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無鳴偶爾鳩嗚
avatar-avatar
雖無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謎樣人物》這個小說主要是用第一人稱描寫。

其實我並非喜歡使用第一人稱創作,尤其第一人稱有個很大的限制,就是只能夠跟隨單一角色的視點。

但是限制同樣可以變成有趣的限知,甚至更容易埋下伏筆。

因此從第一章到第三章,以男主角佘允龐的第一人稱看故事世界,由於他有面盲症的問題,在描寫中故意會忽略表情、五官的敘述,改以衣着、體形和肢體動作代替。

他的世界缺乏了樣貌的敘述,加上他的經歷使到他會下意識忽略某些資訊,他便是一個不可信的敘事者。

這個故事會有懸疑和謎團的元素,以致我需要一個限知視覺,甚至會誤導讀者的敘事者,以便營造紛紜複雜的氛圍。

我覺得如此設定很有趣,不過在創作的時候就需要花費更多的腦力和警惕性,否則很容易出戲和有bug。


同樣基於第一人稱的限制,會讓故事拼圖有所缺失,就促使我在第四章把視點轉換為女主角余詠心。

儘管視點換人或會讓讀者感到困惑,可是似乎有些前設需要用這個方式呈現,例如佘允龐不願提及的創傷、他的外貌等。

詠心看見世界的模樣與大部分人相像,沒甚麼遮掩和說謊的必要,所以描寫的過程中便可以補足佘允龐缺乏的資訊,也相對地可靠。(但亦會忽略佘允龐能夠看見的細節,故此亦非100%可信。)


接下來故事盡可能都會跟從佘允龐的視點進行,我不會經常切換視點,畢竟面盲症的視點實在太有趣,而且是主軸。


那麼,大家喜歡使用第一人稱嗎?

或者會不會基於某些設定或因由,而覺得有使用第一人稱的必要?

黃璧怡-avatar-img
黃璧怡和其他 4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雖無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謎樣人物》這個小說主要是用第一人稱描寫。

其實我並非喜歡使用第一人稱創作,尤其第一人稱有個很大的限制,就是只能夠跟隨單一角色的視點。

但是限制同樣可以變成有趣的限知,甚至更容易埋下伏筆。

因此從第一章到第三章,以男主角佘允龐的第一人稱看故事世界,由於他有面盲症的問題,在描寫中故意會忽略表情、五官的敘述,改以衣着、體形和肢體動作代替。

他的世界缺乏了樣貌的敘述,加上他的經歷使到他會下意識忽略某些資訊,他便是一個不可信的敘事者。

這個故事會有懸疑和謎團的元素,以致我需要一個限知視覺,甚至會誤導讀者的敘事者,以便營造紛紜複雜的氛圍。

我覺得如此設定很有趣,不過在創作的時候就需要花費更多的腦力和警惕性,否則很容易出戲和有bug。


同樣基於第一人稱的限制,會讓故事拼圖有所缺失,就促使我在第四章把視點轉換為女主角余詠心。

儘管視點換人或會讓讀者感到困惑,可是似乎有些前設需要用這個方式呈現,例如佘允龐不願提及的創傷、他的外貌等。

詠心看見世界的模樣與大部分人相像,沒甚麼遮掩和說謊的必要,所以描寫的過程中便可以補足佘允龐缺乏的資訊,也相對地可靠。(但亦會忽略佘允龐能夠看見的細節,故此亦非100%可信。)


接下來故事盡可能都會跟從佘允龐的視點進行,我不會經常切換視點,畢竟面盲症的視點實在太有趣,而且是主軸。


那麼,大家喜歡使用第一人稱嗎?

或者會不會基於某些設定或因由,而覺得有使用第一人稱的必要?

黃璧怡-avatar-img
黃璧怡和其他 4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