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沒有遇過「被害劇證」就可能看不懂的文章,
但我希望這篇文章能成為遇到這類壞人時可幫助表達的工具,
無論何時遇到這類壞人都要明白與他們保持距離,
千萬不要談合作或談感情。
--
-正文-
好人研究身旁的資源來推理經驗,或多或少製作著帶領人少走冤枉路的建言,
若自己的研究生效了,目的就達成了。
每當好人與旁人互動一次,
好人妥協一次,稱為尊重。
壞人利用好人給予的空間來自導自演,身為當事人的壞人製造錯誤之後,
投射自己的錯誤在同為當事人的好人身上,
在同一情境下與好人交換立足點而塑造自己成了「自己的錯誤的被害人」,
若能如此演出為被害人,就被害人化了,目的就達成了。
每當壞人與好人互動一次,
壞人無視一次事實又要在好人身上定一次罪,
自己的被害演出就是被害的證據了,就按著自己的步調以身作證來定罪了,稱為「被害劇證」。
好人與壞人各自相信著各自的劇本,自命為導演,然而,彼此的劇本毫無交集。
好人研究自己經驗的不足,
投射自以為是的缺憾在旁人身上,
吃虧是遲早的事。
壞人投射自己的錯誤在好人身上來捕捉代罪羊,
按照自己的節奏自命自己為該錯誤的被害人,
謊言是家常便飯。
為甚麼是壞人投射自己的錯誤在好人身上?
我的假設:
因為好人跟壞人就是不一樣,而壞人不接受好人的劇本,
就用錯誤取代了事實,免得需要努力來承認好人的努力。
--
-後記-
希望讀者能夠清楚分辨自己是不是曾經是個好人;
好人的人生通常是被壞人拖累,好人自己沒這麼糟,這就對了,
但是不要記不起教訓了,世上就是有壞人,不需要發揮愛心在壞人身上,管好自己,好好活著。
另外,「被害劇證」,這是AI幫我想出來的名詞,謝謝AI,AI真厲害。
至於為甚麼壞人需要「被害劇證」?
我的假設:
這樣就能抱怨自己遇到有人欺負自己,就不需要努力了。
--
起筆:2025/07/28
更新:2025/08/02
這是一篇沒有遇過「被害劇證」就可能看不懂的文章,
但我希望這篇文章能成為遇到這類壞人時可幫助表達的工具,
無論何時遇到這類壞人都要明白與他們保持距離,
千萬不要談合作或談感情。
--
-正文-
好人研究身旁的資源來推理經驗,或多或少製作著帶領人少走冤枉路的建言,
若自己的研究生效了,目的就達成了。
每當好人與旁人互動一次,
好人妥協一次,稱為尊重。
壞人利用好人給予的空間來自導自演,身為當事人的壞人製造錯誤之後,
投射自己的錯誤在同為當事人的好人身上,
在同一情境下與好人交換立足點而塑造自己成了「自己的錯誤的被害人」,
若能如此演出為被害人,就被害人化了,目的就達成了。
每當壞人與好人互動一次,
壞人無視一次事實又要在好人身上定一次罪,
自己的被害演出就是被害的證據了,就按著自己的步調以身作證來定罪了,稱為「被害劇證」。
好人與壞人各自相信著各自的劇本,自命為導演,然而,彼此的劇本毫無交集。
好人研究自己經驗的不足,
投射自以為是的缺憾在旁人身上,
吃虧是遲早的事。
壞人投射自己的錯誤在好人身上來捕捉代罪羊,
按照自己的節奏自命自己為該錯誤的被害人,
謊言是家常便飯。
為甚麼是壞人投射自己的錯誤在好人身上?
我的假設:
因為好人跟壞人就是不一樣,而壞人不接受好人的劇本,
就用錯誤取代了事實,免得需要努力來承認好人的努力。
--
-後記-
希望讀者能夠清楚分辨自己是不是曾經是個好人;
好人的人生通常是被壞人拖累,好人自己沒這麼糟,這就對了,
但是不要記不起教訓了,世上就是有壞人,不需要發揮愛心在壞人身上,管好自己,好好活著。
另外,「被害劇證」,這是AI幫我想出來的名詞,謝謝AI,AI真厲害。
至於為甚麼壞人需要「被害劇證」?
我的假設:
這樣就能抱怨自己遇到有人欺負自己,就不需要努力了。
--
起筆:2025/07/28
更新: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