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我曾修過一趟哲學課,當時就被柏拉圖在《理想國》對話集中,提出的「洞穴比喻」深深吸引。
大致描述是,一群生活在洞穴的人們,所認知的世界,都是洞穴外投射至牆上的影子。那些影子對人們而言是現實,可創造陰影的本體,對那些存在於洞穴的人而言,是無法理解甚至不一定在乎的領域,即便它可能更貼近與真實。
這個比喻被很多創作者拿來使用過,但我很少看到像《大圍牆記》這般如此貼近的將其描寫出來。這讓我對這本書很快產生了興趣,趁著過年休假,一口氣將其讀完。
❚ 以下微雷分享 ❚
這本小說描述一場末世的大毀滅後,一台超級量子電腦創造出了人類。然而在如此龐大的故事設定之下,則由一處原始不過,充滿神話的的小聚落開始。
那是一座僅擁有一道天縫的洞穴,長久以來族人們便生存在此,那裡便是他們所認知的世界。天縫會帶來光明,在那之外,則是神聖不可踏出的光明之地。
但這個如此原始的部落,卻有著相當明確的分工,也有著掌握大權的長老,以及看顧一切的火母。沒有人去質疑過,為什麼這裡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理所當然,除了主角鐵臂。
而故事的發展,將漸漸揭開高聳圍牆環繞的洞穴由來,並跟著鐵臂的探索來到天縫之外的光明之地,一步步解答這個世界的真實面貌。
這讓我不禁開始回想起過去曾接觸的一些作品,從艾西莫夫的《基地》,到《移動迷宮》的冒險,或是《進擊的巨人》中的高牆、《駭客任務》的母體,至《普羅米修斯》中的人類起源與未來。除了那些精彩的劇情,這些作品都有著類似的探索:
❚ 我們從何而來,又將往哪裡去?
這是人類千年以來都想知道的問題,卻像是永遠沒有解答的探索之旅。而這追尋是否有意義,或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循環,也許答案不一定是我們承受的起的。
我特別喜歡書中的一句話:「模仿人腦只是在追逐神的足跡,我要做的是創造一個神。」
現在的我們從追逐神到試圖成為神,會不會哪一天發現可以成為神,也成了誰的神呢?
會不會這個世界,乃至整個宇宙就是這樣的循環。離開了洞穴,打破了圍牆後,迎接我們的會是真理,還是只是進入了另一個更大的洞穴中呢?
《大圍牆記》對此有著不同的見解與敘述。在首部曲結束後,我已經迫不及待二部曲的出版。
若你對這樣的的劇情感興趣,也喜歡思考探索這類議題,推薦這本張草著作的《大圍牆記》。
—來自托比寶 TobyBao發佈於托比寶 TobyBao的沙龍 https://vocus.cc/article/643d98dffd89780001a638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