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大小說剛來香港的時候跟現在很不同,天橋上總是各種各樣的攤位,宣傳各種各樣的東西,擠得滿滿的。現在只剩下國慶的紅布條和民建聯的幾張笑臉。很多人說習慣了,免疫了,但代價就是扼殺一部分自己。


11月18號刷youtube忽然看到19號就是47人案判決,如夢初醒,立刻決定4點半起床搭第一班船去排隊。幾年間處於渾渾噩噩的狀態,自從疫情之後自顧不暇,也鮮少關注香港了。現在終於有些切身體會到國安法的無孔不入。


18號晚上就開始排隊的有50人左右,包括百歲有餘的陳伯。五點多出門遇到隔壁的美國人,他每日都搭第一班船因爲想要上班前去健身,順便路上給家人打電話,因爲時差。他顯然也看到了新聞,但并不關心。對大多數外國人來說,香港只是一個油水很足的地方罷了。而且洋人臉,總不會被虧待。


清晨六點半到法院門口,隊伍已經饒了兩三圈,至少200人了。旁邊站著全部武裝的警察,不時觀察著隊列中的人。忽然感到,布達拉宮門前就是這樣的氣氛。


8點多開始下雨,我沒有傘。誰知旁邊戴口罩的女生直接把傘拿過來分享。但她似乎不想跟我多聊,也可能是因爲我廣東話太爛。中途遇見法新社想采訪,我答得都很保守,也許是習慣了戴上面具。


很多人帶著摺曡椅來,也有打盹的,沉悶的空氣似乎凝結。所有人都多少帶著早起趕路的疲倦,結伴來的也漸漸不太聊天了。


正庭只有五個位子,8點以後來的人都不一定能進入延伸席,但還是陸陸續續有人來排。包括可能只是象徵性表明立場的外國領事。


之前有和在港的德國朋友聊過,他表示判決的方向都已經定了,去法院旁聽也改變不了什麽呀。忽然覺得很悲哀,好像他不明白尤利西斯的故事,也不可能喜歡MLA,更不可能真正愛上香港。笨蛋一樣的抗爭,明知結局還是義無反顧的抗爭,是一個人最後的自由和尊嚴。旁聽不是爲了改變結局,是非暴力的最後一絲力量,對手足的最後一點支持。就像他們知道會帶著微笑看向旁聽席,因爲他們知道總有人在那裏無聲等待。


讀完判決只需5分鐘。所有人都意猶未盡的坐著。直到有人開始起身離開。只剩媒體在瘋狂輸出。出了法院大門就有警察驅趕人流,不許在門外逗留。馬路對面是等著重要人物出現的媒體。恰好看到了Emilia,戴著棒球帽穿著九龍塘的黑色長袖T。阿P也許不會想到,他們的多少fans進了監獄,上了黑名單。


過了深水埗街口,人流一下子就散了。剩下整條街的警察和靜候門前的裝甲車。


A-rod-avatar-img
A-rod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