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勝》讀後筆記1 - 策略,做就對了!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官網

圖片來源∶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官網

不論是大老闆、高階主管、基層人員或新鮮人,每個人在職場上汲汲營營,總有源源不絕的問題待解,或市場/績效競爭、或團隊領導、或人才招募、或成長升遷、或裁員解雇、或生活平衡等五花八門,幸而有「世紀經理人」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二十年的管理智慧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指引,讓人可以透過本書找到解決職場甚至是人生問題的靈感,邁向制勝之路。

本書以「威爾許給經理人的二十個建言」為副標,呈現了20個豐富的管理智慧,但因為我最感興趣、亟欲想了解的就是「策略」有關的理論與方法了,所以就以此做一個簡單的心得分享。

策略林林總總,就如同企業本身經營有經營策略,進一步細分又有生產策略、行銷策略、人力策略、研發策略、財務策略,當中每一項都可以在經營的不同層面發揮關鍵作用;此外,還可以再納入近幾年的企業熱門議題,例如資安策略、永續策略等等。因此可以說,企業只要想持續經營就必須不斷制定與調整各式策略以因應時代變遷以及全新的機會與挑戰。

 

那麼威爾許是如何看待策略這件事的呢?

威爾許認為策略是一種資源配置,是針對如何與人競爭所做出的明確選擇。但策略是有生命且動態十足的賽局,所以與其花費大量時間瞭解管理學上的競爭優勢、供應鏈、價值鏈及破壞式創新等理論,不妨好好運用他由經驗總結出的策略方法 : 「三部曲」「五張片」

威爾許擬定策略的三部曲,首先是透過「五張片 (Five Slides)」找到一個大大的「啊哈」(我們或許可以理解「啊哈」是市場或競爭對手想不到的big surprise);再來是找到合適人才領導業務;最後則是調整並精進最佳實務(行動方案)。


「五張片」又是什麼呢? 其實「五張片」分別代表5個問題集群簡要敘述如下∶

1. 眼前的局勢如何?

要清楚定義市場,瞭解各競爭者的市占率,以及這個產業的業務及產品特性為何(生命週期、獲利動因、研發/業務、主要顧客等等)?

2. 競爭者做了什麼?

競爭者的動作是什麼?可以改變局勢的新產品、新技術或者新通路是什麼?

3. 我做了什麼?

做了什麼有關於收購、挖角、研發、行銷等足以改變局勢的行動?又做了什麼足以失去優勢的行動?

4. 未來會出現什麼?

我最害怕業界出現什麼痛擊公司的行動、產品、技術與通路?

5. 我如何能贏?

如果gap存在,領先對手時,該如何保持競爭優勢?落後對手時,又該如何迎頭趕上?改變賽局的具體作法為何?

 

以上第1點到第3點,威爾許強調要定義好市場蒐集競爭者資訊,並要瞭解自己是否領先同業,或還在後苦苦追趕。威爾許尤其強調要看到策略的動態面,此處我們或許可以理解為要注意到市場上大家(包含我們自己)「正在」甚至是「將要」做什麼?

第4點,威爾許則強調不要低估競爭對手。但其實提到「未來」這個大議題,可能就要考慮到競爭對手以外又意想不到的潛在變化了;例如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 五力分析中所言的替代品威脅,或是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創新用途理論直指的用途創新

到了第5點就是威爾許擬定策略的關鍵,要由坐而分析到起而行動了。產生「啊哈」就要往下透過領導團隊與最佳實務以更好地維持競爭優勢。其中領導團隊強調主管與業務的搭配,最佳實務則是團隊主動並時時地尋找更好的做事方法。

「五張片」看似簡單,好像一場半天的會議就能解決攸關企業生死的策略問題。但威爾許提到這個評估過程應該由一群見多識廣的人(必須有執行長及單位領導人),花幾天到一個月的時間完成,所以其實並沒有想像中容易。另外投影片有些問題雖然可以藉由PEST、SWOT或五力分析等分析模型或工具幫助我們掌握市場與競爭對手資訊,但我們也要注意對市場和企業自身來說,那個「啊哈」究竟是什麼?我們又要如何連結到行動方案,讓策略切實可行?


小結 :

單單就策略「五張片」而言,個人是深有所感的。五張片涉及核心、本質的層面,可以作為我們在策略分析時「以終為始」的檢驗,也就說當我們讀了一堆資料,做了一堆圖表、簡報,開了一堆會議、腦力激盪等等,總結的策略分析是要能夠回答五張片涵蓋的問題才是及格。

不然,當回答不出「市場、別人、自己、未來,在做什麼、要做什麼、要如何做」等等問題的時候,作為幕僚是會被老闆釘在牆上的,而作為老闆或公司則是會被市場無情地教訓。

當然,天底下的知識都有它「大道至簡」之處,可以藉由世界級的卓越人才曉諭眾人那「見山仍是山」的境界,讓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但我們萬不可「見山是山」,在汲取前人智慧的同時,也要注意那「不是山」的地方,因為那是邊界,那是極限。所以我們在多方吸取知識外,更要整合並活用知識,才不至於讓自己成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口中的鐵鎚人。

總之,本書精煉的管理智慧面向多元,非常誠心地推薦各位細細品味,相信大家閱讀本書後一定有所啟發與收穫,進而提升個人職場格局。

9會員
13Content count
喜歡閱讀,期望透過「聊發」、「薄發」個人的想法留下成長軌跡的同時,豐富自己在策略、創新、心理勵志領域的知識內涵,也願與大家共好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老山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透過肯恩.費雪的生花妙筆,我們可以認識百年來百位巨人的多樣風采,同時瞭解由他們與深受其影響的後輩們如何在華爾街留下不可抹滅的印記。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到亙久不衰、歷久彌新的投資智慧,因而受用無窮。
透過肯恩.費雪的生花妙筆,我們可以認識百年來百位巨人的多樣風采,同時瞭解由他們與深受其影響的後輩們如何在華爾街留下不可抹滅的印記。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到亙久不衰、歷久彌新的投資智慧,因而受用無窮。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第一章 神聖空間與建構世界的神聖性 第一章之四 空間的祝聖及宇宙創生的重複   對一未知領域的宇宙化過程,常常是一種聖化的儀式;對空間作有系統化的組織,便是重複諸神的典範作為。
第一章 神聖空間與建構世界的神聖性 第一章之三 混沌與宇宙   傳統社會有一特質:他們認為在他們所居住的地區,以及圍繞在這地區旁的未知且含糊的空間,這兩者之間是對立的。前者就是我們所在的世界、宇宙;而這世界之外的所有事物,便不再是宇宙的一部份,而是另一個世界,是混沌。   人類所有的居住區域是一個宇
第一章 神聖空間與建構世界的神聖性 第一章之二 神顯與記號   教堂內部開啟的門,事實上是要解決由凡俗空間過渡到神聖空間不同質、不連貫的問題,其門檻畫分開了兩種空間,也象徵著凡俗與宗教兩種模式之間的區隔。門檻是一道界線與分野,分隔並面對著兩個世界
第一章 神聖空間與建構世界的神聖性 第一章之一 空間的同質性與聖顯   對宗教人來說,空間並非為同質性,而是具有斷裂點與突破點,空間中的某個部分與其他部分具有質的差異。對宗教人來說,空間的非同質性可從神聖空間與其他空間之間對立關係的經驗中發現。   對空間非同質性的宗教經驗,是一種原初的經驗,相當於
緒論之四 神聖與歷史   我們主要關注在呈現宗教經驗的相關幅度,並帶出神聖經驗與凡俗經驗之間的不同,而非只侷限在時間過程中所發生宗教經驗的變化上。在不同的經濟、文化、社會組織的解釋下,或簡而言之在歷史的不同解釋下,宗教經驗也會有所不同。
緒論之三 世間事物的兩種經驗模式   神聖與凡俗這兩種經驗模式的鴻溝,在生活的各方面進行觀察後將會變得淺顯易見。城市、住家、大自然、生活用品、生命功能等,對當代與非宗教人來說已然不同於古代社會的人,甚至是當代宗教人。
緒論之二 神聖自我顯現的時刻   人之所以會意識到神聖,乃因神聖以某種完全不同於凡俗世界的方式,呈顯與顯現自身。為指出神聖自我顯現的行動,採用「聖顯」一詞,它所表達的僅是神聖向我們顯現它自己。
緒論之一 開頭   一九一七年奧圖出版《論神聖》,開始分析宗教經驗的各種型態,將研究重心集中在宗教的超理性層面。
Thumbnail
「厲害的人,都不用休息嗎?」 「跟成功人士一樣每天清晨四點起來,我就能跟他們一樣嗎?」 「能在各領域達到巔峰的人,是不是特別有天分?」 透過看看強者與一般人不同的思維,了解他們對自己狠心的程度、對目標的渴望,以及不同人的生活方式。或許你也能從中得到啟發,找到適合的方法。 不出眾、就出局
Thumbnail
當初主要是為了贊助而買這本書,因為我覺得他們的努力很有意義,何況還有我的母校參與。 算是關於火箭的簡單科普,老實說如果單純為了科普來說,資訊量有點太少,沒什麼內容。不過考慮到這本來就不是目的,所以應該還算可以接受吧?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第一章 神聖空間與建構世界的神聖性 第一章之四 空間的祝聖及宇宙創生的重複   對一未知領域的宇宙化過程,常常是一種聖化的儀式;對空間作有系統化的組織,便是重複諸神的典範作為。
第一章 神聖空間與建構世界的神聖性 第一章之三 混沌與宇宙   傳統社會有一特質:他們認為在他們所居住的地區,以及圍繞在這地區旁的未知且含糊的空間,這兩者之間是對立的。前者就是我們所在的世界、宇宙;而這世界之外的所有事物,便不再是宇宙的一部份,而是另一個世界,是混沌。   人類所有的居住區域是一個宇
第一章 神聖空間與建構世界的神聖性 第一章之二 神顯與記號   教堂內部開啟的門,事實上是要解決由凡俗空間過渡到神聖空間不同質、不連貫的問題,其門檻畫分開了兩種空間,也象徵著凡俗與宗教兩種模式之間的區隔。門檻是一道界線與分野,分隔並面對著兩個世界
第一章 神聖空間與建構世界的神聖性 第一章之一 空間的同質性與聖顯   對宗教人來說,空間並非為同質性,而是具有斷裂點與突破點,空間中的某個部分與其他部分具有質的差異。對宗教人來說,空間的非同質性可從神聖空間與其他空間之間對立關係的經驗中發現。   對空間非同質性的宗教經驗,是一種原初的經驗,相當於
緒論之四 神聖與歷史   我們主要關注在呈現宗教經驗的相關幅度,並帶出神聖經驗與凡俗經驗之間的不同,而非只侷限在時間過程中所發生宗教經驗的變化上。在不同的經濟、文化、社會組織的解釋下,或簡而言之在歷史的不同解釋下,宗教經驗也會有所不同。
緒論之三 世間事物的兩種經驗模式   神聖與凡俗這兩種經驗模式的鴻溝,在生活的各方面進行觀察後將會變得淺顯易見。城市、住家、大自然、生活用品、生命功能等,對當代與非宗教人來說已然不同於古代社會的人,甚至是當代宗教人。
緒論之二 神聖自我顯現的時刻   人之所以會意識到神聖,乃因神聖以某種完全不同於凡俗世界的方式,呈顯與顯現自身。為指出神聖自我顯現的行動,採用「聖顯」一詞,它所表達的僅是神聖向我們顯現它自己。
緒論之一 開頭   一九一七年奧圖出版《論神聖》,開始分析宗教經驗的各種型態,將研究重心集中在宗教的超理性層面。
Thumbnail
「厲害的人,都不用休息嗎?」 「跟成功人士一樣每天清晨四點起來,我就能跟他們一樣嗎?」 「能在各領域達到巔峰的人,是不是特別有天分?」 透過看看強者與一般人不同的思維,了解他們對自己狠心的程度、對目標的渴望,以及不同人的生活方式。或許你也能從中得到啟發,找到適合的方法。 不出眾、就出局
Thumbnail
當初主要是為了贊助而買這本書,因為我覺得他們的努力很有意義,何況還有我的母校參與。 算是關於火箭的簡單科普,老實說如果單純為了科普來說,資訊量有點太少,沒什麼內容。不過考慮到這本來就不是目的,所以應該還算可以接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