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筆記 #杏運餅水合子彈筆記 ✨️採購/買者與廠商/賣家(the Purchaser and the Seller)-用超級超級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兩個對立的概念,當你進入職場需要進行貿易行為時,可以注意到自己現在是什麼樣的角色,畢竟貿易行為的角色「隨時在變換」。
例如,如果你是提供產品的供應商,那麼當面對客戶(clients)時,你就是廠商/賣的角色,反之如果你需要向原物料廠進貨時,你就是採購/買者。
會想要來聊聊這個概念是因為當你是貿易行為上的不同角色時,考慮到的交易條件跟視野會變得不一樣,例如你是採購者時,你最主要注意到的或許只會是商品的價格(Price),再用價格下去對廠商進行優先順序的排位;相反地,如果你是銷售者,除了價格之外,你要注意到的還會是商品產地、售後服務、業務成本、經營成本等等,因此不能單純只是一味提供給採購者滿意的價格,也得看自己提供這個價格「合不合算」。
當然,如果銷售者跟採購者能夠建立起商業的默契,那麼或許可以創造雙贏(win-win),例如,銷售者可以依過往的銷售經驗向採購者保證商品的品質跟穩定交期、建立品牌信賴等等,那麼採購者或許會因為信任而持續向銷售者訂購,甚至簽署專屬條約、建立供應商;而採購者可以向銷售者保證未來長遠的訂單,藉此讓銷售者提供長遠穩定的價格。
✨️以上是非常簡單的銷售概念,但除了在課本上學到之外,我在剛進職場的時候也常常一頭霧水不知道要怎麼進行談判,課本上說得好像很簡單,但實際上自己實戰演練面對又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之前還鬧過笑話🥲),所以猜想寫這篇來給跟我一樣曾經是商業小白的新手。
建議是先搞清楚自己在貿易行為上的角色!這一切會變得簡單很多!🥰👌
(這裡是簡單釐清角色關係,真的深入還有很多可以探討!)
See you l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