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今天上早療課,老師問的第一個問題是:這隻長頸鹿的頭要擺在哪隻腳上面?眼前有穿藍色球鞋的腳、穿粉色皮鞋的腳,小朋友紛紛指著長頸鹿的頭要放在藍色的
於是,老師又問了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要擺在這隻腳上面?
這時,小朋友的回答是:因為長頸鹿的頭是藍色的。老師知道小朋友回答的方式跟他的問題是不同的,於是反問了小朋友一次:那所以這個頭也可以放在穿粉色皮鞋的腳上面囉?因為長頸鹿的頭仍然是藍色。
這是小朋友終於開竅!回答老師說:老師我回答錯了,我應該要說,因為這個長頸鹿的腳的顏色跟頭的顏色都一樣是藍色,所以這個頭要藍色球鞋的腳上面。
上面的情形,真是我們家小朋友答非所問的情況,而這個情況也發生在我們在跟他對話的時候,以及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的時候,我想我們這個時候需要幫助他的事,找出連他自己都沒有發現的盲點,因為有時候我們以為我們的回答就是我們所想的那樣,但其實不是。
小朋友今天上早療課,老師問的第一個問題是:這隻長頸鹿的頭要擺在哪隻腳上面?眼前有穿藍色球鞋的腳、穿粉色皮鞋的腳,小朋友紛紛指著長頸鹿的頭要放在藍色的
於是,老師又問了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要擺在這隻腳上面?
這時,小朋友的回答是:因為長頸鹿的頭是藍色的。老師知道小朋友回答的方式跟他的問題是不同的,於是反問了小朋友一次:那所以這個頭也可以放在穿粉色皮鞋的腳上面囉?因為長頸鹿的頭仍然是藍色。
這是小朋友終於開竅!回答老師說:老師我回答錯了,我應該要說,因為這個長頸鹿的腳的顏色跟頭的顏色都一樣是藍色,所以這個頭要藍色球鞋的腳上面。
上面的情形,真是我們家小朋友答非所問的情況,而這個情況也發生在我們在跟他對話的時候,以及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的時候,我想我們這個時候需要幫助他的事,找出連他自己都沒有發現的盲點,因為有時候我們以為我們的回答就是我們所想的那樣,但其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