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的稀缺性以及千年以來的價值共識,使它作為價值存儲的首選資產。1975年代,一個金條可以購買中產階級能負擔的房產,如今2025年,美國房價離5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語,但一個金條仍可以購買相同等級的房產。那到底是房屋價值上升了,還是實際是貨幣貶值了?
今年8月,許多投資人歡喜標普500、納斯達克、台灣50的價格均創出了高點,但別忘了這些都是用法幣來計價的,對!就是那個會持續貶值的法幣(全球M2供應量,從2008年30兆美金至2025年,來到了90兆美金)。
如果我們將2022年全球進入通膨週期至今,這些ETF價格除以每盎司的金價後績效如何?
除了比特幣和FANG+指數(可視為美股10大科技公司)跑得贏金價之外,我們熟知的標普500、那斯達克100、台灣50、甚至信義房屋指數的績效都跑輸金價,也就是兑金價還未創出新高。
所以當全球進入高通脹環境時,許多資產是跑不贏金價的,以上的結果也是一個機會成本的概念,請讀者細細品味。
至於你問我為什麼不放美債進來比較,我覺得會傷了債蛙的心,所以還是算了。
黃金的稀缺性以及千年以來的價值共識,使它作為價值存儲的首選資產。1975年代,一個金條可以購買中產階級能負擔的房產,如今2025年,美國房價離5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語,但一個金條仍可以購買相同等級的房產。那到底是房屋價值上升了,還是實際是貨幣貶值了?
今年8月,許多投資人歡喜標普500、納斯達克、台灣50的價格均創出了高點,但別忘了這些都是用法幣來計價的,對!就是那個會持續貶值的法幣(全球M2供應量,從2008年30兆美金至2025年,來到了90兆美金)。
如果我們將2022年全球進入通膨週期至今,這些ETF價格除以每盎司的金價後績效如何?
除了比特幣和FANG+指數(可視為美股10大科技公司)跑得贏金價之外,我們熟知的標普500、那斯達克100、台灣50、甚至信義房屋指數的績效都跑輸金價,也就是兑金價還未創出新高。
所以當全球進入高通脹環境時,許多資產是跑不贏金價的,以上的結果也是一個機會成本的概念,請讀者細細品味。
至於你問我為什麼不放美債進來比較,我覺得會傷了債蛙的心,所以還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