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大人後卻忘了,我們曾是孩子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記得所看見的,也記得所聽見的話語,而且模仿著就這樣又傳了下去。或許不是忘了曾是孩子時的感受,而是不願回想當時的不舒服,好似在指責陪伴著我們的大人,卻也因此讓自己成為沒法接住孩子的大人。


▍大人忘了,孩子的學習動機就消失了

  我很討厭教程式小車的組裝,組裝通常是在課程的最初期,總覺得那時的默契還沒建立起來,零件常不見、垃圾到處掉、組間合作常有爭執,跟一些自己認為滿重要的小事指甲容易裂掉。如此負面的情緒,在不知不覺中正影響學生看待這件事情,因為自己不認同,所以不論在如何用力的包裝都掩飾不起來。回想我第一次組裝時,太過期待看到完成後車子能動起來,確實會先把用不到的包裝袋先隨手放。現在想想學生在組裝上會有爭執,其實也是因為他們都積極地想要完成,搶著做的同時就吵起來了。我該在意的點應該要從「該如何停止爭吵」,延伸到讓學生都能瞭解到彼此都是為了想完成任務的「為什麼我們會吵架,以及接下來該怎麼調整」。

  與其說忘了,或許其實是因為好的感受與動機,被之後更強烈的負面感受所壓制了。最有感的莫過於數學了,當要「背」的公式、定理越多,算不完的題目、寫不完的考卷,再加上沒有起色的分數。帶著對數學的焦慮與恐懼也就長大了,更不用討論物理、化學了,根本是進階版的數學難題。很幸運,大一微積分教授帶著我們一個又一個的推倒公式,開始會好奇在形成公式之前發生、經歷了哪些事與思考,使這些公式在幾百年後依然流傳,而且不受文化限制的流傳著。我並不是一個數學老師,孩子拿著題目來問時,常常都會先愣一下,確實忘了,我不會急著去翻詳解、讀懂詳解,而是慢慢的再算一次忘了就跟學生借課本,自己再經歷一次整個過程的同時,也讓學生看見學數學就是慢下來。當自己慢下來了,焦慮與恐懼也不會衝上來,自己的不知所措也不會感染到學生,反而有的學生會因為我們的想學而更想學。

  始終相信每一個人都曾擁有想把知識、事情學好的渴望,但總在無意間動機被破壞、胃口被養爛了,好可惜。現在我都提醒自己「忘了、還沒學會,那就帶著孩子再學一次吧!」。


▍大人忘了,孩子的感受就被忽視了

  不舒服的對話、後悔自己講出口分享的時刻其實都記得清楚,卻忘了與自身的對話方式連接在一起,調整、避免自己帶給他人一樣的感受。讀書會在共讀一本經典的教養書《怎麼說, 孩子會聽vs.如何聽, 孩子願意說》, Tony 老師帶著實習生夥伴們感受,對話中明明對方沒有惡意,但聽者卻想趕快結束對話的時刻。我需要建議,我也需要有旁人協助釐清,但述說困難的當下,我大多是帶著「聽我說,我就是想抒發」的期待,當有其他資訊進來我是反感、排斥的。

  不舒服的感受是真實的,想協助解決對方所面臨的困境也是真實的。沒有人有錯,卻錯過了許多,錯過好好陪伴對方、錯過能接住對方的機會、錯過為對方建立能量面對問題的力量。面對相較成熟的人,我跟同學一起焦慮畢業之後,我們很常這樣玩,如同使用聊天式 AI(ChatGPT, Bing),在分享任何事情之前,先下 Prompt(建議、垃圾話、無限認同、長輩......模式)。為的是先有預備接下來可能接收到的資訊,也讓彼此知道對方需要的是什麼,可以如何透過語言提供協助。從鬧著玩(情緒舒緩下來),到進入更深一層的討論。

  孩子還不夠成熟,沒辦法幫自己下 Prompt ,大人的支持就要很明確的讓孩子感受到。感受自己的感受已經不容易了,感受他人的感受更難。無法憑空同理,回想類似經驗中自己的感覺,雖然有時不太舒服,但當我因此能接住孩子時,好似也告訴過去的自己「沒事了、解決了」。曾經會把自己認為的感受加諸在孩子身上,結果反而製造出另一個新問題。面對不同特質的孩子,要調整對話方式,孩子無法為自己下 Prompt,但我能學著判斷孩子當下需要的是什麼。(與大家分享面對同理的困境夥伴 Lian 的看待方式 實習日誌_同理滿天飛 Full of empathy?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的,配得專屬的對待方式。Tony 老師也提醒到,《怎麼說, 孩子會聽vs.如何聽, 孩子願意說》是一本寫給父母的教養書,身為老師的我們,更要清楚的判斷書中所提的方法適不適合在課堂上使用。回到亮師不斷提醒的「學習到的方法要轉換成自己的心法」。自己還在轉換中,希望有一天能有機會繼續分享!


▍大人別忘,那是陪伴孩子的利器

  最近才發現自己會被自己的感受、想法卡住,但也因此很認真的在感受自己的感受,抓住自己思考脈絡的重要關鍵。避免讓負面感受壓過一切,帶著疏通感受的過程一起前進。或許有一天能幫助到有類似困境的孩子,就算沒有那一天,我依然能在當中收穫許多、有所改變。

  

04/30/2024實習日誌

    11會員
    8Content cou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雙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分享到最近在練習課前開場「有點像是營隊的值星官」,「不嚴肅但堅定,不是布達事情而是跟著孩子一起經歷」。從我的實習到他們的返服,後來加入彼此過去學校、營隊、教學、修課的經歷混在一起聊。有一些些梳理不清的地方,好似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互動時,想到自己的過往,都會好感謝曾經的感受,陪孩子成長時,自己也變得更勇敢一些......
      分享到最近在練習課前開場「有點像是營隊的值星官」,「不嚴肅但堅定,不是布達事情而是跟著孩子一起經歷」。從我的實習到他們的返服,後來加入彼此過去學校、營隊、教學、修課的經歷混在一起聊。有一些些梳理不清的地方,好似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互動時,想到自己的過往,都會好感謝曾經的感受,陪孩子成長時,自己也變得更勇敢一些......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即便這篇探討了工作的意義與迷思,但什麼樣的人生才有意義,只有你自己能給出答案,沒有人有資格說對或不對。 有些人的貢獻感是來自工作,有些人可能是在不同的地方找到。正因為每個階段在意的事情不同,你才能隨時校正自己的生命解答。
    Thumbnail
    LUCY 以「童年」為主軸,發行首張正規專輯《Childhood》。全員參與創作,誠意填滿 15 首曲目,不只是關於童年回憶、回到初心,專輯更帶你以大人的視角,喚起你或許已經遺忘但不想失去的童心。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大人」了嗎? 在最近的貼文與看過的書中,不斷看到各種迷惘的大人,這條沒有明確分界的線,好像默默就跨進來了,只覺得進入大人的世界問題更多…ಥ_ಥ 隨著時間流逝而無法避免的長大過程,究竟要怎麼形容當中的酸甜苦辣呢?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各自必須面對的議題,而《二十五・二十一》,或許是讓觀眾能夠重新整理過往的人生,並過去和解、告別的作品。儘管開頭有點青春到讓人無法直視,但隨著內容展開,能夠產生的共鳴也慢慢增強,儘管浪漫的情節沒有「王子公主終得幸福」的結尾,反而讓人覺得恰到好處。
    Thumbnail
    身邊的人政治冷感的程度都讓我覺得還是我其實也不需要這麼在乎,有幸遇到一個有關注同樣議題的人都覺得是浮木,同溫層真的不好找。
    Thumbnail
    這篇討論的由來,是我看到一個有關凝聚團體默契的活動--棉花糖挑戰 棉花糖挑戰裡,幼稚園小孩的表現比大部分的大人好,許多人反思出其中的原因 1.小孩會在一拿到材料後,便開始行動 2.當失敗時,小孩會快速的改變方法 3.小孩們可以自然的開始合作 而相反的,這些特質是實驗中大人所沒有的,實驗發現大人們傾向
    Thumbnail
    他是陳毅,他是一位青年作家和紀錄片導演。他在高中時創辦獨立媒體——草根青年發聲網,以特殊選才上了中央大學,大學期間仍不忘初心繼續寫作,出版個人自傳《18後,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耗時兩年拍攝《1819》紀錄片,在紀錄片裡討論讀書的意義與人生的價值,並出版《在長大之前,紀錄片1819拍攝紀實》。
    Thumbnail
    開在捷運大安站、大安森林公園周邊的小涼院,以專賣霜淇淋為主,每週都會在社群粉絲網頁上公布當週的霜淇淋口味,時常以當季的水果口味以及特殊食材或酒類來調配冰品,有點類似聖代的做法,卻又不需那般華麗的外觀,而真實地呈現食材的味道,將冰品的製做當成是烘培蛋糕甜點一樣的專注。 小涼院的店面空間並不大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即便這篇探討了工作的意義與迷思,但什麼樣的人生才有意義,只有你自己能給出答案,沒有人有資格說對或不對。 有些人的貢獻感是來自工作,有些人可能是在不同的地方找到。正因為每個階段在意的事情不同,你才能隨時校正自己的生命解答。
    Thumbnail
    LUCY 以「童年」為主軸,發行首張正規專輯《Childhood》。全員參與創作,誠意填滿 15 首曲目,不只是關於童年回憶、回到初心,專輯更帶你以大人的視角,喚起你或許已經遺忘但不想失去的童心。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大人」了嗎? 在最近的貼文與看過的書中,不斷看到各種迷惘的大人,這條沒有明確分界的線,好像默默就跨進來了,只覺得進入大人的世界問題更多…ಥ_ಥ 隨著時間流逝而無法避免的長大過程,究竟要怎麼形容當中的酸甜苦辣呢?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各自必須面對的議題,而《二十五・二十一》,或許是讓觀眾能夠重新整理過往的人生,並過去和解、告別的作品。儘管開頭有點青春到讓人無法直視,但隨著內容展開,能夠產生的共鳴也慢慢增強,儘管浪漫的情節沒有「王子公主終得幸福」的結尾,反而讓人覺得恰到好處。
    Thumbnail
    身邊的人政治冷感的程度都讓我覺得還是我其實也不需要這麼在乎,有幸遇到一個有關注同樣議題的人都覺得是浮木,同溫層真的不好找。
    Thumbnail
    這篇討論的由來,是我看到一個有關凝聚團體默契的活動--棉花糖挑戰 棉花糖挑戰裡,幼稚園小孩的表現比大部分的大人好,許多人反思出其中的原因 1.小孩會在一拿到材料後,便開始行動 2.當失敗時,小孩會快速的改變方法 3.小孩們可以自然的開始合作 而相反的,這些特質是實驗中大人所沒有的,實驗發現大人們傾向
    Thumbnail
    他是陳毅,他是一位青年作家和紀錄片導演。他在高中時創辦獨立媒體——草根青年發聲網,以特殊選才上了中央大學,大學期間仍不忘初心繼續寫作,出版個人自傳《18後,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耗時兩年拍攝《1819》紀錄片,在紀錄片裡討論讀書的意義與人生的價值,並出版《在長大之前,紀錄片1819拍攝紀實》。
    Thumbnail
    開在捷運大安站、大安森林公園周邊的小涼院,以專賣霜淇淋為主,每週都會在社群粉絲網頁上公布當週的霜淇淋口味,時常以當季的水果口味以及特殊食材或酒類來調配冰品,有點類似聖代的做法,卻又不需那般華麗的外觀,而真實地呈現食材的味道,將冰品的製做當成是烘培蛋糕甜點一樣的專注。 小涼院的店面空間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