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插畫藝術涵養與審美觀念高度發展的環境中,插畫師的機會通常基於作品的創意深度和專業實力,而不是依賴流量或人脈。 在國際市場上,這些藝術家常常擁有自己的創作節奏,少有商業包裝的痕跡。

我認識的幾位紐約插畫師朋友,他們並不熱衷社交或自我營銷,但通過持續打磨獨特的個人風格,作品不斷獲得國際品牌和藝術機構的委託。 所以國際市場上能夠發展出許多有特色的插畫師,其實歸功於他們在文創方面的體制所帶給大眾的氛圍—流量本就不是標準。

就如同我之前提到BMW的例子,以及我本身;國際客戶找藝術家合作,不是因為人脈介紹,也完全不看是否自帶流量,而是藝術家在創作上所具備的藝術價值、獨特性和專業性。

我們時常看到的熟面孔,真的是優秀的作品與創作者嗎?還是只是因為他的流量比較高呢?而這些流量,又是用什麼方式堆高的?是本身的藝術創作造詣與價值嗎? 還是國際上的審美都跟不上台灣?如果不靠某些資源,我們能否在國際上看到這些人的作品?

發展是多元的;與其思考別人為什麼爆紅?為什麼能夠得到比較多的讚數?其實可以花時間好好學習與提升自己,這些投注的精力,都會讓你在不同的市場被看到,而不用屈就於一個市場程度的機制。

圖片為我的插畫經紀公司— illozoo 最近招進來的插畫師,有興趣可以參觀我們多種風格的國際插畫師作品!
https://illozoo.com/

Shelly 雪梨-avatar-img
Shelly 雪梨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