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議題:照顧者的身心狀態、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照顧」這件事情在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不論是照顧親人、朋友、嬰幼兒、住院的人、年紀大長輩等,都是需要長時間的陪伴照料。尤其在壽命增加、高齡化社會來臨後,大多數人就更容易遇到照顧這件事情


照顧課表

以長輩需要灌食、長期臥床的角色做為模擬,管灌飲食通常一天4-6餐、每次間隔3小時。現在的八點檔都連續2小時,行程就寫到晚間10點為止,可能會出現以下的行程表:

06:00~07:00 照顧者起床、幫長輩灌食
07:00~08:00 照顧者梳洗、照顧者用早餐、清潔餐具
08:00~09:00 物品或環境清潔
09:00~10:00 幫長輩翻身、拍背
10:00~11:00 幫長輩灌食、清潔餐具
11:00~12:00 照顧者午餐時間
12:00~13:00 午休時間
13:00~14:00 起床、下床活動或是戶外散步
14:00~15:00 大小便清理
15:00~16:00 幫長輩灌食、清潔餐具
16:00~17:00 幫長輩洗澡或擦澡、身體清潔、更換衣物
17:00~18:00 照顧者晚餐
18:00~19:00 幫長輩灌食、清潔餐具
19:00~20:00 幫長輩翻身、拍背
20:00~21:00 物品或環境清潔
21:00~22:00 照顧者個人時間
22:00~06:00 休息、睡眠時間

列表很粗淺的安排一整天的照顧行程,想要跟大家凸顯的是:照顧的項目很多,現實情況的事情都是只會多不會少


沒有最完美的照顧狀態,只有適合個人的照顧方式


對於照顧議題的迷思

  • 照顧者只有一人時,照顧時間絕對不夠用,要把所有照顧任務都完成,就是一種理想;還有,照顧者自己也需要處裡個人事物的時間。「甚麼都不做,24小時待在受照顧者身邊」的這種想法,太過缺乏人性,照顧者也是需要休息。
  • 沒有最完美的照顧,只有適合個人的照顧方式。承接前一項理由,即使有多位照顧者一起合作,要做到被照顧者滿意、家屬開心的程度,也不太可能
  • 要求照顧者長時間待命:照顧工作經常會有突發狀況,不只是被照顧者、親人或照顧的人也會有自己的生活、工作或突發狀況要處理。例如~身體受傷、要外出辦事、要工作等等等,發生突發狀況會增加心理負擔,要分心處理外務又要擔心受照顧者的事情,對心力耗損的程度很大。




照顧難題

性別問題

男性照顧男性、女性照顧女性是最符合社會文化的方式。但是實際上照顧家屬的性別不一定都能順利的選擇。

家屬的意見不同

如果家屬的想法一致,當然最好。但是多數的情況是家屬對於照顧意見不相同,就會產生紛爭,建議家人提早討論照顧的事情,被照顧者也能夠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想法,及早凝聚共識,減少之後的爭吵機會。



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他人


對於照顧者的照顧建議

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家人

刻板的觀念都是:照顧家人就是要盡心盡力,照顧者就不應該為了個人的事情耽誤照顧工作。或是為了照顧工作,經常是犧牲了照顧者自己的時間、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休閒時間等等。好像是照顧者若去做了不屬於照顧的事情,就是偷懶。
對於這些過分沉重的觀念,我的建議是要開始改變不要把「照顧工作」變成生活的「唯一重心」該休息的時候休息,該保留的時間要規劃。
記住!只有自己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其他人。不然,最後就是大家一起累倒。

挑重點任務先完成

在有限的時間跟體力,建議照顧者挑選最重要的事項先完成,前面說過,即使再多時間再多人力也不一定能做到完美,還可能讓照顧的人都耗盡體力。
因此,我都會建議照顧者在整個照顧過程中,要先選擇最重要的事情做,依照事情的輕重緩急、依次完成重要的任務。

預先思考其他照顧備案

因為任何突發狀況都可能發生,預先規劃幾個可行的備案,若是真的發生時,也才不會手忙腳亂。例如:照顧者外出時,被照顧的人是不是需要有人陪伴,如果是需要有人陪伴,陪伴的人力可以先想好名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慕米的沙龍
80會員
106內容數
日常生活與工作分享
慕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之前先介紹前面兩個階段,第七、第八章介紹助人歷程的階段,就是融入跟聚焦
2025/04/26
之前先介紹前面兩個階段,第七、第八章介紹助人歷程的階段,就是融入跟聚焦
2025/03/18
居家服務員接到一個新的到家服務差事 是照顧一位躺床上的長輩
2025/03/18
居家服務員接到一個新的到家服務差事 是照顧一位躺床上的長輩
2025/02/16
為了確認服務品質、呈現服務表現或是具體化工作績效 考核的方向大致可以分為:知識、技術、態度、倫理
2025/02/16
為了確認服務品質、呈現服務表現或是具體化工作績效 考核的方向大致可以分為:知識、技術、態度、倫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照顧服務產業久了,總會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 面談一位看護,同時接了一個案子, 先談看護 給了應繳資料後開始說自己已經工作十多年了,什麼案子都服務 過,所以不用擔心他的工作技巧,只是現在稍為有點年記了,所 以希望不要給他太難照顧的案子,其他都可以。   我:你有沒有限制服務時段?
Thumbnail
在照顧服務產業久了,總會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 面談一位看護,同時接了一個案子, 先談看護 給了應繳資料後開始說自己已經工作十多年了,什麼案子都服務 過,所以不用擔心他的工作技巧,只是現在稍為有點年記了,所 以希望不要給他太難照顧的案子,其他都可以。   我:你有沒有限制服務時段?
Thumbnail
有點忘記是透過甚麼樣的契機看到網友推薦這本書,很輕鬆的漫畫小品,介紹自己照顧父母的經歷。書中有提到一些痛苦的回憶,很多時候還牽涉到社會價值觀所帶來的壓力,諸如,女兒總是要照顧父母,兒子反而在爸媽有狀況的時候拿自己的家庭出來當擋箭牌,這卻是社會所認同的氛圍。後來據說作者父母因病離世之後,自己的狀況
Thumbnail
有點忘記是透過甚麼樣的契機看到網友推薦這本書,很輕鬆的漫畫小品,介紹自己照顧父母的經歷。書中有提到一些痛苦的回憶,很多時候還牽涉到社會價值觀所帶來的壓力,諸如,女兒總是要照顧父母,兒子反而在爸媽有狀況的時候拿自己的家庭出來當擋箭牌,這卻是社會所認同的氛圍。後來據說作者父母因病離世之後,自己的狀況
Thumbnail
「照顧」這件事情在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提早討論規劃,預做準備。讓家屬可以更安心的完成照顧這件事情。
Thumbnail
「照顧」這件事情在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提早討論規劃,預做準備。讓家屬可以更安心的完成照顧這件事情。
Thumbnail
當面臨生病的家人,虛弱極需專業照護的時候,第一個想到誰可以幫你呢?「看護、外傭、陪病阿嫂、傭人、台傭……等」各式名詞層出不窮,今天我們要來幫他們正名。他們是一群提供生理照護、生活協助跟居家照護專業服務的人,不叫看護,也不叫家庭幫傭,他們叫做「照顧服務員」,簡稱「照服員」。
Thumbnail
當面臨生病的家人,虛弱極需專業照護的時候,第一個想到誰可以幫你呢?「看護、外傭、陪病阿嫂、傭人、台傭……等」各式名詞層出不窮,今天我們要來幫他們正名。他們是一群提供生理照護、生活協助跟居家照護專業服務的人,不叫看護,也不叫家庭幫傭,他們叫做「照顧服務員」,簡稱「照服員」。
Thumbnail
照顧生病家人是社會認定的倫理責任,但擔任居家照顧之責,長期下來往往身心俱疲,對整個家庭都會造成影響。優照護建議把握以下三原則,照顧與被照顧雙方才能穩定地持續下去。
Thumbnail
照顧生病家人是社會認定的倫理責任,但擔任居家照顧之責,長期下來往往身心俱疲,對整個家庭都會造成影響。優照護建議把握以下三原則,照顧與被照顧雙方才能穩定地持續下去。
Thumbnail
Hello, 全職照顧者的日子,滿月了。 在過程中,無數個夜晚內心的自我掙扎,又在過程中許多的自我對話。 比起身體上的疲累,對我而言多數時間是內心的消耗。 每個月對於內心的消耗感受程度強弱不同,我天生的性情敏感,對於人發出的情 緒敏銳度較高,這也讓我可以較同理父親的照護氣質,生病後的情緒變化,但同
Thumbnail
Hello, 全職照顧者的日子,滿月了。 在過程中,無數個夜晚內心的自我掙扎,又在過程中許多的自我對話。 比起身體上的疲累,對我而言多數時間是內心的消耗。 每個月對於內心的消耗感受程度強弱不同,我天生的性情敏感,對於人發出的情 緒敏銳度較高,這也讓我可以較同理父親的照護氣質,生病後的情緒變化,但同
Thumbnail
五月中下旬,聯合報刊載了一系列的「照顧殺人」相關報導,由於過去也曾擔任過家庭照顧者的角色,知道照顧家人的身心壓力有多沉重,讓我也想寫一篇文章來回應這個主題,希望更多政府部門可以更加重視照顧者的權益與身心狀況!
Thumbnail
五月中下旬,聯合報刊載了一系列的「照顧殺人」相關報導,由於過去也曾擔任過家庭照顧者的角色,知道照顧家人的身心壓力有多沉重,讓我也想寫一篇文章來回應這個主題,希望更多政府部門可以更加重視照顧者的權益與身心狀況!
Thumbnail
當有個需要照顧的家人時,作為照顧者的我們常常感到壓力越來越大,雖然大家都告訴我們要先照顧好自己,我好,我們的孩子、父母、伴侶等等被照顧的人才會更好,但這句話聽起來還是壓力好大,好像我的身體不是我自己的。需要透過一些方式,真正回歸到專屬於自己的照顧。以下提供照顧三「保」,了解如何為自己撐出避風港。
Thumbnail
當有個需要照顧的家人時,作為照顧者的我們常常感到壓力越來越大,雖然大家都告訴我們要先照顧好自己,我好,我們的孩子、父母、伴侶等等被照顧的人才會更好,但這句話聽起來還是壓力好大,好像我的身體不是我自己的。需要透過一些方式,真正回歸到專屬於自己的照顧。以下提供照顧三「保」,了解如何為自己撐出避風港。
Thumbnail
      最近看到報紙報導長照議題,特別聳動也特別常在近幾年社會新聞中看到的消息是:「年老的照顧者成為自殺的高危險群」,本獅深感「照顧者,也需要放鬆,也需要被好好照顧」,針對「照顧者如何被好好照顧」這個議題,本獅有些想法想跟大家分享,快點入文章看看吧~
Thumbnail
      最近看到報紙報導長照議題,特別聳動也特別常在近幾年社會新聞中看到的消息是:「年老的照顧者成為自殺的高危險群」,本獅深感「照顧者,也需要放鬆,也需要被好好照顧」,針對「照顧者如何被好好照顧」這個議題,本獅有些想法想跟大家分享,快點入文章看看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