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鄉誠臣先生 《啟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日本長野有一對夫婦民宿主人是我日本婆婆的朋友。他們從年輕時就認識到現在。


民宿主人誠臣桑高大挺拔有活力。他年輕時是一位銀行家,在49歲的那一年為了實現他的民宿夢毅然決然的辭掉工作,用他的畢生積蓄在長野找了一塊地開始建造他理想中的小木屋。


我們第一次造訪小木屋的時候,誠臣桑已經將近60歲。他很驕傲的介紹說小木屋的木頭是由加拿大運來的然後再由他親手營建打造。誠臣桑請來了專業人士指導怎麼建造木屋再加上五位朋友的幫忙,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將小木屋建造完成。而誠臣桑的太太也為了經營民宿而特別去學習精緻烹飪。


因為小木屋建造過程的特別和誠臣太太的精緻烹飪野菜,他的名宿曾經被日本的旅遊節目和雜誌報導過,再加上誠臣桑熱情有活力又好客的個性,他的民宿是當年很熱門的當地民宿之一。


第二次造訪誠臣桑的小木屋是大約在八年前。當時誠臣桑正在和癌症博鬥。因為治療的關係他失去了聲帶,必須靠聲音振動器才能夠發聲。但即便如此,誠臣桑仍然保持樂觀的態度而且總是笑容滿面,他也不諱言自己生病的事情。當時他的民宿仍然是經營的有聲有色。


今年再到長野找誠臣桑。誠臣桑的太太已在疫情期間不幸過世。他將原本的小木屋賣掉,搬到了一間荒廢己久的古屋。誠臣桑再度發揮他最熱愛的DIY精神,將近百年的古屋從新打造,並繼續他的民宿經營。


雖然相隔多年沒見,但今年看到誠臣桑覺得他完全沒變。仍然精神抖擻,健步如飛的帶著他一貫的微笑來車站接我們。


他的古屋坐落在一處我覺得真的是非常徧遠到如果不是當地人一定會迷路的地方。


誠臣桑因為年事已高,自然沒有辦法一下子把古屋修到像第一個木屋一樣的完美。但即便如此,屋裏的裝潢設計仍可以看出誠臣桑的品味。紐約的朋友問我古屋長的怎麼樣?我形容感覺很像我人在有好山好水的台東,而古屋則是一幢古老建築的鐵皮屋。


說到鐵皮屋,其實如果在附近山區散步便會發現有些鄰居的房子仍保有原來的茅草屋頂。有些住戶因為房子老舊加上氣候的關係,他們會將鐵皮直接覆蓋在茅草屋頂上。


這次的拜訪我們也認識了附近的鄰居。他們大多是獨居的老人家。老人家們的小孩子成年了自然離家。


這些老人家看起來都生活的很自在。他們年紀雖大但仍然每天在院子裡種蔬菜種花種樹,也會串門子互相幫忙。隔壁的老鄰居有一位是藝術家,家裏擺滿了她自己的手工作品(看起來就是會出現在精品店的藝術品),有一位則是專長自製天然果醬,老先生每天也會帶著他的小狗出門散步順便來和我們打打招呼聊聊天。


誠臣桑和這些鄰居們都有一些共通點就是他們的正面思考,而且喜歡勞動然後不服老。雖說是不服老但不是那種覺得自己老人最大的心態,而是會很驕傲的展示自己日常喜歡做的事情或是他們現在還能做的事情。


其實我的日本婆婆也是這樣的人。雖然我有時候會懐疑她會不會太好強😂,例如明明已經在東京走路走到快抽筋,但上了電車有時候位子不夠卻很堅持的要我坐下,她自己站著…

但我認為其實是一種精神和心態,念頭也真的很重要。


這次在回東京的前一個晚上我靠著日本婆婆和翻譯軟體和誠臣桑聊了很多。


誠臣桑告訴我們他這十年來如何戰勝本來是第四期的癌症到目前零癌細胞及如何和發音器共存。他滿臉笑容的說他是多麼的幸運,但也提到他覺得他的生命是用他太太的生命交換來的。


誠臣太太在幾年前無預警的得到另一種癌症,很快的不幸離世。日本婆婆說誠臣桑當時真的很捨不得太太的離開。


誠臣桑也提到這一區的房子屋齢都高達百年。他目前這間名宿要花很久的時間才能完全完成。也因為年事已高,所以他並沒有做廣告而是只招待朋友推薦的遊客,並且一次只能招待二位,然後這二位客人便能使用整個房子。


和誠臣桑聊著聊著,他突然感慨的提到,這一帶的房子因為屋齡都有近百年歷史的特色,已經被好多”外國人”和外國公司買下而從新改建。而他口中所謂的外國人其實是中國人。 


我非常非常的驚訝。這一帶以我看來已經是非常人煙稀少的地方了,結果居然還是可以聽到中國人來置產的消息。


我很不喜歡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也有認識很多明理的中國朋友,但多年來我已經聽到太多類似的故事了。他們遍佈全球,現金購買再裝潢成自己覺得”最好看”和最方便的風格(在國外最常見的是把應該種綠植物的前院用水泥填平當停車位)。

這種過度投資過度擴散買賣的行為真的會破壞當地人的生活,包括把房價提高導致當地人買不起房子。


誠臣桑和他的鄰居雖然感慨,但倒也淡定。畢竟日子還是要照過,生活目前也不會因為這樣而改變什麼。


對這幾位悠游自在的日本老人來說,今天院子裡收採到的新鮮蕃茄或將已經綻放的鮮花剪下來拿進屋裡裝飾,下午和鄰居喝喝茶和咖啡,房子哪裡須要修修整理才是他們最關心的日常。


至於其它的,就順其自然。


也就是這順其自然的淡定心態令他們長年保持身心健康。


人的生活方式和對事情的看法及處理態度可以有很多種,我們選擇哪一種?


圖為80幾歲的西鄉誠臣先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瘋愛-avatar-img
2024/07/08
良善的人,每個國度每個地方都有的😇❤️🌈
YH 紐約隨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13
瘋愛 是的呦
avatar-img
YH 紐約隨記
11會員
39內容數
關於紐約,關於人生,關於舞蹈關於我。喜歡文字,喜歡分享。在這裡期許分享真實的生活與工作經驗,也期待有緣的你一起交流共鳴~
YH 紐約隨記的其他內容
2024/11/17
距離上次在這裏分享文章已經有將近四個月的時間了。這中間除了暑假期間在台灣過得太開心外,也沈澱思考了一些有關如何有勇氣遠離帶給自己負面影響的人事。也許之後我會把這些經歷整理分享。 不過我最近嘗試了一個自己從來沒有想過會做的事情,就是被受邀訪問…. 從來沒有在聽podcast的我第一次接觸就被邀請分
Thumbnail
2024/11/17
距離上次在這裏分享文章已經有將近四個月的時間了。這中間除了暑假期間在台灣過得太開心外,也沈澱思考了一些有關如何有勇氣遠離帶給自己負面影響的人事。也許之後我會把這些經歷整理分享。 不過我最近嘗試了一個自己從來沒有想過會做的事情,就是被受邀訪問…. 從來沒有在聽podcast的我第一次接觸就被邀請分
Thumbnail
2024/07/02
|捷運| 上個星期回到台灣搭乘捷運時我下意識的趕快檢查自己有沒有坐到博愛座。因為前一陣子有看到關於台灣捷運讓座爭議的新聞,我便變得比較敏感,就怕惹台灣老人不高興。 結果我發現老人家也變得很緊張。 當時我坐的是普通座位,但到了下一站看到一位老先生進車廂時我也趕緊讓座。老先生必須要靠著拐杖
Thumbnail
2024/07/02
|捷運| 上個星期回到台灣搭乘捷運時我下意識的趕快檢查自己有沒有坐到博愛座。因為前一陣子有看到關於台灣捷運讓座爭議的新聞,我便變得比較敏感,就怕惹台灣老人不高興。 結果我發現老人家也變得很緊張。 當時我坐的是普通座位,但到了下一站看到一位老先生進車廂時我也趕緊讓座。老先生必須要靠著拐杖
Thumbnail
2024/06/28
人正在東京的我其實不算是來觀光的。台灣和日本都有家人的我,這兩個國家是我每年暑假的例行行程。 我一向害怕人擠人(可能在紐約住太久)。不是排斥遊客(出門在外大家都是遊客)而是比起去大家耳熟能詳的大觀光景點,我更喜歡找冷門的景點。一方面是好奇心喜歡探索,一方面是覺得去參觀沒有被大量遊客洗禮的景點更
Thumbnail
2024/06/28
人正在東京的我其實不算是來觀光的。台灣和日本都有家人的我,這兩個國家是我每年暑假的例行行程。 我一向害怕人擠人(可能在紐約住太久)。不是排斥遊客(出門在外大家都是遊客)而是比起去大家耳熟能詳的大觀光景點,我更喜歡找冷門的景點。一方面是好奇心喜歡探索,一方面是覺得去參觀沒有被大量遊客洗禮的景點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別人家是看到日本大人心裡七上八下,他家是日本人看到他心裡七上八下,海山李家惹不起啊!
Thumbnail
  別人家是看到日本大人心裡七上八下,他家是日本人看到他心裡七上八下,海山李家惹不起啊!
Thumbnail
日本長野有一對夫婦民宿主人是我日本婆婆的朋友。他們從年輕時就認識到現在。 民宿主人誠臣桑高大挺拔有活力。他年輕時是一位銀行家,在49歲的那一年為了實現他的民宿夢毅然決然的辭掉工作,用他的畢生積蓄在長野找了一塊地開始建造他理想中的小木屋。 我們第一次造訪小木屋的時候,誠臣桑已經將近60歲。
Thumbnail
日本長野有一對夫婦民宿主人是我日本婆婆的朋友。他們從年輕時就認識到現在。 民宿主人誠臣桑高大挺拔有活力。他年輕時是一位銀行家,在49歲的那一年為了實現他的民宿夢毅然決然的辭掉工作,用他的畢生積蓄在長野找了一塊地開始建造他理想中的小木屋。 我們第一次造訪小木屋的時候,誠臣桑已經將近60歲。
Thumbnail
《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是由日本小說家伊坂幸太郎所著,這部小說還曾被改編成電影。這部作品的寫作方式十分別緻,以「現在」和「二年前」雙線敘述,分章發展故事情節。     《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小說「現在」的主角,是從外地搬到仙台就讀大學的法律系準大學生「椎名」。椎名剛搬進賃居的公寓
Thumbnail
《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是由日本小說家伊坂幸太郎所著,這部小說還曾被改編成電影。這部作品的寫作方式十分別緻,以「現在」和「二年前」雙線敘述,分章發展故事情節。     《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小說「現在」的主角,是從外地搬到仙台就讀大學的法律系準大學生「椎名」。椎名剛搬進賃居的公寓
Thumbnail
出生於東京,成長於東京。身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東京人,Osuga卻因緣際會來到台灣,並選擇在這片土地上扎根下來。
Thumbnail
出生於東京,成長於東京。身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東京人,Osuga卻因緣際會來到台灣,並選擇在這片土地上扎根下來。
Thumbnail
湾生松本洽盛@花蓮・鳳林 2015年に公開された映画『湾生回家』をご覧になった方なら、出演者の松本洽盛さんを覚えておられるだろう。 現在、90歳近いご高齢の松本さんだが、まだまだお元気。「コロナの流行も落ち着いたので、今年はぜひ人生最後?の帰郷、つまり台湾への里帰りを実現したい」と、日々、体調管理
Thumbnail
湾生松本洽盛@花蓮・鳳林 2015年に公開された映画『湾生回家』をご覧になった方なら、出演者の松本洽盛さんを覚えておられるだろう。 現在、90歳近いご高齢の松本さんだが、まだまだお元気。「コロナの流行も落ち着いたので、今年はぜひ人生最後?の帰郷、つまり台湾への里帰りを実現したい」と、日々、体調管理
Thumbnail
若是看過2015年上映的電影「灣生回家」,相信對松本洽盛這位演出者肯定不陌生。時至今日,新冠疫情已然趨緩,松本先生的身體依舊硬朗,雖然年近90,仍打算在2024年再訪台灣,而這可能也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的返鄉探望。 話說與松本先生結識的緣起,是看過電影之後,被他自然不做作的演出所吸引,因此萌發
Thumbnail
若是看過2015年上映的電影「灣生回家」,相信對松本洽盛這位演出者肯定不陌生。時至今日,新冠疫情已然趨緩,松本先生的身體依舊硬朗,雖然年近90,仍打算在2024年再訪台灣,而這可能也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的返鄉探望。 話說與松本先生結識的緣起,是看過電影之後,被他自然不做作的演出所吸引,因此萌發
Thumbnail
這位谷上滿夫先生89歲住在神戶市,他兒子谷上直也61歲住在東京。 老爺爺到7年前還在車站附近的商店街開照相館,一年前開始愛上了騎電動自行車。
Thumbnail
這位谷上滿夫先生89歲住在神戶市,他兒子谷上直也61歲住在東京。 老爺爺到7年前還在車站附近的商店街開照相館,一年前開始愛上了騎電動自行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