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藍思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c

韓國男團Stray Kids 與 日籍歌手LiSA 合作的《Social Path》,以充滿張力的歌詞和激昂的旋律,刻畫了一幅當代年輕人在社會化過程中的掙扎圖景。這首歌不僅是關於「犧牲青春換取未來」的宣言,更深入探討了在群體期待與個人夢想之間的矛盾,以及如何在孤獨與壓力中堅持自己的道路。

1. 獻祭青春的悖論:「Gave up my youth for my future」

歌詞開篇就直指核心——為了未來,我們是否必須放棄青春的自由與可能性?這種「犧牲當下,換取未來」的邏輯,是現代社會對年輕人的普遍期待。升學、職場、社會地位,這些無形的壓力迫使許多人提前告別青春的恣意,投身於某種被認可的「成功路徑」。

但這條「Social Path」並非單純的奮鬥史,而是充滿矛盾的選擇。當歌詞寫到「諦めてた みんなが言う青春は / たくさん誘惑耐え抜いた」(我放棄了大家口中的青春 / 忍耐了無數誘惑),它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社會所定義的「正確道路」,往往需要壓抑自我真實的渴望。而當你選擇這條路時,外界卻可能以「冷眼」(Cold eyes keep looking me down)回應,甚至試圖讓你放棄(They want me to give up right now)。

2. 孤獨的戰役:「I'm still in the crowd, alien of the town」

這首歌最強烈的情緒之一,是「孤獨感」。即使身處人群(in the crowd),歌者仍感覺自己像個異鄉人(alien of the town)。這種疏離感不僅來自外界的否定,更來自內心的自我戰鬥(I fight myself, it's only me)。

「Them voices in my head again / I gotta shake 'em off now」——這些腦海中的聲音,可能是社會的規訓、他人的質疑,甚至是自我懷疑。當你選擇一條非主流的路徑時,最大的敵人往往不是外在的阻礙,而是自己內心的恐懼。

3. 燃燒的決意:「Passion always burns eternally」

儘管如此,這首歌並非絕望的悲歌,而是帶著強烈的戰鬥意志。歌詞反覆強調「No regrets, I love this feeling」,即使前路艱險(険しい場所 一人で),也要在黑夜中奮起(夜と向き合い I will rise up)。

「Look back, the ashes prove my passion」——灰燼象徵過去的燃燒,但它並非終結,而是證明了熱情未曾熄滅。這讓人聯想到鳳凰涅槃的意象,唯有經歷焚燒,才能重生。

4. 破損地圖的隱喻:「破れた地図繋ぎ」

日文歌詞中的「破れた地図繋ぎ」(拼湊破碎的地圖)是整首歌最詩意的隱喻。年輕世代的成長,不再有清晰的路線圖,而是必須在斷裂的社會價值觀中,自己拼湊方向。

「No way back to the past / I'll step ahead」——沒有回頭路,只能向前。這既是無奈,也是覺悟。當舊有的規則不再適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未知中開拓自己的路徑。

結論:這條「Social Path」,終究是一場自我定義的旅程

《Social Path》不僅是 Stray Kids 和 LiSA 對自身經歷的抒發,也是當代年輕人的集體心聲。它質問社會對「成功」的單一標準,也鼓勵聽眾在孤獨與壓力中,堅持自己的熱情。

最終,這首歌的答案並非「成功」與否,而是「No regrets」——即使選擇的路充滿荊棘,只要燃燒過,就無愧於心。這或許才是真正的「Social Path」:不是盲目跟隨社會的期待,而是在集體與個體的拉扯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方式。

這首歌最震撼之處,在於它既是被規訓者的掙扎獨白,也是覺醒者的戰鬥宣言。它呈現了社會化過程中那個殘酷的辯證法:要成為更堅強的金屬,就必須先忍受將自己投入熔爐的痛苦。而我們唯一能確信的,或許只有歌中那句「Passion always burns eternally」——只要這團火還在燃燒,即使身處永夜,我們仍能在灰燼中辨認出自己的模樣。

玥雅(Y.A)-avatar-img
玥雅(Y.A)和其他 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藍思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c

韓國男團Stray Kids 與 日籍歌手LiSA 合作的《Social Path》,以充滿張力的歌詞和激昂的旋律,刻畫了一幅當代年輕人在社會化過程中的掙扎圖景。這首歌不僅是關於「犧牲青春換取未來」的宣言,更深入探討了在群體期待與個人夢想之間的矛盾,以及如何在孤獨與壓力中堅持自己的道路。

1. 獻祭青春的悖論:「Gave up my youth for my future」

歌詞開篇就直指核心——為了未來,我們是否必須放棄青春的自由與可能性?這種「犧牲當下,換取未來」的邏輯,是現代社會對年輕人的普遍期待。升學、職場、社會地位,這些無形的壓力迫使許多人提前告別青春的恣意,投身於某種被認可的「成功路徑」。

但這條「Social Path」並非單純的奮鬥史,而是充滿矛盾的選擇。當歌詞寫到「諦めてた みんなが言う青春は / たくさん誘惑耐え抜いた」(我放棄了大家口中的青春 / 忍耐了無數誘惑),它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社會所定義的「正確道路」,往往需要壓抑自我真實的渴望。而當你選擇這條路時,外界卻可能以「冷眼」(Cold eyes keep looking me down)回應,甚至試圖讓你放棄(They want me to give up right now)。

2. 孤獨的戰役:「I'm still in the crowd, alien of the town」

這首歌最強烈的情緒之一,是「孤獨感」。即使身處人群(in the crowd),歌者仍感覺自己像個異鄉人(alien of the town)。這種疏離感不僅來自外界的否定,更來自內心的自我戰鬥(I fight myself, it's only me)。

「Them voices in my head again / I gotta shake 'em off now」——這些腦海中的聲音,可能是社會的規訓、他人的質疑,甚至是自我懷疑。當你選擇一條非主流的路徑時,最大的敵人往往不是外在的阻礙,而是自己內心的恐懼。

3. 燃燒的決意:「Passion always burns eternally」

儘管如此,這首歌並非絕望的悲歌,而是帶著強烈的戰鬥意志。歌詞反覆強調「No regrets, I love this feeling」,即使前路艱險(険しい場所 一人で),也要在黑夜中奮起(夜と向き合い I will rise up)。

「Look back, the ashes prove my passion」——灰燼象徵過去的燃燒,但它並非終結,而是證明了熱情未曾熄滅。這讓人聯想到鳳凰涅槃的意象,唯有經歷焚燒,才能重生。

4. 破損地圖的隱喻:「破れた地図繋ぎ」

日文歌詞中的「破れた地図繋ぎ」(拼湊破碎的地圖)是整首歌最詩意的隱喻。年輕世代的成長,不再有清晰的路線圖,而是必須在斷裂的社會價值觀中,自己拼湊方向。

「No way back to the past / I'll step ahead」——沒有回頭路,只能向前。這既是無奈,也是覺悟。當舊有的規則不再適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未知中開拓自己的路徑。

結論:這條「Social Path」,終究是一場自我定義的旅程

《Social Path》不僅是 Stray Kids 和 LiSA 對自身經歷的抒發,也是當代年輕人的集體心聲。它質問社會對「成功」的單一標準,也鼓勵聽眾在孤獨與壓力中,堅持自己的熱情。

最終,這首歌的答案並非「成功」與否,而是「No regrets」——即使選擇的路充滿荊棘,只要燃燒過,就無愧於心。這或許才是真正的「Social Path」:不是盲目跟隨社會的期待,而是在集體與個體的拉扯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方式。

這首歌最震撼之處,在於它既是被規訓者的掙扎獨白,也是覺醒者的戰鬥宣言。它呈現了社會化過程中那個殘酷的辯證法:要成為更堅強的金屬,就必須先忍受將自己投入熔爐的痛苦。而我們唯一能確信的,或許只有歌中那句「Passion always burns eternally」——只要這團火還在燃燒,即使身處永夜,我們仍能在灰燼中辨認出自己的模樣。

玥雅(Y.A)-avatar-img
玥雅(Y.A)和其他 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