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11個月的玉堂春,有聽說是出名的難養,主要在於其土壤的酸鹼性調適,應維持弱酸性的土質,以便於根系較好地去吸收養分與礦物質。 但我卻未曾澆灌過硫酸亞鐵去調整土壤的性質,而是日復一日的用曬過太陽的自來水澆灌,約莫過一個季半(5個多月)才會施予化肥。 (化肥是真有感,但會污染土壤,需謹慎且小心使用)
以觀賞盆栽而言,從約莫15立方公分的盆栽,將植物根系養到35立方公分,還爆盆滿出來,確實是有感應的溫柔靈性,但不解的是玉堂春的花語竟然是代表著永恆,因為在與茉莉花的互相比較之下,其成長態勢前者為花枝招展,後者為直上雲霄彷彿要突破天際。
感覺就是梔子花的植物性更為野蠻奔放,而茉莉花才是典雅厚實。
但在兩者皆無比蓬勃的生長態勢下,的確能提供給觀賞者欣欣向榮的日進斗生感。 節外生枝顧左右而言他,同時培育茉莉花與梔子花(玉堂春),初心便有著想瞭解它們的心思,於是才始終不拿起剪刀修剪,而是選擇用配合光照調整位置以及鋼絲固定生長態勢去觀察它們的品性花語。
在玉堂春成長的同時,觀賞者也能因此受益良多,相得益彰實為人生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