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辣椒 大師怎麼命名,跟著叫就是了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週Podcast,我們討論了辣食物(https://reurl.cc/GrN6pD)。然而你知道辣椒到底有幾種嗎?

我們今天常吃的辣椒(Capsium spp.)共有5個品種,不辣的甜椒(C. annuum, Sweet bell pepper),阿姐椒(C. baccatum, Ali pepper),鳥椒(C. Frutescens, Bird’s eye chilli),羅扣頭椒(C. pubescens, Rocoto pepper)還有謎一般的中國椒(C. chinense, Bout jolokia pepper)。

其實所有辣椒的老家都在南美洲,為什麼中國椒的名字如此具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色彩?難道黨在當年就已經一袋一戮到南美了嗎?

原來中國椒的拉丁文學名是由荷蘭醫學,化學,植物學家,你渴啦 先呷貴先生(Nikolaus Jacquin)所命名的。wikipedia說,呷貴先生採集到這種辣椒的種子,但是因為地理認知錯誤,所以誤認為這辣椒來自中國。

呷貴先生

呷貴先生

呷貴先生在1755-1759年間,可是奉了髮廊洗絲一世國王(Francis I)的命令,去當時的新世界(New World),中美洲,收集植物品種,來放在美泉宮(Schönbrunn Palace)裡的,怎麼可能會不知道自己身在中美洲而不是中國,莫非是迷路大王哥倫布鬧雙胞?

呷貴先生的老闆,神聖羅馬帝國的國王,髮廊洗絲一世

呷貴先生的老闆,神聖羅馬帝國的國王,髮廊洗絲一世


呷貴先生在他的實驗紀錄簿上寫的不清不楚,只說 “我在加勒比海上的Martinique小島,看到有人種這種椒,拿這椒的種子去做菜。” Wikipedia上的資料來源是破剝撕爛(Paul Bosland)的文章,其實文中只有提到 ”某位法國學者於1776年,自中國得到種子” 額....  哈嘍~  呷貴先生是在奧地利工作的荷蘭人,雖然有大概八分之一的法國血統,但是,這樣能算是法國學者嗎....

總之,呷貴先生拿到了這種辣椒的種子,然後中邪一樣的相信了它們來自於中國,就這樣為它取名為中國椒,然後大家也就用著用著,懶得改名了....

呷貴先生畫的中國椒

呷貴先生畫的中國椒


現在大家種的5種椒,第3個就是中國椒

現在大家種的5種椒,第3個就是中國椒


呷貴先生可以說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呷貴媽是荷蘭皇室的一員,呷貴爸是個頂頂有名的天鵝絨製造商,本來是指望呷貴先生能繼承家業的,但呷貴爸的事業失敗,自己也跟著駕鶴西歸。呷貴先生因此決定要為自己而活,先跑去念神學院,沒多久就瞬間轉去巴黎讀了醫學院(是說....  當年神父和醫生是可以抵學分的嗎?反正在病禢前,兩個都會出現就是了....  天國近了....)。

當年的巴黎,跟今天一樣,真的是太高消費的地方了,沒幾年,呷貴先生就發現,錢好像有點不夠他念完醫學院。不過還好,呷貴爸當年人緣不錯,交友廣闊,呷貴先生記得老爸有個醫生朋友叫哥辣得煩死胃疼先生(Gerard van Swieten),在維也納當皇上的私人御醫,就去找胃疼先生想辦法。胃疼先生一看這個同鄉老友的兒子,楚楚可憐的樣子,就答應呷貴先生留下來,在自己的門下完成學業。

呷貴先生的恩師,也是皇上的御醫,胃疼先生

呷貴先生的恩師,也是皇上的御醫,胃疼先生


從新世界採集了一大堆動植物和礦物標本回來之後,呷貴先生的事業就蒸蒸日上,把整個呷貴家族都昇華到上流社會,連音樂神童莫札特,都是呷貴小兒子的好朋友,還教呷貴女兒彈鋼琴,也為呷貴家族寫過不少作品呢。

奧地利推出的呷貴先生紀念幣,右邊是呷貴先生在新世界努力採集的模樣

奧地利推出的呷貴先生紀念幣,右邊是呷貴先生在新世界努力採集的模樣


#科學家的辣椒 #中國椒也來自美洲 #呷貴先生 #胃疼先生 #破剝撕爛先生 #髮廊洗絲一世 #到底那來的靈感叫中國 #實驗紀錄一定要仔細寫

------------------------------------------------------

【 收聽 喜劇系科學 Podcast:Sky in the Wall】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k0rn0n

Anchor FM: https://reurl.cc/GrN6pD

                 https://reurl.cc/N6xMlm

Youtube: https://reurl.cc/6l7KGr

【收看 喜劇系科學 Articles:Sky in the Wall】

Instagram: https://reurl.cc/m9rxMW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skyinthewall

------------------------------------------------------

資料來源:

https://www.encyclopedia.com/.../jacquin-nikolaus-josef

https://www.wikiwand.com/en/Nikolaus_Joseph_von_Jacqui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ikolaus_Joseph_von_Jacquin

圖片來源:

http://news.coinupdate.com/austrian-mint-issues-nikolaus.../

https://www.chilicult.com/.../nikolaus-joseph-freiherr.../

https://www.eatthispodcast.com/a-chinese-chilli-mystery/

https://geschichte.univie.ac.at/.../gerard-van-swiete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ancis_I,_Holy_Roman_Emperor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827103/


33會員
80Content count
我們是一群科學博士所組成的科學概念推廣團隊, 落腳世界各地追尋夢想. 秉著對科學原初的熱情與好奇, 分享科學角度中的生活. podcast (Sat 10am) 與科學家系列小文 (日更), 歡迎訂閱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類吃辣的歷史有多長?  明明是一種痛覺,憑什麼讓人這麼想念?(莫非人就是愛自虐?) 痛竟然還跟免疫有關!當然也要跟管超寬的腸道菌叢有關~~ 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到底是誰?  桌上那些到底是毛巾還是食物? 小雞悲慘的童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小雞媽最好不要聽這集....) CS是怎麼學會吃辣
人類吃辣的歷史有多長?  明明是一種痛覺,憑什麼讓人這麼想念?(莫非人就是愛自虐?) 痛竟然還跟免疫有關!當然也要跟管超寬的腸道菌叢有關~~ 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到底是誰?  桌上那些到底是毛巾還是食物? 小雞悲慘的童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小雞媽最好不要聽這集....) CS是怎麼學會吃辣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兩位科學家對於「上帝存在」的覺悟理論: 一位科學家的覺悟:靈魂、神性與佛性,請點擊觀賞:一位科學家的覺悟:靈魂、神性與佛性 腦神經科學的新領域,意識與量子:上帝在神經元細胞裡,請點擊觀賞:腦神經科學的新領域,意識與量子:上帝在神經元細胞裡
Thumbnail
對於資料科學家和數據分析師來說,雖然他們也寫程式,但他們寫程式的習慣和一般認知的工程師不太相同,甚至有些人對於寫code的背景知識明顯不足。或許你會說,「因為現在很多做數據分析的都不是本科系,理論知識當然不會那麼紮實」,我認同這是個可能的原因,但我也認為這不能當成藉口,一個專業工作者本來就應該補足自
Thumbnail
由於資料科學家與數據分析部門出現的時間還不長,大家的認知仍有差異,或因為每間公司核心價價、管理哲學不同,導致數據團隊可能會以各種型式存在,常見的型式有三種:獨立部門、隸屬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資訊部門)或RD(Research & Development,軟體開發)
雖然數據分析師是新職位,但數據分析或是資料分析的概念一點都不新。公司裡面行之有年的職位,不管是行銷、業務、採購、倉管,每個職位都需要數據,也都需要分析。隨著大數據、資料科學、機器學習、AI等酷炫的新名詞、新技術與新應用出現,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多到員工爆肝也學不完。
Thumbnail
避免單憑單一的特點就假設對方的人設 作者提出,很多時候他的客人看見某一種特質就會單憑這一點去判定他/她是不是合適的對象。例如,可能會因為過去的賤男前任是射手座,就會預設所有的射手座都是賤男,類似的前設還適用於其他特點例如職業、與趣等等。過去的經歷並不代表未來的他,作者鼓勵客人應以開放的態度去選
Thumbnail
命中注定的另一半? 相信大家的身邊總有類似的朋友,他們有以下的想法: 愛情會自然而然地發生,完美的另一半有一天終會從天而降。一但找到了他/她,就有擁有一百分的關係,完全不需要經營。而有這種心態的人會影響他們找對象的方式。 例如,我身邊有一位只有一次戀愛經驗的女性朋友A,有時我會問她為甚麼你還單身,她
Thumbnail
相信大家身邊總有人會這樣子想,為甚麼大家都能找到對象,就我還沒? 作者在書上提及這些人都擁有類似的行為模式,正正是這個原因使他們難找到另一半。 浪漫派 你希望找到靈魂伴侶,命中注定的另一半,你相信自己單身是因為還沒有遇到對的人,你的座右銘是: 愛會在命中注定的時候到來。 完美派 你喜歡研究所有的
Thumbnail
另一半不是父母安排,而是自己選擇 在他們的年代,他們的婚姻大多數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太多的選擇,選定一個就從一而終,彼此互相遷就可以過一生。相反, 在現今這個社會,我們擁有自由戀愛的權利,我們不需要也不願意聽從雙親的安排,寧願自己去尋覓相守一生的伴侶。同時,我們也感到恐懼,萬一選錯了也只能埋
Thumbnail
葉筱凡,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STM)研究中心博後研究員 三年前,有一次去陽明大學開會,早到了,在步道上看到一位先生,仰著頭看著樹上的葉子,姿態很是悠閒,當我越走越靠近他,才發現原來是楊老師!由於當時我們還沒有那麼熟,正準備禮貌打過招呼後,準備我稍後的演講,沒想到楊老師便與我同行,我們一起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兩位科學家對於「上帝存在」的覺悟理論: 一位科學家的覺悟:靈魂、神性與佛性,請點擊觀賞:一位科學家的覺悟:靈魂、神性與佛性 腦神經科學的新領域,意識與量子:上帝在神經元細胞裡,請點擊觀賞:腦神經科學的新領域,意識與量子:上帝在神經元細胞裡
Thumbnail
對於資料科學家和數據分析師來說,雖然他們也寫程式,但他們寫程式的習慣和一般認知的工程師不太相同,甚至有些人對於寫code的背景知識明顯不足。或許你會說,「因為現在很多做數據分析的都不是本科系,理論知識當然不會那麼紮實」,我認同這是個可能的原因,但我也認為這不能當成藉口,一個專業工作者本來就應該補足自
Thumbnail
由於資料科學家與數據分析部門出現的時間還不長,大家的認知仍有差異,或因為每間公司核心價價、管理哲學不同,導致數據團隊可能會以各種型式存在,常見的型式有三種:獨立部門、隸屬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資訊部門)或RD(Research & Development,軟體開發)
雖然數據分析師是新職位,但數據分析或是資料分析的概念一點都不新。公司裡面行之有年的職位,不管是行銷、業務、採購、倉管,每個職位都需要數據,也都需要分析。隨著大數據、資料科學、機器學習、AI等酷炫的新名詞、新技術與新應用出現,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多到員工爆肝也學不完。
Thumbnail
避免單憑單一的特點就假設對方的人設 作者提出,很多時候他的客人看見某一種特質就會單憑這一點去判定他/她是不是合適的對象。例如,可能會因為過去的賤男前任是射手座,就會預設所有的射手座都是賤男,類似的前設還適用於其他特點例如職業、與趣等等。過去的經歷並不代表未來的他,作者鼓勵客人應以開放的態度去選
Thumbnail
命中注定的另一半? 相信大家的身邊總有類似的朋友,他們有以下的想法: 愛情會自然而然地發生,完美的另一半有一天終會從天而降。一但找到了他/她,就有擁有一百分的關係,完全不需要經營。而有這種心態的人會影響他們找對象的方式。 例如,我身邊有一位只有一次戀愛經驗的女性朋友A,有時我會問她為甚麼你還單身,她
Thumbnail
相信大家身邊總有人會這樣子想,為甚麼大家都能找到對象,就我還沒? 作者在書上提及這些人都擁有類似的行為模式,正正是這個原因使他們難找到另一半。 浪漫派 你希望找到靈魂伴侶,命中注定的另一半,你相信自己單身是因為還沒有遇到對的人,你的座右銘是: 愛會在命中注定的時候到來。 完美派 你喜歡研究所有的
Thumbnail
另一半不是父母安排,而是自己選擇 在他們的年代,他們的婚姻大多數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太多的選擇,選定一個就從一而終,彼此互相遷就可以過一生。相反, 在現今這個社會,我們擁有自由戀愛的權利,我們不需要也不願意聽從雙親的安排,寧願自己去尋覓相守一生的伴侶。同時,我們也感到恐懼,萬一選錯了也只能埋
Thumbnail
葉筱凡,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STM)研究中心博後研究員 三年前,有一次去陽明大學開會,早到了,在步道上看到一位先生,仰著頭看著樹上的葉子,姿態很是悠閒,當我越走越靠近他,才發現原來是楊老師!由於當時我們還沒有那麼熟,正準備禮貌打過招呼後,準備我稍後的演講,沒想到楊老師便與我同行,我們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