神疾病,卻只能依照醫生的建議,耐心地陪伴、耐心地指引、耐心地照顧病人,卻在自己因為生活上的其他事而忙得
當事件發生,所謂鄉民的憤怒撻伐、謾罵,甚至肉搜其家屬,使他們所有的隱私皆攤在陽光之下,接受眾生的檢視與指指點點,甚至將躲在電腦背後,鍵盤上的正義,實際地化作洩憤似的激烈行動,以宣洩心中的不滿時,那樣的作為,是否為能稱作正義? 當新聞媒體的報導,總是嗜血的聚焦在加害者及其家屬身上,並且做出不公正、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