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議題:照顧者的身心狀態、能力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照顧」這件事情在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不論是照顧親人、朋友、嬰幼兒、住院的人、年紀大長輩等,都是需要長時間的陪伴照料。尤其在壽命增加、高齡化社會來臨後,大多數人就更容易遇到照顧這件事情


照顧課表

以長輩需要灌食、長期臥床的角色做為模擬,管灌飲食通常一天4-6餐、每次間隔3小時。現在的八點檔都連續2小時,行程就寫到晚間10點為止,可能會出現以下的行程表:

06:00~07:00 照顧者起床、幫長輩灌食
07:00~08:00 照顧者梳洗、照顧者用早餐、清潔餐具
08:00~09:00 物品或環境清潔
09:00~10:00 幫長輩翻身、拍背
10:00~11:00 幫長輩灌食、清潔餐具
11:00~12:00 照顧者午餐時間
12:00~13:00 午休時間
13:00~14:00 起床、下床活動或是戶外散步
14:00~15:00 大小便清理
15:00~16:00 幫長輩灌食、清潔餐具
16:00~17:00 幫長輩洗澡或擦澡、身體清潔、更換衣物
17:00~18:00 照顧者晚餐
18:00~19:00 幫長輩灌食、清潔餐具
19:00~20:00 幫長輩翻身、拍背
20:00~21:00 物品或環境清潔
21:00~22:00 照顧者個人時間
22:00~06:00 休息、睡眠時間

列表很粗淺的安排一整天的照顧行程,想要跟大家凸顯的是:照顧的項目很多,現實情況的事情都是只會多不會少


沒有最完美的照顧狀態,只有適合個人的照顧方式


對於照顧議題的迷思

  • 照顧者只有一人時,照顧時間絕對不夠用,要把所有照顧任務都完成,就是一種理想;還有,照顧者自己也需要處裡個人事物的時間。「甚麼都不做,24小時待在受照顧者身邊」的這種想法,太過缺乏人性,照顧者也是需要休息。
  • 沒有最完美的照顧,只有適合個人的照顧方式。承接前一項理由,即使有多位照顧者一起合作,要做到被照顧者滿意、家屬開心的程度,也不太可能
  • 要求照顧者長時間待命:照顧工作經常會有突發狀況,不只是被照顧者、親人或照顧的人也會有自己的生活、工作或突發狀況要處理。例如~身體受傷、要外出辦事、要工作等等等,發生突發狀況會增加心理負擔,要分心處理外務又要擔心受照顧者的事情,對心力耗損的程度很大。




照顧難題

性別問題

男性照顧男性、女性照顧女性是最符合社會文化的方式。但是實際上照顧家屬的性別不一定都能順利的選擇。

家屬的意見不同

如果家屬的想法一致,當然最好。但是多數的情況是家屬對於照顧意見不相同,就會產生紛爭,建議家人提早討論照顧的事情,被照顧者也能夠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想法,及早凝聚共識,減少之後的爭吵機會。



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他人


對於照顧者的照顧建議

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家人

刻板的觀念都是:照顧家人就是要盡心盡力,照顧者就不應該為了個人的事情耽誤照顧工作。或是為了照顧工作,經常是犧牲了照顧者自己的時間、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休閒時間等等。好像是照顧者若去做了不屬於照顧的事情,就是偷懶。
對於這些過分沉重的觀念,我的建議是要開始改變不要把「照顧工作」變成生活的「唯一重心」該休息的時候休息,該保留的時間要規劃。
記住!只有自己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其他人。不然,最後就是大家一起累倒。

挑重點任務先完成

在有限的時間跟體力,建議照顧者挑選最重要的事項先完成,前面說過,即使再多時間再多人力也不一定能做到完美,還可能讓照顧的人都耗盡體力。
因此,我都會建議照顧者在整個照顧過程中,要先選擇最重要的事情做,依照事情的輕重緩急、依次完成重要的任務。

預先思考其他照顧備案

因為任何突發狀況都可能發生,預先規劃幾個可行的備案,若是真的發生時,也才不會手忙腳亂。例如:照顧者外出時,被照顧的人是不是需要有人陪伴,如果是需要有人陪伴,陪伴的人力可以先想好名單。


70會員
69Content count
日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慕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經濟補助、急難救助、生活補助、醫療補助
經濟補助、急難救助、生活補助、醫療補助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不少人聽過朋友說自己的爸爸或媽媽從小就沒有住在一起,三十、四十年過去了,爸爸或媽媽卻來叫他養的故事。依照民法規定,小孩一定要養爸爸媽媽嗎?在什麼情況可以不用負扶養義務呢?
※每個人的天堂不同,為自己的生前死後找到一個地標。 根據S哲思的觀點,每個人對於天堂的理解和體驗都是獨特而個人化的。這裡的「天堂」代表一種內在的狀態或境界,是一種完全屬於個體自己的幸福、和諧和滿足。而找到一個「地標」則代表為自己的生前和死後確定一個明確的指引和目標。 每個人對於天堂的追尋和實現方式各
Thumbnail
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疾病,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造成嚴重困擾。本文探討了憂鬱症的症狀、察覺自身狀況的方法、專家建議以及自我照顧技巧。通過了解和應對憂鬱症,患者可以改善身心健康,找到減輕症狀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藉著這篇文章,能夠呼籲大家正視身心健康問題,擁抱身心健康,並提供專業的建議和自我照顧技巧
Thumbnail
曾問三姐:「妳為什麼對我們這些記者這麼好?提供家裡一樓給我們休息、打稿,電話也給我們用。」篤信基督教的三姐說,有一天,我的孩子可能到外地打拚,希望也有人對他好。
Thumbnail
覺察,是學習的開始,也是同理的開始。 很多事要先從自己身上找答案。覺察自己的身心、也覺察天賦,知道什麼是合適的時機點展現自己的天賦,並且透過努力去自我實踐,等待時機、並且學會判斷。 不需要汲汲營營向外追求、掌控所有。好好把能做到的事情做到,其實也就到了。
Thumbnail
(文:家天使編輯團隊) 失智症最早出現的症狀是記憶力衰退,很容易被民眾被認為是老化的自然現象,但失智並非正常老化。當長輩開始出現一些失智前兆的徵狀像是記憶力、個性改變或智能減退的症狀時,就要趕快就醫接受完整評估,判斷記憶力或智能減退的程度;並評估有否可控制的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就有機會改善
Thumbnail
「人的心,就像是一棟有許多房間的屋子。」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的新書《克拉拉與太陽》,透過主角克拉拉——一位愛芙,一個陪伴孩子長大的人造朋友——的眼睛,再次探尋人心的幽微。也讓我們得以重新思考:人性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令人困惑且危顫的人際關係,以及信仰伊始的純粹。
Thumbnail
亞瑟的勇敢,最為讓我動容的,則是他揭露自我的勇氣。他對自己的信心,對瓊安生命意義的信心,對於「照護」如何深化人性的信心,讓他能夠在這本書裡坦誠無隱、生動描述他在這「黑暗十年」裡的種種難堪、心如刀割的痛苦、起伏轉折的心境。他也坦率地以他個人的成長歷程,來彰顯為何一般人,尤其男性,對照護的議題如此疏離。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不少人聽過朋友說自己的爸爸或媽媽從小就沒有住在一起,三十、四十年過去了,爸爸或媽媽卻來叫他養的故事。依照民法規定,小孩一定要養爸爸媽媽嗎?在什麼情況可以不用負扶養義務呢?
※每個人的天堂不同,為自己的生前死後找到一個地標。 根據S哲思的觀點,每個人對於天堂的理解和體驗都是獨特而個人化的。這裡的「天堂」代表一種內在的狀態或境界,是一種完全屬於個體自己的幸福、和諧和滿足。而找到一個「地標」則代表為自己的生前和死後確定一個明確的指引和目標。 每個人對於天堂的追尋和實現方式各
Thumbnail
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疾病,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造成嚴重困擾。本文探討了憂鬱症的症狀、察覺自身狀況的方法、專家建議以及自我照顧技巧。通過了解和應對憂鬱症,患者可以改善身心健康,找到減輕症狀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藉著這篇文章,能夠呼籲大家正視身心健康問題,擁抱身心健康,並提供專業的建議和自我照顧技巧
Thumbnail
曾問三姐:「妳為什麼對我們這些記者這麼好?提供家裡一樓給我們休息、打稿,電話也給我們用。」篤信基督教的三姐說,有一天,我的孩子可能到外地打拚,希望也有人對他好。
Thumbnail
覺察,是學習的開始,也是同理的開始。 很多事要先從自己身上找答案。覺察自己的身心、也覺察天賦,知道什麼是合適的時機點展現自己的天賦,並且透過努力去自我實踐,等待時機、並且學會判斷。 不需要汲汲營營向外追求、掌控所有。好好把能做到的事情做到,其實也就到了。
Thumbnail
(文:家天使編輯團隊) 失智症最早出現的症狀是記憶力衰退,很容易被民眾被認為是老化的自然現象,但失智並非正常老化。當長輩開始出現一些失智前兆的徵狀像是記憶力、個性改變或智能減退的症狀時,就要趕快就醫接受完整評估,判斷記憶力或智能減退的程度;並評估有否可控制的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就有機會改善
Thumbnail
「人的心,就像是一棟有許多房間的屋子。」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的新書《克拉拉與太陽》,透過主角克拉拉——一位愛芙,一個陪伴孩子長大的人造朋友——的眼睛,再次探尋人心的幽微。也讓我們得以重新思考:人性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令人困惑且危顫的人際關係,以及信仰伊始的純粹。
Thumbnail
亞瑟的勇敢,最為讓我動容的,則是他揭露自我的勇氣。他對自己的信心,對瓊安生命意義的信心,對於「照護」如何深化人性的信心,讓他能夠在這本書裡坦誠無隱、生動描述他在這「黑暗十年」裡的種種難堪、心如刀割的痛苦、起伏轉折的心境。他也坦率地以他個人的成長歷程,來彰顯為何一般人,尤其男性,對照護的議題如此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