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破壞還要有建設-破解定存股3迷思

2020/09/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記得大概20年前我在技嘉科技上班的時候,我的主管告訴我一個觀念: 當你提出一個破壞性想法的時候,別忘了也要提出有建設性的方法。
這個意思大概就是,當一群人在討論要去哪裡玩的時候,總是有人在那邊說這個不好那裏怎樣,然後要他提供意見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的那種人。這種人只會對別人的建議提出破壞,要他建設卻又沒有想法無法建設的人。
簡單講就是出一張嘴沒有作為。
質疑定存的人,大致上有三種質疑的角度來看待存股這件事情:
1. 領股息降低成本,忽視了時間成本。
質疑者的觀點: 存股一年領5%,要靠20年才能領回股票,然後達到零成本的目的。這20年每年看似成本都在降低,事實是,同樣的時間和金錢,也許投資在其他標的上成效會更好!
喬飛的觀點: 我以前只會定存賺1%,現在學會存股就只會賺存股的5%,我如果能投資其他標的我當然會拿去投資其他的,但是問題是我就是不會就是沒有,我嘗試過買低賣高賺價差就是賠錢收場。所以請質疑者提供所謂"其他標的成效會更好的方法"出來給大家參考一下,有什麼策略或是方法可以高於5%然後風險又低的。存股的策略就是靠時間降低成本,我就是要靠20年去降低成本,甚至換個角度想,我是花100元然後每年領5%領到永遠,不要只有狹隘的看零成本這件事情。
所以喬飛的建議: 趕快確認你有無能力賺到5%以上投資報酬率的能力,沒有那種能力的話就乖乖存股。(請參考這篇文)
2.股票配息的錢實際上是來自你的本金。
質疑者的觀點: 股票發股息時,是從你的本金(公司資產)拿錢出來發給你自己,所以你的資產只是從公司的口袋,換到自己的口袋,到頭來都還是你自己的錢,只有當填權息時,利息才算真正的入帳。
喬飛的觀點: 如果一間公司價值100元,今年賺了5元,是不是公司資產變成105元? 然後公司把利潤5元發給你,公司價值又變成了100元,這樣有什麼問題嗎?
如果公司價值100元,今年沒賺錢,硬要賣祖產發5元給你,然後公司價值變成95元,這才是有問題吧?
一家公司如果能永遠賺錢,那他把賺的錢發給你,這樣有什麼問題?
看看大台北瓦斯(9908),永遠賺錢的公司,股價永遠往上,他有因為把賺的錢發給股東然後股價就一直往下嗎?
公司賺錢發錢給股東不是問題,不賺錢還硬要發錢這才是問題。
再來看中華電信,當越接近發錢的時候,股價就會往上,發完錢又回到公司的價值。
意思就是平常股票就牛皮110元,越靠近配息日股價就越接近115,配完5元之後股價又回到110在那邊牛皮。所以正常的存股就像中華電信。
再來提供一個股票越存越低的例子好了,正新
這就會有人說你看存股變成存骨越存越低每年領的都不夠補償股價的損失
正新股利政策
來看看正新的股利。當一個公司越來越不賺錢,股價當然就一路往下,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正新不是因為每年配股利而股價越來越低,是因為大家對於這家公司未來賺錢能力沒信心所以股價越來越低。股價是建立在公司營收+投資者信心+國際情勢+未知群眾心理因素的一堆集合體表現,不是因為配股配息股價越來越低。
所以喬飛的建議: 既然存好公司越來越難,那就應該風散投資,選一籃子股票ETF降低個股風險。
3. 當零成本的時候就可以放任股票下跌嗎?
質疑者的觀點: 「反正已經持有很多年,都已經零成本了,就擺著領股息啊。」抱著這種消極的心態投資,很可能賺到股息,卻賠掉價差,甚至有可能某天連股息都領不到。白白浪費掉的時間。
喬飛的觀點: 這是建立在存個股的情形之下,如果存一籃子ETF,當個股狀況不佳的後,就會被ETF的相關機制剃除然後換成其他股票再平衡的情形,所以不會有放任股票不管的狀況。
如果是個人存個股,那當然要有自己對於股票的淘汰機制(我的方法可以參考這裡)。
所以喬飛的建議: 如果你有自己淘汰股票的方式,那就對不好的股票去做汰弱留強的動作,如果你沒有那個能力,那就買一籃子股票ETF(如0050/0056等等),由他們的機制去做股票的汰換。
提出問題很好,但是也請提供解決的方法。不要像立委只會在那邊罵,要他們提供方法就說"我要是知道我就當總統了"。這不是一個負責任的方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74會員
389內容數
我喜歡從生活中學習、體驗各種事物並記錄下來我的心得和感想,有點像是寫日記。 隨著年紀的增長、體驗各種人生的歷練之後,我會回去追蹤並更新我當年寫的文章。看著過去的自己,我覺得這樣很有趣。 "喬飛的生活日誌"最早於2007年在網路建立,歷經過多次blog的搬家,最後2019年落腳於VOCUS。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