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工作能掌握平衡,而且又不失去自我,也有生活娛樂的人,我挺嚮往的。
從小看著爸爸媽媽拚了命的努力賺錢就是為了養家餬口,犧牲很多娛樂的時間,換來生活平衡。那時還小就以為賺錢就是必須犧牲享樂和物質。這樣的認知一直到出社會才改觀了我的想法。原來收入多寡成了關鍵的要素,爸媽不是不喜歡娛樂,而是在當時的條件下,賺取的收入扣掉太多必須要的支出,所剩可以享樂的錢是有限的………..。
記得,有一回跟朋友聊天,他的職業是個修車師傅,他認識的客人有不同特質及個性的人,他說曾經印象很深刻的一位客人,模特車壞了,請師傅維修,初估修理的費用,幾乎是買新車的1/3的錢,師傅知道他的機車時不時就有毛病,於是,就推薦客人舊車換新車,有補助方案正好可以趕上這一波活動,過了就沒有了。
客人吞吞吐吐、支支吾吾的最後坦言跟我這位朋友師傅告知,他連要付的修車費都可能繳不出來,原本她的收入跟支出是算地剛剛好只能打平。突如其來的大筆修車費實在讓他很傷腦筋……….後來師傅願意用分期付款方式幫他解決了他的困擾。
其實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心有戚戚焉。窮人有窮人的活法,,既便小孩5-6個,也是用窮養方式撫養小孩到成年的。因為環境能力無法改變,所以只好生活要節流才能夠平衡生活支出,別人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拉拔大小孩子的。
我自己也成家幾十年了,,明白組織一個家庭不容易,回首看著爸媽多年的辛勞,覺得他們好厲害,生4個小孩又晉升有殼鍋牛族,對我們現在來說,簡直難上加難,但是也是告訴自己,別增添自己煩惱,想多了沒有好處。況且不是人人都喜歡犧牲娛樂物質換取成了有殼族的人。
與其羨慕別人不如自己加把勁維持自己本業上的工作,保有一份收入來源,做得長長久久而且能夠長期平衡自己開銷,給自己一個長期執行的目標,期許自己…….這樣的方式總比羨慕別人或紙上談兵來得實際,是吧!
所以阿~想得太多或羨慕別人的時候,就激勵自己把自己現有的工作飯碗做好,持續維持有收入來源的狀況下,再來談後續的發展,先求穩再求其他的可能性,或許這一份薪資是能夠幫助到自己,成了自己生活中的救命錢,這樣的活法雖然不是頂好,但也不是最壞的,總是比空想甚至到不切實際要來得實在有意義多了!
(不同想法者,沒有要打文字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