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ost Archive]
▶︎ 轉推文章:典藏藝術本期專題《演算法的靈光》 - 沈伯丞老師〈人工的智慧、人工的美學與會思考的感覺機器〉
-
回憶&整理一下前陣子和韓國教授聊天做研究訪談回應的個人觀點:
① 由於我們是採取科技媒體為主的藝術家,相對於以較傳統繪畫為創作媒材和形式的藝術家,創研的切入點會明顯不同,所以對生成式AI科技的發展應用持以較正向的態度。
② 今年初英國蛇形藝廊(Serpentine UK)已公開去年底展出與先鋒聲響藝術家Holly Herndon & Mat Dryhurst和在地合唱團合作《The Call》創研成果白皮書,並與生成式AI視覺模型平台「Alias Studio」合作公開徵件。我認為以平面繪畫為主要創作媒介的藝術家,其實不妨試用看看Alias Studio的服務,作為分析自我作畫慣性構成模式的工具,或許也會因此有新的啟發和實驗靈感。
③ 除了世上首位AI藝術家「AI-DA」以外,目前大多數AI和人類的差異和協作重點就是:最終坍縮成形為何種實相,仍需人類觀測的意志而定。
④ 其實在較早期玩GenAI創作,我覺得Runway AI初期基底那種原始壁畫的質地蠻有趣,所以用作之前《未來佛AI原型:一瞥三千大千世界》的創作素材,當時探索實驗的是「從這個AI的認知投射,某些原型關鍵字在其理解中會是什麼?」,而非「我一定要掌控它成形為特定的圖景」。
⑤ 承上,我也喜歡Leonardo AI舊模型產圖的某種特異感,那是Gen AI獨有的特性,而能給我新的構圖啟發,但如今許多GenAI視覺模型越來越都被一概規訓成某些合理、大眾好用的樣子,反倒令我感到有些無趣了。
⑥ 但我個人不會讓AI生成特定還在世的藝術家的風格,例如不跟風吉卜力生圖,保障創作者勞動成果的智慧財產權這塊還有待更多探討和更新,而近期也有看到開始著手處理AI Agent個體身份的法人權益和規範的新創提議,和AI Agents之間的通訊協定,以及已出現專屬讓AI Agent接案賺錢的雲端工作平台,目前我對這部分特別感興趣。
[Facebook Post Archive]
▶︎ 轉推文章:典藏藝術本期專題《演算法的靈光》 - 沈伯丞老師〈人工的智慧、人工的美學與會思考的感覺機器〉
-
回憶&整理一下前陣子和韓國教授聊天做研究訪談回應的個人觀點:
① 由於我們是採取科技媒體為主的藝術家,相對於以較傳統繪畫為創作媒材和形式的藝術家,創研的切入點會明顯不同,所以對生成式AI科技的發展應用持以較正向的態度。
② 今年初英國蛇形藝廊(Serpentine UK)已公開去年底展出與先鋒聲響藝術家Holly Herndon & Mat Dryhurst和在地合唱團合作《The Call》創研成果白皮書,並與生成式AI視覺模型平台「Alias Studio」合作公開徵件。我認為以平面繪畫為主要創作媒介的藝術家,其實不妨試用看看Alias Studio的服務,作為分析自我作畫慣性構成模式的工具,或許也會因此有新的啟發和實驗靈感。
③ 除了世上首位AI藝術家「AI-DA」以外,目前大多數AI和人類的差異和協作重點就是:最終坍縮成形為何種實相,仍需人類觀測的意志而定。
④ 其實在較早期玩GenAI創作,我覺得Runway AI初期基底那種原始壁畫的質地蠻有趣,所以用作之前《未來佛AI原型:一瞥三千大千世界》的創作素材,當時探索實驗的是「從這個AI的認知投射,某些原型關鍵字在其理解中會是什麼?」,而非「我一定要掌控它成形為特定的圖景」。
⑤ 承上,我也喜歡Leonardo AI舊模型產圖的某種特異感,那是Gen AI獨有的特性,而能給我新的構圖啟發,但如今許多GenAI視覺模型越來越都被一概規訓成某些合理、大眾好用的樣子,反倒令我感到有些無趣了。
⑥ 但我個人不會讓AI生成特定還在世的藝術家的風格,例如不跟風吉卜力生圖,保障創作者勞動成果的智慧財產權這塊還有待更多探討和更新,而近期也有看到開始著手處理AI Agent個體身份的法人權益和規範的新創提議,和AI Agents之間的通訊協定,以及已出現專屬讓AI Agent接案賺錢的雲端工作平台,目前我對這部分特別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