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系列#6 教練對談:一面鏡子的神奇旅程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 前言

好久沒寫文章了!這次剛好有個新的進展可以來跟大家分享,本次的主題比較特別一點~緣由是去年9月左右的時候,尼爾在當下的工作上感覺到停滯。不管要身為軟體工程師繼續進步,又或者要轉換跑道去做自己更在乎的議題,當下的狀態與推進力,都不足以讓自己邁開步伐。而正好那段時間剛好參加LEIT的活動,碰巧認識職感的Miranda,聊了一陣子發現可以試試教練晤談,因此就開始了這段神奇的旅程……

👨🏻‍🏫 教練學是什麼?

根據維基百科定義

專業的教練會使用一系列的溝通技巧(例如目標重述、積極聆聽、提問、澄清等)以幫助客戶轉移原有的觀點並從而發現不同的解決方法,來實現自己的目標。這些技巧是在任何教練領域都共通的,而在這個觀點上來說,教練是一個「超越專業(meta-profession)」,可以適用於支持客戶各種方面的努力,從個人、專業、運動、社會、家庭、政治、到精神層面等。目前,教練有許多種定義存在,也有各種類型的管理與訓練風格。雖然如此,各種不同類型的教練間的定義是有重疊性存在的。而尼爾自己覺得一個鏡子的類比,是更好理解教練對談功能的一種說法。對我來說,教練對談不是尋求「情感支持」,不是請前輩給自己一個「專業上的建議」,而是像一面「鏡子」一樣,忠實的呈現自己的想法。有些人可能會疑惑,我自己難道不夠了解自己嗎?誒還真是😇 我們幾乎沒有人可以說自己百分之百的了解自己,即使有很多人已經有很高程度的自我認識,卻也很常因為視角缺失、情緒影響、壓力等因素,難以看清楚自己的樣子。透過教練對談,就好像取得了一面鏡子一樣,它不幫你加油添醋,也不給你特定方向的引導,純粹的協助你了解自己,挖出更深層更真實的想法。

💸 考慮/自我勸退階段

既然聽起來是一個很棒的一種對話模式,可以幫助自己更釐清一些想法,那我們有什麼需要考慮的?直接預約起來不就好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首先肯定是價錢考量,這裡並不是要說教練晤談「太貴」「CP值不高」,而是考量到台灣人,特別家境不是特別優渥的大眾來說,要花一小時上千塊的價格(價格可參考類似這樣的網站)去做諮商或 Coaching,實在不是容易的決定。即使你知道那有可能對你很有幫助,但依然因為不熟悉這個領域,也不確定幫你諮商或教練晤談的對象是否有能力,甚至還有可能對方有能力但化學效應真的不合而事倍功半…

🏁 動機

前言中有提到,尼爾本身正在陷入職涯抉擇的十字路口,加上自身覺得有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感覺,因此在與 Miranda 簡單聊過到教練晤談之後(也很感謝之前在台南信義會靈糧堂的師母,當時她在做教練晤談的實習時數時也有讓我體驗,讓我認知到了 Coaching 的模式),就決定 give it a try!

🏃🏻‍♀️ 過程

在描述過程前,要先前情提要,我跟 Miranda 合作的是一個 Package 的形式(畢竟一兩次很難得到什麼突破或者充分的結論),總共是5次(每次一小時)加上 Wrap-up((大概半小時),而目標則是 Career Coach(教練其實有分很多不同的領域專長,收費也會不一樣)。

Chemistry Call

在第零次(正式 Coaching Session 前),Miranda 先與我約了一次 Chemistry Call。而在那次晤談當中,除了確認我們的化學效應足以幫助我進行 Coaching 外,也確認了目標為「半年內的職涯方向聚焦」。

前期

最一開始的階段,會花一些時間在幫助我釐清自己的價值觀。一開始說實話,尼爾自認為還滿清楚自己的價值觀的,也因此洋洋灑灑講了許多,結果經過 Miranda 的提醒,發現自己的價值觀中其實存在一些「矛盾」。另外也在對話過程中,引導出了一些自己容易「避戰」的議題,多數是因為自己的不安全感導致。但因為教練晤談過程是很中性的,並不會有被批判或過度安慰的情形,因此能幫助自己更客觀地正視這些事情。

中期

透過前面去釐清了一些矛盾與害怕,我透過 Miranda 作為稱職鏡子(?)的協助,發現自己的思考越來越自由,卻也不會因為缺乏框架而沒有收斂,因為教練晤談除了會幫助釐清一些事情以外,也會時不時在你遠離自己的目標時,做一個踩剎車的動作(好像駕訓班的教練XD)

後期

後面一兩次幾乎鎖定在「如何預備自己」。可能有人會想「尼爾你不是做職涯教練的 session 嗎?怎麼沒有預備面試之類的事情」。確實在最一開始,尼爾也有類似的想像。但很快的,我就知道自己需要的是「心態的調整」,學習如何在任何情況都能「直面自己」,是遠比學會怎麼做一件特定的事情,還要強大的能力呢!我就像是學習了一堆治療魔法,雖然不知道未來要打什麼怪物,因此武器跟技能都還沒為挑戰魔王客製化,但每次爬起的速度都越來越快,而且在戰鬥中也越來越耐打,實在是很棒的一個發展呢!

👿 挑戰

Discipline自律,一直都是一個不容易的課題,不論像是減重、健身等體態管理的目標,飲食/運動/作息的健康目標,又或者定量學習,即使有明確的目標,及初期的強大驅動力,也難免在一段時間後敗下陣來。而尼爾也不例外,在每次教練晤談的當下以及剛結束,都會有滿腔熱血,覺得自己應該要怎麼改變自我,但過了2-3天,很快就被你「原先的生活」打回原形。當你沒有快刀斬亂麻的把一些習慣丟掉,把一些資訊源跟觀念的來源砍掉,把一些容許自己逃避的環境移除,你將會如逆水行舟一般,不進則退,而且是颱風天的河水那樣量大且湍急…這邊尼爾並沒有要認真的分享自己如何面對「自律」這個挑戰,因為這篇幅根本可以寫成另一篇文章,而且目前也還沒有足夠的時間檢驗,以及多大的成效來證明,因此簡單分享尼爾自己的想法爾爾,點到為止。

學習自律

尼爾要提的是「模式」跟「儀式」。模式,指的就是把你困在原先狀態內的「行為模式」。如果你跟尼爾一樣,一回到家就習慣先躺在床上,那麼你有很大的概率會睡一下或者開始滑手機。如果你打開電腦做事情的時候,總是先開YouTube,那也有很高的機率去看一些娛樂的東西,因此打破原先的行為模式,是很重要的。例如週末在家會耍廢,那就去咖啡廳。自己一個人做事不專心,那就約朋友一起工作。儀式,則是最快打破上面模式的一種作法。當你這週有打算要讀一些書,那就一定要去到一間新的咖啡廳,然後挑一個全場最中間的位子坐下,深呼吸一分鐘,心中默念「我是文青」,並開始自己要讀的書本。或許乍看之下這些動作都沒有太大的意義,但當你注入你的意念,以及感受重複它所帶來的反饋,你將會獲得跳脫原先模式的力量。

💬 結語

後面歪樓一大段在講挑戰的部分,但尼爾認為這段非常真實。因為教練晤談最終是回歸到自己身上,並不是像一段去醫院的治療,花時間花錢就解決。它更像是復健,幫助你理解自己的狀態,找到自己需要的拼圖,並且去調整自己的觀念跟作法。但我相信讀者們應該還是希望得到一些「懶人包」的重點描述,因此列出以下幾點以供參考:

  1. 教練晤談是「一面鏡子」,你有輸出才有反饋,不能打伸手牌。
  2. 收費可高可低,但請尊重這是一門專業,以及教練在晤談以外花費的時間與心力。
  3. 如果只在晤談時認真,結束後並沒有其他的行動配合,那是在浪費雙方的時間金錢。

By the way,我認為遇到 Miranda 是很幸運的,她很聰明也很細心,溫暖卻堅毅,並且能幫助我充分的發揮「自我」,而非去戴上一個「完美我」的面具,或者打雞血。但大家還是要注意自己接觸的 Coach 的能力,以及你們之間的化學效應,不要用孤注一擲的心態去試試。做好完善的調查跟比較是沒有問題的,但一旦要投入,請尊重自己,用最認真的態度去參與!

這是尼爾想一邊紀錄自己的職涯路徑,一邊也蒐集朋友/同事/前輩/在講職涯的創作者們的經驗與意見。尼爾想用第一人稱讓你代入探索,而非第二人稱視角帶給你職涯上的建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 前言 前陣子因為經常跟同事約唱歌、運動、聚餐等活動,在不同的對話窗發送訊息時,總是覺得頗麻煩。麻煩的點不在於要發在好幾個地方,而是一旦資訊有變的時候,你每個對話窗都要重新發一次更新後的訊息,只要有一個沒更新到,就會產生資訊傳遞的錯誤。正當我跟同事們嚷嚷著找不到工具時,朋友介紹給我Luma…
🎙️ 前言 相信大家對「儀式感」這個詞應該不陌生,但是是否對於它出現在「賦能系列」的主題感到奇怪呢?接下來,尼爾帶大家再次複習儀式感,以及嘗試更有意識地使用它! 🤔 儀式是什麼?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是一種對具有宗教或傳統象徵意義的活動的總稱。簡單來說,組成儀式的要素不外乎是某種狀態...
🎙️ 前言 嗨嗨嗨!尼爾又來開啟新系列囉!這個裝備系列主要是在介紹「工具」,跟賦能系列的「方法」都是借用RPG遊戲的「裝備」跟「技能」,來對應現實生活我們拿什麼來攻略這個世界。至於職涯系列,比較像是RPG的故事篇章(可能有主線有支線)。本篇為裝備系列第一篇,講到書籤管理工具的部分...
🎙️ 前言 繼上半年去了Yourator的數位職涯博覽會,9月中這個週末也來參加了一樣免費索票的CakeResume Career Fair,雖然也有付費的講堂票,但現階段沒有太想花錢聽講座,就只有去Career Fair的公司攤位,以下就來分享一下這次的小心得~ 👨🏻‍🎓 事前準備
🎙️ 前言 這次嘗試一個比較特別的文體(?)來寫這篇文章,尼爾姑且稱之為「放肆體」好了。主要是希望用最原始的方式紀錄自己想表達的原話,而不追求被認同或好理解而過多修飾自己的言詞,所以冒犯的話請見諒…,太冒犯也可以留言跟尼爾說一下QQ
🎙 前言 今天的主題是「斷捨離」!為什麼「斷捨離」會在「賦能系列」裡面呢?在尼爾的認知中,斷捨離並不是「大掃除」這種一次性的事情,它更像是一種抽象的心法。其實斷捨離的文章網上有一大堆,對斷捨離不熟的人,建議可以先去看看那些很棒的文章喔!而尼爾在本篇要跟大家討論的是更內核、抽象的部分。
🎙️ 前言 前陣子因為經常跟同事約唱歌、運動、聚餐等活動,在不同的對話窗發送訊息時,總是覺得頗麻煩。麻煩的點不在於要發在好幾個地方,而是一旦資訊有變的時候,你每個對話窗都要重新發一次更新後的訊息,只要有一個沒更新到,就會產生資訊傳遞的錯誤。正當我跟同事們嚷嚷著找不到工具時,朋友介紹給我Luma…
🎙️ 前言 相信大家對「儀式感」這個詞應該不陌生,但是是否對於它出現在「賦能系列」的主題感到奇怪呢?接下來,尼爾帶大家再次複習儀式感,以及嘗試更有意識地使用它! 🤔 儀式是什麼?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是一種對具有宗教或傳統象徵意義的活動的總稱。簡單來說,組成儀式的要素不外乎是某種狀態...
🎙️ 前言 嗨嗨嗨!尼爾又來開啟新系列囉!這個裝備系列主要是在介紹「工具」,跟賦能系列的「方法」都是借用RPG遊戲的「裝備」跟「技能」,來對應現實生活我們拿什麼來攻略這個世界。至於職涯系列,比較像是RPG的故事篇章(可能有主線有支線)。本篇為裝備系列第一篇,講到書籤管理工具的部分...
🎙️ 前言 繼上半年去了Yourator的數位職涯博覽會,9月中這個週末也來參加了一樣免費索票的CakeResume Career Fair,雖然也有付費的講堂票,但現階段沒有太想花錢聽講座,就只有去Career Fair的公司攤位,以下就來分享一下這次的小心得~ 👨🏻‍🎓 事前準備
🎙️ 前言 這次嘗試一個比較特別的文體(?)來寫這篇文章,尼爾姑且稱之為「放肆體」好了。主要是希望用最原始的方式紀錄自己想表達的原話,而不追求被認同或好理解而過多修飾自己的言詞,所以冒犯的話請見諒…,太冒犯也可以留言跟尼爾說一下QQ
🎙 前言 今天的主題是「斷捨離」!為什麼「斷捨離」會在「賦能系列」裡面呢?在尼爾的認知中,斷捨離並不是「大掃除」這種一次性的事情,它更像是一種抽象的心法。其實斷捨離的文章網上有一大堆,對斷捨離不熟的人,建議可以先去看看那些很棒的文章喔!而尼爾在本篇要跟大家討論的是更內核、抽象的部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特別喜歡日本臨床心理師作家山名裕子的其中一本著作<如果再傻一點,問題就能解決了-培養傻瓜力,人生更輕鬆>,若要簡單描述傻瓜力,大概會形容成『吸引快樂的能力』吧,而我應該是屬於不需要培養、天生傻瓜力爆棚的那一種。
Thumbnail
每個人面對困境,度過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我想說,悲傷很正常、哀痛很正常,不需要為這樣的情緒覺得抱歉,此時若不斷告訴自己別難過、別流淚、要快樂起來,或許只會感覺更悲傷。
Thumbnail
 #獅子改變姿勢整個叢林便緊張了起來 這是個很有畫面的句子,不用過多描述描述,我想大家都很有感。心裡有個畫面「獅子午休中翻了身、打了個哈欠,一旁溪邊喝水休息的羚羊、斑馬、還是河馬的全抖了一抖
Thumbnail
#戰略性思考像瘋子一樣行動 危險的精神病患與天才有相似的人格特質﹔無謂、無情、魅力、專注、堅毅、正念與行動力
Thumbnail
天鵝給人的印象總是從容又優雅,牠把自己的狼狽藏在水下-那雙划動個不停的腳。每個輕鬆的笑容背後,都是一個曾經咬緊牙關的靈魂...
Thumbnail
在職場打滾久了,不論是否擔任主管職,都免不了要傳承工作經驗或教導他人。 然而,「教導」這件事,並非自己熟稔工作內容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做好,掌握以下四要素,可以讓工作指導事半功倍!
Thumbnail
剛好看到方格子於7/14(五)晚上邀請【閱讀前哨站】創辦人-瓦基分享從上班族到全職創作的分享,聽完覺得受益良多,簡短打下講座摘要內容,也分享給有志斜槓或全職創作的人分享。 瓦基背景:一開始在台積電當工程師,工作7年,開始在FB、IG分享書籍閱讀心得,創辦【閱讀前哨站】,在台積電第10年離職當全職
因為近年遭遇了幾次工作上的變動,於是想說透過這次機會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也希望之後可以陸續寫些關於職涯系列的文章。 首先,關於離職你要先思考的是: 【撇除掉現在所有工作上的不滿,你最在意的會是什麼】
Thumbnail
隨著網路科技和行動載具的興盛,自媒體的影響力與主流媒體相抗衡,「Erin’s Diary 艾琳的日常」的頻道經營者艾琳(Erin)從事影音創作已三年,臺大畢業的她,大學時雙主修工商管理學系與會計系,原本在科技公司擔任海外業務,派駐韓國讓她意外開啟全職 YouTuber 的人生。
Thumbnail
從大氣系活動咖到社群經理的非典職涯:「社群經理」是近五年才出現的新興職缺,起初出現在與「人」相關的產業裡,例如 Airbnb,而科技公司微軟在臺灣開設社群經理職缺,在這世代年輕人的職涯地圖裡劃出一道嶄新光譜。今年才要 30 歲的林子琦則是微軟工作生活家社群經理。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特別喜歡日本臨床心理師作家山名裕子的其中一本著作<如果再傻一點,問題就能解決了-培養傻瓜力,人生更輕鬆>,若要簡單描述傻瓜力,大概會形容成『吸引快樂的能力』吧,而我應該是屬於不需要培養、天生傻瓜力爆棚的那一種。
Thumbnail
每個人面對困境,度過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我想說,悲傷很正常、哀痛很正常,不需要為這樣的情緒覺得抱歉,此時若不斷告訴自己別難過、別流淚、要快樂起來,或許只會感覺更悲傷。
Thumbnail
 #獅子改變姿勢整個叢林便緊張了起來 這是個很有畫面的句子,不用過多描述描述,我想大家都很有感。心裡有個畫面「獅子午休中翻了身、打了個哈欠,一旁溪邊喝水休息的羚羊、斑馬、還是河馬的全抖了一抖
Thumbnail
#戰略性思考像瘋子一樣行動 危險的精神病患與天才有相似的人格特質﹔無謂、無情、魅力、專注、堅毅、正念與行動力
Thumbnail
天鵝給人的印象總是從容又優雅,牠把自己的狼狽藏在水下-那雙划動個不停的腳。每個輕鬆的笑容背後,都是一個曾經咬緊牙關的靈魂...
Thumbnail
在職場打滾久了,不論是否擔任主管職,都免不了要傳承工作經驗或教導他人。 然而,「教導」這件事,並非自己熟稔工作內容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做好,掌握以下四要素,可以讓工作指導事半功倍!
Thumbnail
剛好看到方格子於7/14(五)晚上邀請【閱讀前哨站】創辦人-瓦基分享從上班族到全職創作的分享,聽完覺得受益良多,簡短打下講座摘要內容,也分享給有志斜槓或全職創作的人分享。 瓦基背景:一開始在台積電當工程師,工作7年,開始在FB、IG分享書籍閱讀心得,創辦【閱讀前哨站】,在台積電第10年離職當全職
因為近年遭遇了幾次工作上的變動,於是想說透過這次機會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也希望之後可以陸續寫些關於職涯系列的文章。 首先,關於離職你要先思考的是: 【撇除掉現在所有工作上的不滿,你最在意的會是什麼】
Thumbnail
隨著網路科技和行動載具的興盛,自媒體的影響力與主流媒體相抗衡,「Erin’s Diary 艾琳的日常」的頻道經營者艾琳(Erin)從事影音創作已三年,臺大畢業的她,大學時雙主修工商管理學系與會計系,原本在科技公司擔任海外業務,派駐韓國讓她意外開啟全職 YouTuber 的人生。
Thumbnail
從大氣系活動咖到社群經理的非典職涯:「社群經理」是近五年才出現的新興職缺,起初出現在與「人」相關的產業裡,例如 Airbnb,而科技公司微軟在臺灣開設社群經理職缺,在這世代年輕人的職涯地圖裡劃出一道嶄新光譜。今年才要 30 歲的林子琦則是微軟工作生活家社群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