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Justin_inde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個習慣的後遺症就是,焦慮不安變成家常便飯到什麼程度?到像你呼吸一樣。對了「呼吸」這件事很重要,容後再說。


有一種我稱之為「隨遇而安」派的人,他們很少在過度思考的,他們活在當下,頂多就是需要思考的時候稍微思考一下,然後像是比較複雜的問題,好比說盧比要兌換成韓元在兌換成美金然後在第一時間相比到底差了多少這種時候,他們也許會選擇放棄思考,然後大概大概就好。


可是像我這種人以前就不可能發生這種事。甚至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我都會在腦內進行連串思考,其實有點像鞭屍那樣,沒有得到結論的屍體就拿出來繼續鞭,然後一追查到相關線索還要拿出來繼續相驗繼續鞭,而且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習慣到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作息了還不知道。


我高中時有個同學(抱歉了高中同學),印象中他常常在我們決定要往前走的時候(或要離開某地的時候),忽然回頭去看,去檢查有沒有忘了什麼或有什麼東西遺落了,我們那時(主要是有一個比較mean的/把責任推給別人是怎樣🤭)都會笑他這種類似強迫症的行為。


可怕的地方在於,習慣一旦成為自然,就很難改掉。我們以為改變別人很難,其實改變自己一樣困難。


我最近就決定改掉過度思考的習慣,想改成可切換模式,就是打開的時候可以像工具一樣拿來使用,例如寫作發想,或者思考一些人生哲學問題,但是平時的時候我會把它關閉,尤其是過度思考造成我負面情緒漩渦的時候。


你們說呢?


香水百合-avatar-img
香水百合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Justin_inde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個習慣的後遺症就是,焦慮不安變成家常便飯到什麼程度?到像你呼吸一樣。對了「呼吸」這件事很重要,容後再說。


有一種我稱之為「隨遇而安」派的人,他們很少在過度思考的,他們活在當下,頂多就是需要思考的時候稍微思考一下,然後像是比較複雜的問題,好比說盧比要兌換成韓元在兌換成美金然後在第一時間相比到底差了多少這種時候,他們也許會選擇放棄思考,然後大概大概就好。


可是像我這種人以前就不可能發生這種事。甚至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我都會在腦內進行連串思考,其實有點像鞭屍那樣,沒有得到結論的屍體就拿出來繼續鞭,然後一追查到相關線索還要拿出來繼續相驗繼續鞭,而且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習慣到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作息了還不知道。


我高中時有個同學(抱歉了高中同學),印象中他常常在我們決定要往前走的時候(或要離開某地的時候),忽然回頭去看,去檢查有沒有忘了什麼或有什麼東西遺落了,我們那時(主要是有一個比較mean的/把責任推給別人是怎樣🤭)都會笑他這種類似強迫症的行為。


可怕的地方在於,習慣一旦成為自然,就很難改掉。我們以為改變別人很難,其實改變自己一樣困難。


我最近就決定改掉過度思考的習慣,想改成可切換模式,就是打開的時候可以像工具一樣拿來使用,例如寫作發想,或者思考一些人生哲學問題,但是平時的時候我會把它關閉,尤其是過度思考造成我負面情緒漩渦的時候。


你們說呢?


香水百合-avatar-img
香水百合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