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台灣日本-地鐵捷運電車

紐約台灣日本-地鐵捷運電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捷運|

上個星期回到台灣搭乘捷運時我下意識的趕快檢查自己有沒有坐到博愛座。因為前一陣子有看到關於台灣捷運讓座爭議的新聞,我便變得比較敏感,就怕惹台灣老人不高興。


結果我發現老人家也變得很緊張。


當時我坐的是普通座位,但到了下一站看到一位老先生進車廂時我也趕緊讓座。老先生必須要靠著拐杖走路但卻非常客氣,一直謝謝我還告訴我沒關係,他不須要坐下。在我們一來一往之間,最後是由另一位年輕人從博愛座站起來讓坐。


令人尊敬的老人還是很多。他們不會倚老賣老而將別人的好心當作是理能當然。而好心有禮貌的人也很多,每年暑假在台灣的近二個月常常遇到親切熱心的陌生人。


我個人認為讓位給須要坐下來的人是很基本的概念,但如果真的遇到不在乎的人也就只能算了。畢竟座位上沒有你的名字,而且與其當一個用情緒勒索人的長輩不如當一個讓人尊敬可愛的老人。


|電車|

這星期人在日本,我特地觀察了一下讓坐這件事。我發現日本人讓坐的機率很少。在電車上大部分的人不是在閉目養神就是低頭看手機,所以不論是孩童或是老年人站著,我都沒有看過任何一位日本人抬頭看一眼而讓位,然後站著的人也很淡定(我也很難想像日本人在電車上吵架的情景啦)。


不過我也發現雖然他們不會主動讓位但會把「優先席」空下來直到車廂開始人變多了才會有人慢慢的去坐下那些位子。


我問了一下日本的家人有關日本人不讓座也不在乎有沒有被讓座的文化。他們說日本人不喜歡麻煩別人,光是讓陌生人為你站起來已經是打擾到他人了。而且重點是日本的老人並不想被別人認為自己老了。


|地鐵|

紐約的讓坐文化嗎?什麼讓坐?沒聽過XD


在紐約地鐵的座位是先坐先贏。尤其是這幾年遊民會自己決定哪些位子是他們的博愛座/博愛🛏️。


其實紐約人不太讓座和不想被讓位的理由跟日本人有點相似,但很多時候也是因為生活環境文化的不同。


以前我曾有幾次想讓座給老人,但都被婉拒。溫和一點的人會客氣的說不用了,謝謝。但也有冷眼看著我搖頭的,用眼神告訴我:「妳以為我有多老?」


然後如果遇到孕婦,我都要看著她很久才能確定這位孕婦是真的懷孕還是…… 

雖然紐約人普遍身材苗條但難免會有誤判的時候…..


所以在紐約坐地鐵讓座真的很tricky也要很小心。你是好心,但也可能會被冠上以貌取人,歧視老人,胖子的疑慮。因此久而久之大家也就順其自然。把位子讓給小朋友是比較常見的(比較沒有爭議)但即便如此還是會有很多家長說不用了。


不過我在紐約住這麼久發現,通常是那種看起來好像要避而遠之的彪型大漢反而最常讓座。他們甚至會讓座給女性以示尊重。真的是鐵漢柔情。


雖然我坐地鐵沒有被紐約老人點名讓座的經驗,但我倒是有被白人老太太數落過為什麼她打噴嚏時我沒有和她說:「Bless You? 」 (上帝保祐你)😳 


唉~會”歡”的老人本無國界之分!

avatar-img
YH 紐約隨記
11會員
39內容數
關於紐約,關於人生,關於舞蹈關於我。喜歡文字,喜歡分享。在這裡期許分享真實的生活與工作經驗,也期待有緣的你一起交流共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H 紐約隨記 的其他內容
距離上次在這裏分享文章已經有將近四個月的時間了。這中間除了暑假期間在台灣過得太開心外,也沈澱思考了一些有關如何有勇氣遠離帶給自己負面影響的人事。也許之後我會把這些經歷整理分享。 不過我最近嘗試了一個自己從來沒有想過會做的事情,就是被受邀訪問…. 從來沒有在聽podcast的我第一次接觸就被邀請分
日本長野有一對夫婦民宿主人是我日本婆婆的朋友。他們從年輕時就認識到現在。 民宿主人誠臣桑高大挺拔有活力。他年輕時是一位銀行家,在49歲的那一年為了實現他的民宿夢毅然決然的辭掉工作,用他的畢生積蓄在長野找了一塊地開始建造他理想中的小木屋。 我們第一次造訪小木屋的時候,誠臣桑已經將近60歲。
人正在東京的我其實不算是來觀光的。台灣和日本都有家人的我,這兩個國家是我每年暑假的例行行程。 我一向害怕人擠人(可能在紐約住太久)。不是排斥遊客(出門在外大家都是遊客)而是比起去大家耳熟能詳的大觀光景點,我更喜歡找冷門的景點。一方面是好奇心喜歡探索,一方面是覺得去參觀沒有被大量遊客洗禮的景點更
距離上次在這裏分享文章已經有將近四個月的時間了。這中間除了暑假期間在台灣過得太開心外,也沈澱思考了一些有關如何有勇氣遠離帶給自己負面影響的人事。也許之後我會把這些經歷整理分享。 不過我最近嘗試了一個自己從來沒有想過會做的事情,就是被受邀訪問…. 從來沒有在聽podcast的我第一次接觸就被邀請分
日本長野有一對夫婦民宿主人是我日本婆婆的朋友。他們從年輕時就認識到現在。 民宿主人誠臣桑高大挺拔有活力。他年輕時是一位銀行家,在49歲的那一年為了實現他的民宿夢毅然決然的辭掉工作,用他的畢生積蓄在長野找了一塊地開始建造他理想中的小木屋。 我們第一次造訪小木屋的時候,誠臣桑已經將近60歲。
人正在東京的我其實不算是來觀光的。台灣和日本都有家人的我,這兩個國家是我每年暑假的例行行程。 我一向害怕人擠人(可能在紐約住太久)。不是排斥遊客(出門在外大家都是遊客)而是比起去大家耳熟能詳的大觀光景點,我更喜歡找冷門的景點。一方面是好奇心喜歡探索,一方面是覺得去參觀沒有被大量遊客洗禮的景點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