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李奇芳(Richfu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c

男生在女生生小孩這件事上是否該閉嘴?

開場與初步看法:
對於「男生是不是該閉嘴?」這個問題,其中一位講者認為男生最好不要閉嘴,因為如果這樣,節目就只剩下一種聲音了。這暗示了男性也應該參與到這個議題的討論中。

傳統家庭觀念的提出:
接著,討論提到了傳統社會對於「家」的想像,通常是包含父母和小孩的四人家庭。這可能暗示了社會壓力或傳統期望對於夫妻生育決定的影響。

現代女性觀念的轉變:
其中一位講者觀察到,現在許多女性的想法已經不同,更強調**「不婚不生快樂一生」**。但也承認「有婚有生」也有人覺得快樂。這點出了現代社會生育觀念的多樣性。

生育的辛苦與快樂:
討論中觸及了養育小孩的辛勞,但同時也提到了帶小孩所帶來的快樂是無法比較的。前提是「小孩很好帶」。

第一胎的經驗對後續生育意願的影響: 講者提到,如果第一胎是「高需求寶寶」,通常就不會有第二胎了。反之,如果第一胎好帶,可能會考慮生第二胎。

婚姻關係與生育共識:

錄音中強調,因為婚姻關係才會有小孩,所以在婚姻關係中,生不生小孩應該要有共同的共識,男方也應該表達意願。

如果女方不想生小孩,男方可能會考慮不結婚或離婚。

反過來,如果男方不想生小孩,女方想生,這個問題則沒有明確的答案。

年齡與生育觀念的轉變:

討論提到,年輕時可能因為事業不穩定而抱持隨緣的態度,但接近40歲事業穩定後,男性可能會因為身邊親友都有小孩而開始想要孩子。

然而,女性在接近40歲時生育能力下降,若此時才想生育會比較辛苦,可能需要借助排卵藥或排卵針等方式。講者也提到了排卵針可能的副作用。

男生的話語權與責任:

講者認為,如果男生對於生小孩這件事情沒有話語權,那「要男生做什麼用?」。這表達了對男性在生育決策中被忽視的不滿。

但也強調,男性對於婚姻生活仍然有他的話語權和對家庭的夢想。

不孕與收養:

討論中提到了不孕的問題可能出在男性身上,而收養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式

婚前婚後的差異:

講者指出,許多人在婚後才會展現真實的一面,尤其是有小孩之後,照顧小孩的身心疲憊容易讓父親選擇逃避責任。

但也提出這也可能是因為媽媽的觀點改變了,婚前認為必要的加班,婚後可能認為是不必要的。

墮胎議題:

關於女性在婚姻中墮胎是否需要詢問男生的同意,講者認為男生只有建議權,真正的決定權在於女性

理由是懷孕和生產的風險都是由女性承擔。

更甚者,如果懷孕過程並不快樂,例如存在家暴等情況,更不應該要求女方聽取男方的意見。

婚姻的存續決定權:

講者認為,男女雙方都可以決定婚姻的存續狀態。男生的話語權在這方面是存在的。

代理孕母議題:

最後,話題延伸到了代理孕母,講者認為對於這個議題男生應該先閉嘴,不要發表任何評論,原因將在下次討論。

總結:

這段錄音檔以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開頭,但深入探討了生育決策中男女雙方的角色、權利與責任,以及傳統觀念與現代思潮的碰撞。討論觸及了婚姻關係、生育意願、年齡因素、不孕、收養、婚後生活以及墮胎和代理孕母等更為複雜的議題。整體而言,對話呈現了多種觀點,並未給出絕對的答案,而是引導聽眾思考這些問題的複雜性。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李奇芳(Richfu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c

男生在女生生小孩這件事上是否該閉嘴?

開場與初步看法:
對於「男生是不是該閉嘴?」這個問題,其中一位講者認為男生最好不要閉嘴,因為如果這樣,節目就只剩下一種聲音了。這暗示了男性也應該參與到這個議題的討論中。

傳統家庭觀念的提出:
接著,討論提到了傳統社會對於「家」的想像,通常是包含父母和小孩的四人家庭。這可能暗示了社會壓力或傳統期望對於夫妻生育決定的影響。

現代女性觀念的轉變:
其中一位講者觀察到,現在許多女性的想法已經不同,更強調**「不婚不生快樂一生」**。但也承認「有婚有生」也有人覺得快樂。這點出了現代社會生育觀念的多樣性。

生育的辛苦與快樂:
討論中觸及了養育小孩的辛勞,但同時也提到了帶小孩所帶來的快樂是無法比較的。前提是「小孩很好帶」。

第一胎的經驗對後續生育意願的影響: 講者提到,如果第一胎是「高需求寶寶」,通常就不會有第二胎了。反之,如果第一胎好帶,可能會考慮生第二胎。

婚姻關係與生育共識:

錄音中強調,因為婚姻關係才會有小孩,所以在婚姻關係中,生不生小孩應該要有共同的共識,男方也應該表達意願。

如果女方不想生小孩,男方可能會考慮不結婚或離婚。

反過來,如果男方不想生小孩,女方想生,這個問題則沒有明確的答案。

年齡與生育觀念的轉變:

討論提到,年輕時可能因為事業不穩定而抱持隨緣的態度,但接近40歲事業穩定後,男性可能會因為身邊親友都有小孩而開始想要孩子。

然而,女性在接近40歲時生育能力下降,若此時才想生育會比較辛苦,可能需要借助排卵藥或排卵針等方式。講者也提到了排卵針可能的副作用。

男生的話語權與責任:

講者認為,如果男生對於生小孩這件事情沒有話語權,那「要男生做什麼用?」。這表達了對男性在生育決策中被忽視的不滿。

但也強調,男性對於婚姻生活仍然有他的話語權和對家庭的夢想。

不孕與收養:

討論中提到了不孕的問題可能出在男性身上,而收養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式

婚前婚後的差異:

講者指出,許多人在婚後才會展現真實的一面,尤其是有小孩之後,照顧小孩的身心疲憊容易讓父親選擇逃避責任。

但也提出這也可能是因為媽媽的觀點改變了,婚前認為必要的加班,婚後可能認為是不必要的。

墮胎議題:

關於女性在婚姻中墮胎是否需要詢問男生的同意,講者認為男生只有建議權,真正的決定權在於女性

理由是懷孕和生產的風險都是由女性承擔。

更甚者,如果懷孕過程並不快樂,例如存在家暴等情況,更不應該要求女方聽取男方的意見。

婚姻的存續決定權:

講者認為,男女雙方都可以決定婚姻的存續狀態。男生的話語權在這方面是存在的。

代理孕母議題:

最後,話題延伸到了代理孕母,講者認為對於這個議題男生應該先閉嘴,不要發表任何評論,原因將在下次討論。

總結:

這段錄音檔以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開頭,但深入探討了生育決策中男女雙方的角色、權利與責任,以及傳統觀念與現代思潮的碰撞。討論觸及了婚姻關係、生育意願、年齡因素、不孕、收養、婚後生活以及墮胎和代理孕母等更為複雜的議題。整體而言,對話呈現了多種觀點,並未給出絕對的答案,而是引導聽眾思考這些問題的複雜性。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