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敏感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原來你突然對oat敏感,到底是什麼東西讓我們的身體突變呢?我的皮膚之前突然出了不明的疹子,現在所有都退下來了,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人的構造真的很神奇,又令我思考到底是誰創造人類。

這次我在埃及除了看到一直很想看的歷史文物之外,還去了浮潛,是我第一次玩,非常enjoy,以後去旅行,如有機會,我一定會再玩。

但坐飛機回香港,我有很嚴重的耳壓問題,降落時候我感覺到我的耳膜劇痛,快要穿了。到現在回來已幾天,耳塞情況還在。




    24會員
    637Content cou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真的是超羨慕的。也許我要再等10年才有機會。希望到時埃及沒有更加過度開發。。。不過首先我要先把我的business再expand多一點點,我的目標是三年之後會有一個團隊,然後我才可以安心離開澳洲去旅行六個星期。暫時來說我最多只能離開兩星期。因為澳洲離任何地方都太遠,去一下澳洲或者美國至少都要24小時
    我五年前開始有氣喘,一旦發作的話真的非常可怕,那一瞬間喉嚨跟肺部連結的地方(胸口往上一點,頸部下面)會突然覺得block住,然後即使你非常用力的呼吸,空氣也無法順利到達肺部,然後因為你呼吸不了,那你就更用力呼吸,結果整個頭就覺得膨脹,那種感覺是非常恐怖的。我現在手袋,床頭,車,店裡,都會放氣喘的那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就被一種奇怪的概念洗腦,覺得我們都可以做女強人,入得廚房出得廳堂,但實際上,在沒有任何人的幫助之下,我們真的可以做到have it all嗎? 我有這個想法,是因為我最近真的忙得要死。工作很忙很忙之間,肥仔阿爸阿媽又來探訪,今天開車回家的時候我在想,女強人,這是真的有這樣一
    中四之後的同學去了英國的比較多,不過其實我跟大家都不熟所以不知道,我知道的都是阿狗跟我說。40歲之後移民的人真的很勇敢,雖然現在科技發達,不像我剛去澳洲的時候,連打電話都有困難,不過要從新適應生活真的不簡單。即使我已經去了澳洲20年,我還是經常受到文化衝擊,如果40歲才去外國,應該每天的衝擊都很大。
    真的是超羨慕的。也許我要再等10年才有機會。希望到時埃及沒有更加過度開發。。。不過首先我要先把我的business再expand多一點點,我的目標是三年之後會有一個團隊,然後我才可以安心離開澳洲去旅行六個星期。暫時來說我最多只能離開兩星期。因為澳洲離任何地方都太遠,去一下澳洲或者美國至少都要24小時
    我五年前開始有氣喘,一旦發作的話真的非常可怕,那一瞬間喉嚨跟肺部連結的地方(胸口往上一點,頸部下面)會突然覺得block住,然後即使你非常用力的呼吸,空氣也無法順利到達肺部,然後因為你呼吸不了,那你就更用力呼吸,結果整個頭就覺得膨脹,那種感覺是非常恐怖的。我現在手袋,床頭,車,店裡,都會放氣喘的那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就被一種奇怪的概念洗腦,覺得我們都可以做女強人,入得廚房出得廳堂,但實際上,在沒有任何人的幫助之下,我們真的可以做到have it all嗎? 我有這個想法,是因為我最近真的忙得要死。工作很忙很忙之間,肥仔阿爸阿媽又來探訪,今天開車回家的時候我在想,女強人,這是真的有這樣一
    中四之後的同學去了英國的比較多,不過其實我跟大家都不熟所以不知道,我知道的都是阿狗跟我說。40歲之後移民的人真的很勇敢,雖然現在科技發達,不像我剛去澳洲的時候,連打電話都有困難,不過要從新適應生活真的不簡單。即使我已經去了澳洲20年,我還是經常受到文化衝擊,如果40歲才去外國,應該每天的衝擊都很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食物」是一個特別有趣的設計題材,也是一個所有人都熟悉、容易獲得的實驗題材。從小設計到大設計,我們都能透過「食物設計」發掘食物系統背後的問題,打敲食物體驗上的細節。 我將食物系統略分成四大範疇,分別為食物 (感官、營養、食安、生產與配銷等)、社會(階級、文化、性別等)、環境(動植物、氣候空污等)與
    Thumbnail
    食物的歷史Food A History 非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托斯Felipe Fernandez-Armesto/韓良憶譯  人類的飲食有其獨立的文化發展進程,有獨立的世代和時代,每個時代都有著相異的飲食論調,而這些論調左右了人們吃的內容含習慣。人,究竟為什麼而吃呢?
    Thumbnail
    這幾年大家越來越重視飲食,無論是來自國內專家或國外翻譯,出版了大量暢銷書討論如何吃得更健康。 其中尤其對於雞蛋能不能大量吃?牛奶到底適不適合人喝?真的有麩質過敏這回事嗎?引發了大量的爭議。 讓我們從【歐洲過敏和臨床免疫學會】制訂的食物不良反應分類來一一審視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梨種春風…     有人說美國人放進冰箱的化石燃料跟放進汽車的幾乎一樣多。據統計,每個美國人花在農業用途上,每年平均大約消耗四百加侖汽油,與耗在車輪用油一樣。   為什麼灑下種子,然後依賴「晨霧夜露,吸收日月之菁華」自然長成的農作物,需
    Thumbnail
    想像一個世界,人們說為了要回應現今飲食面對的挑戰,要能在2050年餵飽90億人口,故開始投入更多科技發展與生物技術,生產更多食物,重新塑造我們的糧食系統,但飲食文化的消失、飲食多樣性的消失,會不會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人與土地、人與食物的連結是否能讓我們更能適應及因應未來糧食系統的挑戰?
    Thumbnail
    當貧富差距愈來愈懸殊,落入貧窮線以下的低收和中低收入戶人數也每年在激增,但是實際上能獲得政府社會福利照顧與補助的仍是少數。隨著資源重新分配,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曲線有了很大的缺口,跟「M」的字型一樣,整個世界分成了三塊,左邊的窮人變多,右邊的富人也變多,貧富差距形成的斷層越來越大。
    Thumbnail
    <p>「如果一個人沒有好好地吃,他必不能周全思考、好好去愛、安然的入夢」——Virginia Woolf</p>
    Thumbnail
    <p>我們常在超市看到各種不同口味、不同造型的巧克力、脆片餅乾、香草冰淇淋、小熊軟糖等,背後就是靠一群食品設計師(Food Product Designer)不斷地實驗如何讓餅乾咬起來的聲響更悅耳,不斷測試怎樣的顏色、香氣、造型、彎度的巧克力,讓你一再忍不住從口袋掏錢買單。</p>
    Thumbnail
    <p>好的Design for Food的作品,不是製造一堆虛有其表、但對世界沒啥貢獻的產品,或是徒有創意造型的杯子或胡椒罐等;反之,好的產品設計是為了達到傳遞理念或文化的目的,例如劍獅燒就是讓民眾認識台南劍獅文化。好的產品設計就是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好,讓某件事操作起來更便利,或解決大家可能都會遇到的操作問題。</p>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食物」是一個特別有趣的設計題材,也是一個所有人都熟悉、容易獲得的實驗題材。從小設計到大設計,我們都能透過「食物設計」發掘食物系統背後的問題,打敲食物體驗上的細節。 我將食物系統略分成四大範疇,分別為食物 (感官、營養、食安、生產與配銷等)、社會(階級、文化、性別等)、環境(動植物、氣候空污等)與
    Thumbnail
    食物的歷史Food A History 非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托斯Felipe Fernandez-Armesto/韓良憶譯  人類的飲食有其獨立的文化發展進程,有獨立的世代和時代,每個時代都有著相異的飲食論調,而這些論調左右了人們吃的內容含習慣。人,究竟為什麼而吃呢?
    Thumbnail
    這幾年大家越來越重視飲食,無論是來自國內專家或國外翻譯,出版了大量暢銷書討論如何吃得更健康。 其中尤其對於雞蛋能不能大量吃?牛奶到底適不適合人喝?真的有麩質過敏這回事嗎?引發了大量的爭議。 讓我們從【歐洲過敏和臨床免疫學會】制訂的食物不良反應分類來一一審視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梨種春風…     有人說美國人放進冰箱的化石燃料跟放進汽車的幾乎一樣多。據統計,每個美國人花在農業用途上,每年平均大約消耗四百加侖汽油,與耗在車輪用油一樣。   為什麼灑下種子,然後依賴「晨霧夜露,吸收日月之菁華」自然長成的農作物,需
    Thumbnail
    想像一個世界,人們說為了要回應現今飲食面對的挑戰,要能在2050年餵飽90億人口,故開始投入更多科技發展與生物技術,生產更多食物,重新塑造我們的糧食系統,但飲食文化的消失、飲食多樣性的消失,會不會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人與土地、人與食物的連結是否能讓我們更能適應及因應未來糧食系統的挑戰?
    Thumbnail
    當貧富差距愈來愈懸殊,落入貧窮線以下的低收和中低收入戶人數也每年在激增,但是實際上能獲得政府社會福利照顧與補助的仍是少數。隨著資源重新分配,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曲線有了很大的缺口,跟「M」的字型一樣,整個世界分成了三塊,左邊的窮人變多,右邊的富人也變多,貧富差距形成的斷層越來越大。
    Thumbnail
    <p>「如果一個人沒有好好地吃,他必不能周全思考、好好去愛、安然的入夢」——Virginia Woolf</p>
    Thumbnail
    <p>我們常在超市看到各種不同口味、不同造型的巧克力、脆片餅乾、香草冰淇淋、小熊軟糖等,背後就是靠一群食品設計師(Food Product Designer)不斷地實驗如何讓餅乾咬起來的聲響更悅耳,不斷測試怎樣的顏色、香氣、造型、彎度的巧克力,讓你一再忍不住從口袋掏錢買單。</p>
    Thumbnail
    <p>好的Design for Food的作品,不是製造一堆虛有其表、但對世界沒啥貢獻的產品,或是徒有創意造型的杯子或胡椒罐等;反之,好的產品設計是為了達到傳遞理念或文化的目的,例如劍獅燒就是讓民眾認識台南劍獅文化。好的產品設計就是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好,讓某件事操作起來更便利,或解決大家可能都會遇到的操作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