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12夜
發佈於亂亂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c

平常雖然看了某些內容會有很多話想記錄,但最後都因為懶而沒寫,但剛剛看到某影片說的,好萊塢跟內容創作者是AI高風險取代的工作,讓我忍不住來吠個兩聲。


我覺得這個說法不夠精確。如果要說好萊塢或創作者容易被取代,應該說,容易被取代的是公式化的故事模板。也就是那些你看過千篇一律的小說、戲劇,因為有大量模組,所以AI有大數據可以模仿,現在其實就不少,一堆網路上說書的影片,你可以發現內容跟故事結構很像,那個肯定是快速生成。但多數沒有太深的意義跟內涵。


我說的意義跟內涵是指:在故事中關於人的情感的流動(甚至情感流動的細節與故事創意)。


我不認為真正的創意產業會被取代,因為創意需要創造,但我覺得當前AI沒有創造的特質。應該說,容易被取代的是:你寫出來的東西跟大家都一樣,而且同質性很高,那麼被大數據取代的可能性會上升。


但面臨真正的創意時,AI只能幫忙打下手,抓抓故事BUG、邏輯等等(就很厲害了),甚至,有時AI建議修改故事的方向......你會覺得那是什麼爛點子。


但,如果你的能力在AI之下,你會聽從他的建議而修改故事;反之,你的能力在AI之上,你會分辨它的建議可不可行,要嘛,可參考甚至你會想出更好的方向,要嘛,你會看出AI建議的BUG,並且把它噴一頓,讓它知道它的建議是有問題的,照這樣修改故事會很腦殘。


所以,對我來說,AI究竟能不能取代創作者呢?我覺得精確的說法是:寫作能力在AI之下的,會很恐懼AI,因為它的數據能夠支配你、並且說服你照它的方向走。相反的,如果是頂尖創作者,較容易看出AI的問題,分析之後決定這個點子可不可行、有沒有修改需要。這時,AI就是創作者的輔助工具。

所以,AI到底會不會取代創作者?個人覺得......頂尖創作者不會被取代,特別是IP開發類型的創作者。因為IP開發的創作者通常具備很強大的商業能力,要知道一個故事賺不賺錢?那不是AI算得出來的。(這是一種FU,無法解釋)


每次寫到IP開發我就......很不想寫。因為......所以......(消音)

簡單說一下我所認知的,IP開發的定義:你的故事具備非常強大的商業性,除了小說、漫畫、影劇、手游、周邊......多面向開發商業潛力,能夠賺錢!能夠賺錢!能夠賺錢!(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簡言之:小說變成戲劇,那叫改編,不叫IP。(你賺錢了嗎?沒賺叫IP?)

簡言之:小說變成漫畫:那叫改編,不叫IP。(你賺錢了嗎?沒賺叫IP?)


真正的IP是:一個故事可以多面向撒出去,造成非常強大的商業效應,滿足各種開發條件,那才叫IP。


搞IP開發的編劇最在乎利潤跟盈虧,因為賺不賺錢就是這群人決定的。


但,不是所有編劇都是搞IP開發的,不是所有編劇都是搞IP開發的,不是所有編劇都是搞IP開發的。(編劇有很多類型)


簡單寫到這裡。


汪汪汪!


murmur:有時間再來寫韓國最近在搞的IP方向好了......又是一個可以讓我汪的內容。(但韓國很厲害,他們怎麼搞?有機會再來寫,那是不同於日本的模式。但我個人覺得搞IP最強的還是日本)

嚴肅獵犬-avatar-img
嚴肅獵犬和其他 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12夜
發佈於亂亂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c

平常雖然看了某些內容會有很多話想記錄,但最後都因為懶而沒寫,但剛剛看到某影片說的,好萊塢跟內容創作者是AI高風險取代的工作,讓我忍不住來吠個兩聲。


我覺得這個說法不夠精確。如果要說好萊塢或創作者容易被取代,應該說,容易被取代的是公式化的故事模板。也就是那些你看過千篇一律的小說、戲劇,因為有大量模組,所以AI有大數據可以模仿,現在其實就不少,一堆網路上說書的影片,你可以發現內容跟故事結構很像,那個肯定是快速生成。但多數沒有太深的意義跟內涵。


我說的意義跟內涵是指:在故事中關於人的情感的流動(甚至情感流動的細節與故事創意)。


我不認為真正的創意產業會被取代,因為創意需要創造,但我覺得當前AI沒有創造的特質。應該說,容易被取代的是:你寫出來的東西跟大家都一樣,而且同質性很高,那麼被大數據取代的可能性會上升。


但面臨真正的創意時,AI只能幫忙打下手,抓抓故事BUG、邏輯等等(就很厲害了),甚至,有時AI建議修改故事的方向......你會覺得那是什麼爛點子。


但,如果你的能力在AI之下,你會聽從他的建議而修改故事;反之,你的能力在AI之上,你會分辨它的建議可不可行,要嘛,可參考甚至你會想出更好的方向,要嘛,你會看出AI建議的BUG,並且把它噴一頓,讓它知道它的建議是有問題的,照這樣修改故事會很腦殘。


所以,對我來說,AI究竟能不能取代創作者呢?我覺得精確的說法是:寫作能力在AI之下的,會很恐懼AI,因為它的數據能夠支配你、並且說服你照它的方向走。相反的,如果是頂尖創作者,較容易看出AI的問題,分析之後決定這個點子可不可行、有沒有修改需要。這時,AI就是創作者的輔助工具。

所以,AI到底會不會取代創作者?個人覺得......頂尖創作者不會被取代,特別是IP開發類型的創作者。因為IP開發的創作者通常具備很強大的商業能力,要知道一個故事賺不賺錢?那不是AI算得出來的。(這是一種FU,無法解釋)


每次寫到IP開發我就......很不想寫。因為......所以......(消音)

簡單說一下我所認知的,IP開發的定義:你的故事具備非常強大的商業性,除了小說、漫畫、影劇、手游、周邊......多面向開發商業潛力,能夠賺錢!能夠賺錢!能夠賺錢!(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簡言之:小說變成戲劇,那叫改編,不叫IP。(你賺錢了嗎?沒賺叫IP?)

簡言之:小說變成漫畫:那叫改編,不叫IP。(你賺錢了嗎?沒賺叫IP?)


真正的IP是:一個故事可以多面向撒出去,造成非常強大的商業效應,滿足各種開發條件,那才叫IP。


搞IP開發的編劇最在乎利潤跟盈虧,因為賺不賺錢就是這群人決定的。


但,不是所有編劇都是搞IP開發的,不是所有編劇都是搞IP開發的,不是所有編劇都是搞IP開發的。(編劇有很多類型)


簡單寫到這裡。


汪汪汪!


murmur:有時間再來寫韓國最近在搞的IP方向好了......又是一個可以讓我汪的內容。(但韓國很厲害,他們怎麼搞?有機會再來寫,那是不同於日本的模式。但我個人覺得搞IP最強的還是日本)

嚴肅獵犬-avatar-img
嚴肅獵犬和其他 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