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準備之手作小學習第12彈~鋁線蘋果的仿作與自創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由於我想持續鋁線創作的學習,所以,先利用Pinterest蒐集一些創作者po在網路上的鋁線作品圖片,準備來仿作學習與自創作品。
今天,先學習仿作的是「蘋果」。我的仿作品照片會與原作圖片放在一起,而原作圖片中有顯示其作者的名字。
而下面分享的是我的自創作品:
我的第一個鋁線蘋果,想說兩位作者在蘋果的梗和葉子處做設計,於是我便換一下地方來做變化,但做好了以後,我覺得這個作品實在不及人家那種簡潔的美感,在此分享權當自娛娛人吧!
我的第二個自創作品,因為加入另一個元素,也許沒辦法讓人在第一時間與蘋果連結在一起,你是否看得出我藏在其中的秘密是什麼呢?
66會員
154Content count
這個專題,主要是記錄我個人對退休的各種思考和想法,就如同我的專題名稱,退休於我,是需要一段準備過程的。現在的我,不想再延續前半生的得過且過,為考試就學而讀得還可以的書,為賺錢生活而做著也尚可的工作,日子不能說沒滋沒味,不是完全乏善可陳,但是時候給自己一個新的轉變了。我為這個轉變,設置了幾多醞釀的時間,且看我如何準備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次做了鋁線椅之後,不期然地再度愛上那種蜿蜒曲折的線條,軟金屬在指間任意地纏繞扭捏,予人奇妙的趣味和紓壓之感,讓我覺得多練習練習鋁線手作似乎也很好。
這次的手作小學習不是一個作品,而是一次手作市集之行。 因為把「手作」視為未來旅居人生可以開展的工作選項之一,便趁著週末小人類市集在我家附近的科工館舉辦之際,來走走逛逛。
上次做好的泥雨靴,本來就安排了兩項關於它的後續計畫,但為何它一直沒有再現身呢? 好吧,我承認是因為我懶。拖了一天又一天,終於來到5/28這個週日,我總算願意拿出壓克力顏料來幫它上色了。
最近,我正在使用Pinterest搜尋有關於「幼幼班學習區」的圖片,藉以思考未來的教室學習情境規劃,以及小小孩遊戲點子的蒐集。所以,順便來推薦這個對我的工作來說十分好用的平台。
今早,在Meta的多肉社團看到社友為了扭蛋空盒創作出一個鋁線椅,好看又有造型。尤其看到社友說自己沒草稿、沒經驗,就能做出這樣的成品,我覺得好像真的蠻簡單的,便翻出很久以前買的鋁線,打算來效仿一下。結果,自己嘗試過之後,才發現鋁線創作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還記得我在整理鞋子的時候,留下一雙不穿的雨靴,說要把它做成種植植物的盆器嗎?
上次做了鋁線椅之後,不期然地再度愛上那種蜿蜒曲折的線條,軟金屬在指間任意地纏繞扭捏,予人奇妙的趣味和紓壓之感,讓我覺得多練習練習鋁線手作似乎也很好。
這次的手作小學習不是一個作品,而是一次手作市集之行。 因為把「手作」視為未來旅居人生可以開展的工作選項之一,便趁著週末小人類市集在我家附近的科工館舉辦之際,來走走逛逛。
上次做好的泥雨靴,本來就安排了兩項關於它的後續計畫,但為何它一直沒有再現身呢? 好吧,我承認是因為我懶。拖了一天又一天,終於來到5/28這個週日,我總算願意拿出壓克力顏料來幫它上色了。
最近,我正在使用Pinterest搜尋有關於「幼幼班學習區」的圖片,藉以思考未來的教室學習情境規劃,以及小小孩遊戲點子的蒐集。所以,順便來推薦這個對我的工作來說十分好用的平台。
今早,在Meta的多肉社團看到社友為了扭蛋空盒創作出一個鋁線椅,好看又有造型。尤其看到社友說自己沒草稿、沒經驗,就能做出這樣的成品,我覺得好像真的蠻簡單的,便翻出很久以前買的鋁線,打算來效仿一下。結果,自己嘗試過之後,才發現鋁線創作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還記得我在整理鞋子的時候,留下一雙不穿的雨靴,說要把它做成種植植物的盆器嗎?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時間是2123年,那是一個下著雨的夜晚,冷風一波接著一波颳起,碩大的雨滴一滴滴地落在金屬上。多拉格睜開了雙眼,眼前是一扇窗戶,窗外一片黑暗,他發現自己在一個狹窄的空間裡,那是一個冷凍艙……
不再證明了/不再為了那些不証自明的事情/焚燒,或凋萎/房間逼仄但內心昶亮/虔恭迎接每個早上/晨光穿窗而來
前言 宇希333年 現在是第14號地球世界的火曆2309年。 病毒「無」專門吞噬「感情」、「感覺」、「愛」、「希望」,大部份被感染的人都無法呈現臉部表情,人類也越來越冷漠。 幸虧第14號地球的科技相當發達,腦細胞可以連線面具讓人可以戴著精緻的面具過活,戴面具的人只要用想的就可以呈現臉部的表情。
以為擁有的 / 其實尚未 / 以為失去的 / 或許換成了另一種獲得
拓荒者,你好: 當你從冷凍艙甦醒後,應該就會看到這封信。我原本奉命,負責引導你了解周遭環境和上層賦予你的任務,但很不巧地,上層臨時指派我其他重要工作,我不得不將引導的任務交付這座觀測站的中央人工智慧,並留下這封信給你。 我今天時間有限,只能引導你到此。期待有機會再相逢。祝你好運,拓荒者。
聖泉,那是最好的東西,也是最壞的東西。 它能讓任何人實現任何願望,所以人們說它是最好的東西。 但傳說尋找聖泉的路上,人們往往會失去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東西。 即使如此,天下人仍紛紛爭先恐後搶奪,踩著彼此的屍體尋找那未知的存在。即便是未知,眾人仍是願意為了那美麗虛幻的存在以身犯險,寧可溺斃於聖泉的傳說
時間是2123年,那是一個下著雨的夜晚,冷風一波接著一波颳起,碩大的雨滴一滴滴地落在金屬上。多拉格睜開了雙眼,眼前是一扇窗戶,窗外一片黑暗,他發現自己在一個狹窄的空間裡,那是一個冷凍艙……
不再證明了/不再為了那些不証自明的事情/焚燒,或凋萎/房間逼仄但內心昶亮/虔恭迎接每個早上/晨光穿窗而來
前言 宇希333年 現在是第14號地球世界的火曆2309年。 病毒「無」專門吞噬「感情」、「感覺」、「愛」、「希望」,大部份被感染的人都無法呈現臉部表情,人類也越來越冷漠。 幸虧第14號地球的科技相當發達,腦細胞可以連線面具讓人可以戴著精緻的面具過活,戴面具的人只要用想的就可以呈現臉部的表情。
以為擁有的 / 其實尚未 / 以為失去的 / 或許換成了另一種獲得
拓荒者,你好: 當你從冷凍艙甦醒後,應該就會看到這封信。我原本奉命,負責引導你了解周遭環境和上層賦予你的任務,但很不巧地,上層臨時指派我其他重要工作,我不得不將引導的任務交付這座觀測站的中央人工智慧,並留下這封信給你。 我今天時間有限,只能引導你到此。期待有機會再相逢。祝你好運,拓荒者。
聖泉,那是最好的東西,也是最壞的東西。 它能讓任何人實現任何願望,所以人們說它是最好的東西。 但傳說尋找聖泉的路上,人們往往會失去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東西。 即使如此,天下人仍紛紛爭先恐後搶奪,踩著彼此的屍體尋找那未知的存在。即便是未知,眾人仍是願意為了那美麗虛幻的存在以身犯險,寧可溺斃於聖泉的傳說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今年兔年,我屬兔。 我一直在準備退休的路上,前行。 退休是重新尋找人生的定位與價值。 有智慧的人把錢放在腦袋裡,而不是心裡。 金錢是工具而不是目標。擁有金錢唯一的好處是使用它。 要以安心的方式妥善使用金錢。 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都不用花錢買,最寶貴的資源就是時間。 在職場上耕耘的時光,也美好珍貴。
Thumbnail
《口訣》 藍領移工不用提。 中階移工要提。 怎麼提:每月薪資總額,是以事業單位當月仍僱有適用勞動基準法退休金制度(即舊制)或保留舊制年資的人員為準。 勞動基準法第56條所稱「每月薪資總額」如何認定? 依勞動基準法第56條第1項規定: 「雇主應依勞工每月薪資總額2%至15%範圍內,按月提撥勞工退休準備
孫太42歲就退休了,他認為有除了錢之外,還有其他5項也很重要的。
Thumbnail
人只有在中年時具備所有保持智慧所需的五種感官。 -- 作家:艾倫 邁入中年我不再吃搖頭丸了,我只要很快的站起身來就可以得到同樣效果。-- 作家:凱茲 所以停止一切的空想,讓所有的計劃想法及做法立即行動,相信未來十年後的你,會跟我現在一樣,感謝十年前勇敢踏出且立即行動的自己。
Thumbnail
討論退休議題時會有幾項假設: 1. 你退休後會活多久 在醫療的進步下,人愈活愈長壽已經是趨勢,而據報導美國社會安全局的精算數據顯示,美國人在目前65歲的女性之中,預計會有39%的人能夠活到90歲,男性則有29%。面對長壽人生,我們是必須對未來有打算、有所計畫的。
Thumbnail
無痛退休第6講:退休該準備多少, 附音頻連結及教材下載連結
首先,作者說為所有的目標一起存一個帳戶的錢,更精確來說,把準備退休這件事處理好,之後要存任何領域的錢都不會太難 所以,如何準備退休? 答:反向思考,退休需要多少錢? 作者用更精確的角度來看:活35年會需要多少錢? 答案是:756584美金,就能讓你在35年的最後一天剛好把錢花完(以書籍出版當年作
Thumbnail
勞退自選已經講了好多年了, 連個影子都沒有。這次好在政府終於聽見民意, 在今年邁出了一小步, 推出了好好退休平台。雖然尚未連結到勞退基金(讓人翻白眼), 但總算有了比較適合普羅大眾的選擇。Mr. S在這篇文章就以一個跟大家一樣同是消費者的角度來檢視並開箱這個平台。
Thumbnail
理財除了不要讓自己手上的資金因為通貨膨脹而降低購買力之外,還有其他的理由也會讓人們想要理財,有一大部分人的理財目標,為的就是希望可以在退休年紀的時候可以安心退休,資產有一筆足夠的錢可以負擔退休到死亡這段期間的花費,因為光靠工作存款放在銀行的錢增漲速度太慢,又會被通膨侵蝕購買力,於是需要靠....
Thumbnail
這幾年與高齡有關的各種議題成為主流的顯學,不管在媒體的報導或書籍的出版或商品的行銷,因為這群熟年人數的龐大與影響力及消費力都不容忽視。  很巧的,這星期有二個媒體刊載了我的專訪,一個是聯合報的橘世代所推出的橘名人專題,另一個是康健雜誌的大人的社團。有趣的是,這些採訪分別在好幾周前就完成了,卻都恰巧都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今年兔年,我屬兔。 我一直在準備退休的路上,前行。 退休是重新尋找人生的定位與價值。 有智慧的人把錢放在腦袋裡,而不是心裡。 金錢是工具而不是目標。擁有金錢唯一的好處是使用它。 要以安心的方式妥善使用金錢。 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都不用花錢買,最寶貴的資源就是時間。 在職場上耕耘的時光,也美好珍貴。
Thumbnail
《口訣》 藍領移工不用提。 中階移工要提。 怎麼提:每月薪資總額,是以事業單位當月仍僱有適用勞動基準法退休金制度(即舊制)或保留舊制年資的人員為準。 勞動基準法第56條所稱「每月薪資總額」如何認定? 依勞動基準法第56條第1項規定: 「雇主應依勞工每月薪資總額2%至15%範圍內,按月提撥勞工退休準備
孫太42歲就退休了,他認為有除了錢之外,還有其他5項也很重要的。
Thumbnail
人只有在中年時具備所有保持智慧所需的五種感官。 -- 作家:艾倫 邁入中年我不再吃搖頭丸了,我只要很快的站起身來就可以得到同樣效果。-- 作家:凱茲 所以停止一切的空想,讓所有的計劃想法及做法立即行動,相信未來十年後的你,會跟我現在一樣,感謝十年前勇敢踏出且立即行動的自己。
Thumbnail
討論退休議題時會有幾項假設: 1. 你退休後會活多久 在醫療的進步下,人愈活愈長壽已經是趨勢,而據報導美國社會安全局的精算數據顯示,美國人在目前65歲的女性之中,預計會有39%的人能夠活到90歲,男性則有29%。面對長壽人生,我們是必須對未來有打算、有所計畫的。
Thumbnail
無痛退休第6講:退休該準備多少, 附音頻連結及教材下載連結
首先,作者說為所有的目標一起存一個帳戶的錢,更精確來說,把準備退休這件事處理好,之後要存任何領域的錢都不會太難 所以,如何準備退休? 答:反向思考,退休需要多少錢? 作者用更精確的角度來看:活35年會需要多少錢? 答案是:756584美金,就能讓你在35年的最後一天剛好把錢花完(以書籍出版當年作
Thumbnail
勞退自選已經講了好多年了, 連個影子都沒有。這次好在政府終於聽見民意, 在今年邁出了一小步, 推出了好好退休平台。雖然尚未連結到勞退基金(讓人翻白眼), 但總算有了比較適合普羅大眾的選擇。Mr. S在這篇文章就以一個跟大家一樣同是消費者的角度來檢視並開箱這個平台。
Thumbnail
理財除了不要讓自己手上的資金因為通貨膨脹而降低購買力之外,還有其他的理由也會讓人們想要理財,有一大部分人的理財目標,為的就是希望可以在退休年紀的時候可以安心退休,資產有一筆足夠的錢可以負擔退休到死亡這段期間的花費,因為光靠工作存款放在銀行的錢增漲速度太慢,又會被通膨侵蝕購買力,於是需要靠....
Thumbnail
這幾年與高齡有關的各種議題成為主流的顯學,不管在媒體的報導或書籍的出版或商品的行銷,因為這群熟年人數的龐大與影響力及消費力都不容忽視。  很巧的,這星期有二個媒體刊載了我的專訪,一個是聯合報的橘世代所推出的橘名人專題,另一個是康健雜誌的大人的社團。有趣的是,這些採訪分別在好幾周前就完成了,卻都恰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