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更敏捷,說話更機智》:6個步驟翻轉你對即興溝通的迷思,被點名時大腦不再當機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在課堂上突然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上班開會時被主管cue分享想法,一想到這類的情境,你的四肢(或額頭)就開始冒汗、心跳加速、腦袋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是好了嗎?

別擔心,你並不孤單。即興溝通對不少人而言,似乎都是顆燙手山芋。更別提,如果講出了什麼不得體的內容因而出糗,你在心裡只會想買張飛往波蘭的機票。

這次要介紹的新書《思考更敏捷,說話更機智》會是你的得力幫手,讓即興談話不再是惡夢。

作者麥特.亞伯拉罕(Matthew Abrahams)任教於史丹佛大學商學研究所,教授溝通策略、簡報技巧相關課程。他更打趣地說道,因為名字是A開頭,從小幾乎都是第一個被點名說話的人,因此練就了超強的臨場反應。

《思考更敏捷,說話更機智》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流暢應答的六個步驟,分別為冷靜、解放、翻轉、傾聽、架構與關注;第二部分則提供了數個特定場合,說明如何將前述六個步驟,應用在生活當中。

我在閱讀過後,將這六步驟分類為三個主題,前兩步驟合併為「從焦慮與完美主義解放」,中間則是「翻轉思維模式」,最後兩個步驟合併為「打磨談話內容」。

raw-image

面對「焦慮」這個大魔王,我們不需要完全消滅它?

作者首要處理的是大多數人面對即興談話都有的焦慮,並指出目標不在於要完全消滅焦慮,而是避免讓它阻礙我們。

亞伯拉罕認為面對焦慮要雙管齊下,首先是處理焦慮當下的「症狀」,其次是應付焦慮的深層「來源」。他進一步將症狀分為ABC三類,依序為情感性(affective)、行為性(behavioral),及認知性(cognitive)症狀。

當你突然被要求發表看法時,你可能會感到緊張、慌亂,同時意識到你的心跳加速、回話時出現口吃或聲音顫抖,腦袋裡可能忘了原先要講的內容,或是暗自覺得自己講得一蹋糊塗。這一段描述依序描述了焦慮ABC的三類症狀。

如何一一化解?面對情感性焦慮,亞伯拉罕建議我們可以練習正念,亦即關注自己在焦慮當下的感受,並且不要急著否定或擺脫它。他提醒無需因為一時的感受而看輕自己,「因為這些感受不能定義你整個人」。

進一步的做法是將焦慮轉化為振奮精神的助力。作者引述學者的研究,證明在公開演講前說自己很興奮的人,表現較佳,且不再將演講視為威脅,而是表現的機會。

面對焦慮的行為性症狀,作者說專注於呼吸是歷久不衰的好方法,他強調細節在於調整吸氣和吐氣的時間長度比例,讓兩者的比例為1:2。反覆深呼吸2-3次,就可讓心跳慢下來。

如果這麼做還無法改善症狀,作者建議可嘗試讓手、頭跟身體擺動的速度慢一些。他指出人們的肢體動作會與說話同步,當動作慢下來的時候,語速也會跟著同步。

最後來應對焦慮時的大腦認知。當腦袋一片空白或是充斥著負面思考時,作者建議可以複誦一些較為正面的話語,來擊退這些想法。例如「我曾在更困難的情境即興談話,現在我也可以」、「我可以貢獻更多價值」。作者在此著墨較少,也未提供相關的學術研究佐證他的看法,對我而言說服力稍嫌不足。

而當你即興發言到一半,忘了接下來要說什麼的時候,他也建議我們可以試著倒帶再繼續,藉此爭取時間讓自己的思緒重回軌道。

作者在此也分享了自己在課堂教書時,若是忘了接下來要說什麼時,他會事先備好一些符合當下情境的一般性的問題,讓聽眾能夠暫時轉移注意力,為自己爭取到一些喘息的時間。

最後的最後,如果你真的很害怕講不出話,作者建議那就理性評估最慘的情況會是什麼樣子,而這些情況是否真有如你想像中的難堪、無法面對。


從「捷思法」中解放自我,讓腦洞大開

同事來找你抱怨主管時,你是否常回覆「我明白,但好像也不能怎麼樣」?或是聽到朋友失去親人時,你第一個想到的回覆是「保重,節哀順變」?作者指出這是我們在即興談話時經常仰賴「捷思法」,好處是藉此減輕認知負擔、迅速地做出決策。

壞處之一是當我們習慣了之後,隨機應變的能力會受到限制,難以完全活在當下;我們容易忽略細節。作者指出當我們在人際互動中使用「捷思法」時,很容易會錯失一些微妙的變化,例如反映對話者需求的信號;第二個壞處是,當我們以習慣的方式應對時,創造力會因此受限,較難出現跳脫框架、腦洞大開的回應。

作者言下之意,是要我們放棄使用捷思法嗎?

非也。作者的看法是不需要完全放棄,但可以對於使用捷思法的時機更有警覺,甚至有機會要試著練習在某些時候刻意(不)用。他也建議我們觀察旁人使用捷思法的時機,藉此思考自己在同樣的情境若不使用,有什麼變通的互動方式。

作者在此章也試圖將人們從過於嚴苛的自我評判,與完美主義中解放出來。這兩者都可能是人們對即興談話感到畏懼的原因。他引述一名娛樂業經理人的說法,指出人們在談話時往往會期望自己能講出醍醐灌頂的金句,揮發有如大教堂的影響力。但經理人認為,為一場對話提供磚頭,讓交談能夠順利進行並結束,同等重要。等待、傾聽,甚至用邏輯串連他人的想法,都是磚頭。

我自己也有類似的觀念,而我所使用的意象是打桌球。與人互動或溝通時就好比兩人在桌球桌的兩端對打,你能做的就是觀察對方如何接發球,而你要在適當的時機點,以自在或游刃有餘的方式,將球回擊給對方。

另一個從完美主義解放的方法是,調整對錯誤的看法。作者建議我們可以將錯誤想像成製片時拍攝的備用畫面。劇組在拍攝一個場景時,通常會拍攝好幾個版本或鏡頭,後續剪輯時就從眾多的選項中,找出最佳組合。作者也建議將每次的溝通情境當作尋找可行方法的機會,如此一來,每次的互動和相遇就會成為許多「畫面選項」之一,我們藉此可探索出更理想的溝通。

最後,作者提醒我們別將即興談話想成正式的表演或演講。雖然同樣都要與人互動或交談,人們對即興談話的要求與感受,未如正式演出如此嚴肅。作者提供了三個步驟,幫助我們將溝通想像成對話,因而更勇於即興談話:

  • 調整語言風格:減少使用冰冷、正式的詞彙
  • 向聽眾問更多的問題:如此一來,你和周遭的人會進入丟接球狀態
  • 留意背誦陷阱:在即興談話前過度排練,會注入上台簡報的正式感。



翻轉思維模式四招,讓心理壓力不再是威脅

人們除了對即興談話感到焦慮之外,也慣常地將其所帶來的心理壓力視為一種威脅。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就很難將即興溝通當作機會,從而放鬆心情展現自我。將威脅轉換為機會,涉及了思維的翻轉。作者在這章提供了四個翻轉思維的訣竅:

  • 從固定到成長思維

書市裡談論成長思維(及其好處)的書籍眾多,我在此扼要說明。兩種思維主要的差別在於,成長心態會將才智和能力視為流動性,因此兩者都可以習得、精進。採用成長思維還能點燃學習和成長的動力。

作者分享心理學家的建議,當溝通不順暢時,可以提醒自己「溝通的技巧我只還沒做到,不是辦不到。只要不斷嘗試,總有機會達成期望的目標。」

  • 將焦點從自己轉向對話者

將即興溝通視為威脅時,人們往往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例如:講得精不精彩、有沒有出糗等。但如果將焦點放在與你對話的人身上,就會很不一樣。

作者在此引述即興表演專家派翠西亞・萊恩・麥德森的經驗。麥德森在每一堂表演與學生分享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即興表演的重點跟你無關。你要想的是在場的其他人——要怎樣跟他們合作,還有要怎麼一起在這裡完成一件事。」作者認為人們大多數時候都是希望溝通成功,能夠有一場順暢、愉快的互動,只有少數人才會想看到交談對象出糗。

作者也提醒,關注對話者不代表要忽略自己,而是要人們明白創造一場順暢的即興溝通所需的條件,對話時才會更自在。

  • 讓對話延續的「對,而且......」

和他人對話的時候,你是否會不自覺地說出「對,但是你講的意思不對」「可是,我覺得應該是......」作者指出,我們在日常溝通中很抗拒他人強迫我們接受想法,因此不容易讓對話如接龍般延續。

作者在此提供了一招「對,而且......」,也就是你要在對話中肯定對話者,並且從他的談話內容繼續延伸。在這過程中,回應沒有所謂的對或錯,只有新的以及下一個回應。練習這麼做的好處多多,首先你會遠離想批評他人的念頭,同時你也會專注聆聽他人到底說了些什麼。漸漸地,你會養成習慣別太快對他人的談話下結論。

  • 「前往下一刻」思維

不論場合正式與否,當我們開口分享想法卻出錯時,我們往往會停留在這經驗裡久久不離開,甚至會滯留在其中。作者在此援引杜克大學傳奇教練麥克・薛夏夫斯基廣為流傳的一句名言——「前往下一刻」,提醒我們當這類的失誤發生時,就好比運動員在場上出現失誤,此時該做的是調整好心態繼續比賽,而非繼續懊惱過去的失誤。

應用在即興溝通上,作者認為「前往下一刻」有助於我們練習不介意發生過的種種,迅速地應對即將發生的對話。

「前往下一刻」會讓我聯想到粥左羅在《最高效益的時間管理》一書中,提及「事來則應,事去則靜」,建議人們在處理每天的待辦事項時,要有一秒失憶/上手的能力。換言之,每完成一件事就要趕緊放下,接著處理下一件事。

粥左羅也補充,要做到這樣的快速切換,背後仰賴的是保持情緒穩定的能力,因此同樣需要刻意練習。

敘事「架構」無所不在,當然也包含即興談話

普遍的想法裡,即興發言之所以令人感到卻步,部分原因似乎在於沒有架構可以遵循、無法事先準備。然而,作者在這一章打破了迷思。

作者將架構定義為「用邏輯串連想法的敘事方式或故事」,想法因此會被組織成開頭、中段與結尾。根據定義,架構不等同清單。當我們將架構想成用規律串起不同元素的敘事線時,就可發現架構無所不在——從音樂創作、文學作品,到法律辯論皆存在。

如此一來,架構當然也可運用在即興發言,甚至會讓溝通更為順暢。作者指出,樂手若是被要求即興演出時,並非任意演奏腦海中浮現的音符,而是在約定俗成的音樂結構範圍內做出變化。

作者說明,即興談話時運用架構,至少有四個好處:

  • 幫助我們安排說什麼,以及怎麼說
  • 讓觀眾保持注意力和興趣繼續聽下去
  • 讓聽眾更容易消化內容
  • 幫助談話的雙方記住重要的訊息(故事較容易讓人留下印象)

作者提供了經典的常用架構給讀者練習,提醒練習的流程包括重複、反省及回饋。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在一次次的練習中,找出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以及進步的空間。


一、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介紹主題,說明重要性,實際的應用行動。

二、論點—原因—例子—論點

提出論點,敘述支持的理由,提供相關例子,再次強調論點作結。

三、問題—解決方案—優勢

說明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最後討論解決方案帶來的利益。

四、比較—對比—結論

做比較時,先談相似的地方,再談差異,最後提出結論。

五、情境—任務—行動—結果
描述事件或情境,討論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方法,最後說明分析結果。


光有架構還不夠,四招讓你講的話更吸引人

架構為我們解決了該說什麼以及怎麼說,但若想讓你的談話內容更吸引人,光靠架構還無法辦到。作者指出,吸引人的話語涵蓋了「精確、共鳴、易懂、簡潔」,四個面向,建議我們可由此打磨自己的話語。

精確

說話若是精確,就表示溝通目標明確。作者指出,很多人思考溝通目標時,在意的都是訊息或是想法本身。但溝通目標不光是內容本身,還包含了訊息接收者感受與行動。因此作者建議我們在即興發言前,多個幾分鐘思考以下三個問題。談話結束後,也可據此評估你的溝通是否成功:

  • 你希望大家知道什麼?
  • 你希望他們有什麼感受?
  • 你希望他們做什麼?

共鳴

共鳴提醒了我們在談話時要專心講對方在乎、有共鳴的事。作者指出,最能引起關注的訊息,通常會直接對應到聽眾的身份、欲望以及需求,因此要習慣將聽眾以及他們的需求放在心上。

作者在此提供了幾個問題,幫助我們在即興發言前,可以對聽眾多一些了解:

  • 如何向特定聽眾表達我認為重要或有趣的部分?
  • 聽眾對我想講的話題有多少了解?
  • 聽眾對我以及特定話題,可能有什麼印象?
  • 什麼事情會激勵聽眾?

易懂

重視易懂能夠幫助我們破除「雙重的詛咒」——分別是「知識」與「熱情」的詛咒,前者指的是我們沈浸在某個專業太久,以為他人也知道,因此發言時書袋吊好吊滿;後者則是我們遇到熱衷的話題時,以為他人也與我們一樣,因此滔滔不絕。

作者在此提供了一個破除知識詛咒的好方式,他稱之為「祖母測試」。作者的母親對於3C產品一知半解,作者會思考該如何用最少的術語、最少技術相關細節的描述,讓母親明白他所講的內容。同理,我們與他人溝通時,也可運用類似的原則,確保他人能夠明白我們要表達的東西。

除此之外,作者也提供了幾招策略,方便我們拆解複雜的概念。例如:在解釋時善用生動的類比;(如果手邊有白板或紙張)利用簡單的圖示表達核心概念;將大概念拆解成數個好懂的小概念。

簡潔

在注意力難以維持的時代,不論談話場合正式與否,冗長都是大敵。作者建議我們自問:我們所說的每一個想法、每一句、每一字,是否都真有必要?如果用更少的字數就能傳達相同的意思,那就試著簡潔俐落。

想要試著簡潔,最好的方式就是回顧自己的發言或寫作。作者提供了一個簡易的評估方式及挑戰,就是檢視你過去一周透過社群媒體傳送的訊息,並在接下來一週,試著用更少字傳達有意義的內容,藉此觀察這對你的人際關係有什麼影響。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多利用X、噗浪這類限制每則內容字數的社群平台,他們所設定的限制,也能幫助你練習更簡潔的表達。


結論

總的來說,不論你的臨場反應和即興談話的能力如何,我認為都可從這本書中獲益。不擅於即興溝通的人,作者在書裡從內心、思維翻轉到實際應用,都提供了許多方法與指引;若你自認在應答上沒有特別感到困難,如何應對焦慮、運用敘事架構等特定內容,也能幫助你在即興溝通時,更上一層樓。

想想你的生活中最需要你即興溝通的場合是什麼,搭配著這本書的六個步驟開始練習。即使是微小的改變,或許都能讓你有新的體會或發現。


書籍資料:Matthew Abrahams著、徐彩嫦譯,2024,《思考更敏捷,說話更機智:史丹佛MBA必修溝通課》。台北:究竟出版。

如果你有意購買電子書,且願意支持我繼續寫作,歡迎點此連結至Readmoo讀墨購買電子書。有你的支持,讓我能旅行到更遠的地方!

1會員
4Content cou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e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夠好的工作》是作者史托佐夫訪談了一百多位不同型態的工作者,讀者如果只能從本書帶走一個重點,他希望是「降低工作重要性的另一面,是優先考慮生活」。他認為無論是個人或社會,往往都缺乏一種想像力,亦即如何讓生活不那麼以工作為中心。
《1.6秒決勝奧運金牌》是英國「跳水王子」湯姆.戴利的自傳,以十一個章節紀錄了跳水運動員及男同志這兩個身份的點滴,以及他從中的體會與領悟。我們的日常生活雖然不會充滿大量的訓練,但戴利在書裡分享了許多對平常人同樣受用的心法。男同志身份則揭露了他向公眾出櫃到後來與伴侶共組家庭、擁有小孩的心路歷程。
4/51.6秒決勝奧運金牌
《夠好的工作》是作者史托佐夫訪談了一百多位不同型態的工作者,讀者如果只能從本書帶走一個重點,他希望是「降低工作重要性的另一面,是優先考慮生活」。他認為無論是個人或社會,往往都缺乏一種想像力,亦即如何讓生活不那麼以工作為中心。
《1.6秒決勝奧運金牌》是英國「跳水王子」湯姆.戴利的自傳,以十一個章節紀錄了跳水運動員及男同志這兩個身份的點滴,以及他從中的體會與領悟。我們的日常生活雖然不會充滿大量的訓練,但戴利在書裡分享了許多對平常人同樣受用的心法。男同志身份則揭露了他向公眾出櫃到後來與伴侶共組家庭、擁有小孩的心路歷程。
4/51.6秒決勝奧運金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不知不覺間掉進心理陷阱—《墨菲定律》 近期有緣換到《墨菲定律》乙書,聽聞銷量不錯而且有相當多正面的評價,再加上已經十年的電影《星際效應》提及深植人心,堪比二十年前的《蝴蝶效應》,遂抱著躍躍欲試的期待展卷聞秘,很快就閱畢收穫良多。 精選幾則筆者深有所感的效應及理論分享之:
Thumbnail
身為訪談型podcaster的我,當然希望思想敏捷、對答如流,所以追求「快思維」似乎是必然的。但閱讀了日本思考專家--植原亮的新著作《慢思術》這本書後,才明白所有的「快思考」來自於「慢思考」的累積,唯有深思熟慮、拆解分析過問題,才能避免錯誤並做出正確的判斷。
Thumbnail
元旦連假利用了「曼陀羅九宫格思考法」,充滿期待的為2024年立下很多有趣的目標,要完成這麼多事情,若沒有強健的體魄、堅定的意志、放鬆又靈活的大腦將無法順利完成,所以首先就是要將運動習慣再度找回來!「12宮格新年新希望規劃表」與「找到幸福感動力規劃表」分享給您!
Thumbnail
在一窩蜂的淘金熱潮中,該跟嗎?該,不過不是跟著去掏金,而是賣牛仔褲。 博物館的牆面需要常常重新粉刷,該怎麼辦?用更好的油漆?不,為窗戶添加不透光窗簾。 《深度思維》是一本從格局與技術層面探討如何強化邏輯思維的書。何謂「深度思維」?在探討「深度思維」之前,可以先理解較簡單的「淺度思維」,「淺度
Thumbnail
賺很多錢的目的是什麼?別把「發大財」錯當終極財務目標! 掌握財務規劃的邏輯,你可以做出更聰明的決策,從每一分錢中擠出快樂!
Thumbnail
會閱讀這本書是因為看到朋友的推薦,不論是「業務是一種機率論」還是「追求自己喜愛的事物才是一切的解答」,這兩個是我閱讀完這本書之後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Thumbnail
「要瞭解完整的人類經驗,每個人都必須感受各種不同的黑暗與孤獨。唯有如此,他們才能夠清楚了解並展現出共同的交流。」 💭前言 你有聽過「靈魂暗夜」嗎,在我開始接觸身心靈的相關知識之後常常聽到這個名詞,它是指在我們潛意識當中有尚未被清理的部分,可能是使你害怕、逃避的事物,強烈地顯化在我們的人生當中..
Thumbnail
在人生的路上我們一直持續思考,但你有沒有想過你的思考品質究竟如何?或你看似在進行思考,但其實只是在同一個思維區域進行執行?更進一步的來說,你會不會對自己少了質疑的勇氣? 這次我們透過閱讀「逆思維」來認識到思考只是必須,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在每一次思考時,執行「深度」的重新思考,透過反覆驗證你才有...
★戰略=創意+分析 ●「戰略思考的雲霄飛車」具有三個必要環節: 1.如何快速產生絕佳構想(上升)。打造邏輯樹,把字詞串連成句子,針對陌生的問題抓出一些結構。借用商業理論並向世上最厲害的商業高手取經,快速發想多個聰明的選項。利用一些反直覺的思考技巧來拓展對眼前問題的認知,找出充滿創意的選項。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不知不覺間掉進心理陷阱—《墨菲定律》 近期有緣換到《墨菲定律》乙書,聽聞銷量不錯而且有相當多正面的評價,再加上已經十年的電影《星際效應》提及深植人心,堪比二十年前的《蝴蝶效應》,遂抱著躍躍欲試的期待展卷聞秘,很快就閱畢收穫良多。 精選幾則筆者深有所感的效應及理論分享之:
Thumbnail
身為訪談型podcaster的我,當然希望思想敏捷、對答如流,所以追求「快思維」似乎是必然的。但閱讀了日本思考專家--植原亮的新著作《慢思術》這本書後,才明白所有的「快思考」來自於「慢思考」的累積,唯有深思熟慮、拆解分析過問題,才能避免錯誤並做出正確的判斷。
Thumbnail
元旦連假利用了「曼陀羅九宫格思考法」,充滿期待的為2024年立下很多有趣的目標,要完成這麼多事情,若沒有強健的體魄、堅定的意志、放鬆又靈活的大腦將無法順利完成,所以首先就是要將運動習慣再度找回來!「12宮格新年新希望規劃表」與「找到幸福感動力規劃表」分享給您!
Thumbnail
在一窩蜂的淘金熱潮中,該跟嗎?該,不過不是跟著去掏金,而是賣牛仔褲。 博物館的牆面需要常常重新粉刷,該怎麼辦?用更好的油漆?不,為窗戶添加不透光窗簾。 《深度思維》是一本從格局與技術層面探討如何強化邏輯思維的書。何謂「深度思維」?在探討「深度思維」之前,可以先理解較簡單的「淺度思維」,「淺度
Thumbnail
賺很多錢的目的是什麼?別把「發大財」錯當終極財務目標! 掌握財務規劃的邏輯,你可以做出更聰明的決策,從每一分錢中擠出快樂!
Thumbnail
會閱讀這本書是因為看到朋友的推薦,不論是「業務是一種機率論」還是「追求自己喜愛的事物才是一切的解答」,這兩個是我閱讀完這本書之後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Thumbnail
「要瞭解完整的人類經驗,每個人都必須感受各種不同的黑暗與孤獨。唯有如此,他們才能夠清楚了解並展現出共同的交流。」 💭前言 你有聽過「靈魂暗夜」嗎,在我開始接觸身心靈的相關知識之後常常聽到這個名詞,它是指在我們潛意識當中有尚未被清理的部分,可能是使你害怕、逃避的事物,強烈地顯化在我們的人生當中..
Thumbnail
在人生的路上我們一直持續思考,但你有沒有想過你的思考品質究竟如何?或你看似在進行思考,但其實只是在同一個思維區域進行執行?更進一步的來說,你會不會對自己少了質疑的勇氣? 這次我們透過閱讀「逆思維」來認識到思考只是必須,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在每一次思考時,執行「深度」的重新思考,透過反覆驗證你才有...
★戰略=創意+分析 ●「戰略思考的雲霄飛車」具有三個必要環節: 1.如何快速產生絕佳構想(上升)。打造邏輯樹,把字詞串連成句子,針對陌生的問題抓出一些結構。借用商業理論並向世上最厲害的商業高手取經,快速發想多個聰明的選項。利用一些反直覺的思考技巧來拓展對眼前問題的認知,找出充滿創意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