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通膨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1.疫情造成勞動力短缺問題 解封後引發缺貨缺工造成供應鏈問題
(缺貨與運價上升帶動第一波漲價潮)

2.俄烏戰爭+中東紛爭 
(造成原物料短缺+能源價格升高 長期化)

3.供應鏈緩解 後疫情時代 服務業薪資上漲螺旋
(大量死亡或是退休人口已不再回到工作崗位)
同時由於建築業的缺工導致新屋短缺 房租成本上漲螺旋

4.綠色經濟引起的成本提升
(碳權 再生能源 極端氣候)

5.升息讓企業融資&發債成本上升
(帶動商品漲價螺旋)

6.中美新冷戰 去全球化 
(過去長達30年由中國生產的廉價商品維持低通膨平衡即將消失)

30會員
88Content count
股市外匯相關技術與知識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tocktont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賺到錢的人 囂張跋扈 沒賺到的人 眼紅嫉妒 套牢的人 逃避麻木 空手不敢買的人 捶胸頓足 不以為然的人 整天怨毒 深受五蘊熾盛之苦 永不翻身
貶勢繼續第二波段
密切注意6月中日本央行利率決策
賺到錢的人 囂張跋扈 沒賺到的人 眼紅嫉妒 套牢的人 逃避麻木 空手不敢買的人 捶胸頓足 不以為然的人 整天怨毒 深受五蘊熾盛之苦 永不翻身
貶勢繼續第二波段
密切注意6月中日本央行利率決策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經濟作家亨利‧鄧特(Harry Dent)預測,美股將出現崩盤,標普500指數下跌86%,那斯達克指數重挫98%,就連輝達也可能下跌98%。 另方面,美國經濟因5月的通膨趨勢冷卻令人意外低於預期,因此投資人預期降息升高,結果,美股盤前上漲。 要言之,短期內,美國經濟應該尚不至於出現"大崩盤"的狀態!
【0514盤前重點新聞】 *紐約Fed:住房成本上升推動通膨預期攀升 *重電族群倒一片 Q1財報一次看 *製造業回溫,自動化/工具機4月營收有零星亮點 *上市線纜業 首季獲利報喜
Thumbnail
前言-便當好貴耶 近期物價大家是否覺得有感?現在買外食,例如便當100元以上很常見,到底今年物價相對於去年比較起來,大概漲了多少呢?觀察一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看哪個類別漲最多? 近期的新聞提到【貧窮感來襲 薪資指標惡化】在薪資成長不佳的情況下,節省花費又是重要的課題,討論一下省錢的對策有哪些
Thumbnail
前瑞士信貸首席利率分析師Zoltan Pozar是當今世上最受關注的投資策略分析師,知名Podcast In Gold We Trust 將對他的訪談寫成書面的報告 本文便是將這份報告中的精采但晦澀的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整理出來 讓讀者能理解目前去美元化的進展與為何Pozar認為通膨會是長期威脅
1.疫情造成勞動力短缺問題 引發缺貨漲價缺工 2.俄烏戰爭造成原物料短缺+能源危機 3.供應鏈緩解 後疫情時代 服務業薪資上漲螺旋 4.綠色經濟引起的成本提升 5.升息的企業融資成本上升 商品漲價螺旋 6.中美新冷戰 去全球化成本上升
Thumbnail
美股主指週一 (14 日) 試圖擺脫連兩週吞黑的頹勢,低接買盤湧入,輝達狂飆逾 7%,科技股華麗轉身大漲。不過,特斯拉降價,電動汽車普遍疲弱。AMC 受優先股轉換計畫獲批准,其股價暴跌 35%。多空交戰之下,道瓊驚險收紅、標普小漲 0.58%、那指升超過 1%,費半勁揚近 2.9%。
金本位制度 1980年代初的衰退後,從1983年到1989年,美國每年的經濟增長率保持在4.3%左右。從卡特政府時期的高水準降至7%,通脹指數也下降至7%。格林斯潘後來承認,維持美元穩定的政策是類似金本位制度。因此,中止通脹的最佳方式是什麼?就是金本位制度,這正是這本書一直所倡導的,因為使用金
Thumbnail
庫存彙總對帳單 2023/7/17 這是篇系列文章,每週一、三會固定更新,大俠會用實際的庫存對帳單來分享如何佈局出兼顧市值成長 & 波動防禦的存股配置。 此系列從 Day 1 開始,讀者可以一篇一篇仔細觀察 1. 產業選股邏輯 2. 總經景氣邏輯 3. 資金佈局策略 4. 配置調節方法
Thumbnail
經濟學家魯比尼(Nouriel Roubini)表示,投資人對央行政策走向存在錯誤預測,由於通膨仍居高不下,央行不會很快降息。魯比尼說,「股票市場中,我認為投資人大多預測央行已經結束升息,會開始把利率降回零的水準。」但他補充,聯準會6月可能將再次提高借貸成本。魯比尼指出,市場可能出現短暫又輕微的衰退
Thumbnail
"如此複雜的經濟,怎麼可能簡化到只用幾個變數就表示?當然,一定會有新的民間投資機會出現,畢竟從資本主義的歷史就看得出來。然而,政府誘發長期通貨膨脹,故意使國家貨幣每年都貶值一點點,其經濟目的是什麼?這麼做難道沒有道德問題?我相信連我老媽都能看穿這一點。"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經濟作家亨利‧鄧特(Harry Dent)預測,美股將出現崩盤,標普500指數下跌86%,那斯達克指數重挫98%,就連輝達也可能下跌98%。 另方面,美國經濟因5月的通膨趨勢冷卻令人意外低於預期,因此投資人預期降息升高,結果,美股盤前上漲。 要言之,短期內,美國經濟應該尚不至於出現"大崩盤"的狀態!
【0514盤前重點新聞】 *紐約Fed:住房成本上升推動通膨預期攀升 *重電族群倒一片 Q1財報一次看 *製造業回溫,自動化/工具機4月營收有零星亮點 *上市線纜業 首季獲利報喜
Thumbnail
前言-便當好貴耶 近期物價大家是否覺得有感?現在買外食,例如便當100元以上很常見,到底今年物價相對於去年比較起來,大概漲了多少呢?觀察一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看哪個類別漲最多? 近期的新聞提到【貧窮感來襲 薪資指標惡化】在薪資成長不佳的情況下,節省花費又是重要的課題,討論一下省錢的對策有哪些
Thumbnail
前瑞士信貸首席利率分析師Zoltan Pozar是當今世上最受關注的投資策略分析師,知名Podcast In Gold We Trust 將對他的訪談寫成書面的報告 本文便是將這份報告中的精采但晦澀的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整理出來 讓讀者能理解目前去美元化的進展與為何Pozar認為通膨會是長期威脅
1.疫情造成勞動力短缺問題 引發缺貨漲價缺工 2.俄烏戰爭造成原物料短缺+能源危機 3.供應鏈緩解 後疫情時代 服務業薪資上漲螺旋 4.綠色經濟引起的成本提升 5.升息的企業融資成本上升 商品漲價螺旋 6.中美新冷戰 去全球化成本上升
Thumbnail
美股主指週一 (14 日) 試圖擺脫連兩週吞黑的頹勢,低接買盤湧入,輝達狂飆逾 7%,科技股華麗轉身大漲。不過,特斯拉降價,電動汽車普遍疲弱。AMC 受優先股轉換計畫獲批准,其股價暴跌 35%。多空交戰之下,道瓊驚險收紅、標普小漲 0.58%、那指升超過 1%,費半勁揚近 2.9%。
金本位制度 1980年代初的衰退後,從1983年到1989年,美國每年的經濟增長率保持在4.3%左右。從卡特政府時期的高水準降至7%,通脹指數也下降至7%。格林斯潘後來承認,維持美元穩定的政策是類似金本位制度。因此,中止通脹的最佳方式是什麼?就是金本位制度,這正是這本書一直所倡導的,因為使用金
Thumbnail
庫存彙總對帳單 2023/7/17 這是篇系列文章,每週一、三會固定更新,大俠會用實際的庫存對帳單來分享如何佈局出兼顧市值成長 & 波動防禦的存股配置。 此系列從 Day 1 開始,讀者可以一篇一篇仔細觀察 1. 產業選股邏輯 2. 總經景氣邏輯 3. 資金佈局策略 4. 配置調節方法
Thumbnail
經濟學家魯比尼(Nouriel Roubini)表示,投資人對央行政策走向存在錯誤預測,由於通膨仍居高不下,央行不會很快降息。魯比尼說,「股票市場中,我認為投資人大多預測央行已經結束升息,會開始把利率降回零的水準。」但他補充,聯準會6月可能將再次提高借貸成本。魯比尼指出,市場可能出現短暫又輕微的衰退
Thumbnail
"如此複雜的經濟,怎麼可能簡化到只用幾個變數就表示?當然,一定會有新的民間投資機會出現,畢竟從資本主義的歷史就看得出來。然而,政府誘發長期通貨膨脹,故意使國家貨幣每年都貶值一點點,其經濟目的是什麼?這麼做難道沒有道德問題?我相信連我老媽都能看穿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