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馬雅人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src

每次我出去講馬雅文化,最常見的提問就是活人獻祭。
會有這樣的印象,多半來自阿波卡獵逃,就好像是今天本處限時動態分享的影片一樣。抓取平民或是戰俘,將他們帶上神廟頂端,然後挖出他們的心臟。

通常大家的疑問分成兩個方向,一個是 #為什麼馬雅人要活人獻祭?另一個是 #馬雅人真的是一次獻祭很多人嗎?接下來大使一個個來講好了!

#為什麼馬雅人要活人獻祭
如果從馬雅傳統薩滿宗教內在的邏輯來看,馬雅人認為世界上充滿各種神聖物質(K'uhul),其中人類的血液與心臟又是一種更為珍貴的K'uhul。神聖物質則是人類與超自然世界溝通時,必要的介質。人類無法超越超自然世界與人類世界的界線,他們只能透過儀式、神聖物質,將自己的想法與願望,傳達給超自然世界的神靈。在創世神話中,諸神以玉米與自己的鮮血創造人類。人類回報自己的鮮血自然合理。因此,問題來了,這樣貴族或是國王不能用自己的鮮血嗎?

的確!很多文物圖像上的證據,告訴我們馬雅菁英會舉行放血儀式,放血的部位也包含自己的陰莖。(這是某種諧音梗嗎?)

在大英博物館蒐藏,著名的雅須奇蘭(Yaxchilan)的25號門楣,就呈現了皇后為了國王的出征儀式,從刺穿自己的舌頭,放出鮮血。另一個文物是San Bartolo的壁畫,也呈現一個神話場景,可能是雙胞胎兄弟拿著長刺,穿過了自己的陰莖。

所以,活人獻祭在馬雅宗教裡,不僅是個祭品,也是是個藉由神聖物質,將人間的請求與訊息傳達給天神。

#馬雅人真的是一次獻祭很多人嗎
這件事情牽扯幾個不同層次的討論方向。首先,除了處死戰俘的場景,我們很少看到古典馬雅文化(250AD~900AD)的文物中,有大量活人獻祭的畫面。更多的獻祭場景是非常個人的。所以,我們馬雅人追求的是小巧精緻(並不是!)也就是,在古典馬雅,大規模的活人獻祭,看似是不流行的!

但是,當西班牙人抵達猶加敦半島時,他們與馬雅人交戰。在一些征服史中,我們可以看到馬雅人大量活人獻祭戰俘的場景。第一層的問題是,能不能將獻祭戰俘看作是一種最本質的宗教活人獻祭儀式。我們不能否認的確馬雅人將戰俘獻給神廟中的神像。但是這是個戰爭的特殊行為,還是每年、固定週期都會出現的歲時祭儀呢?

我想,活人獻祭戰俘恐怕是一種特殊行為。我有時候會講個不準確的比方。當鄭成功圍攻熱蘭遮城時,他也曾經斬首許多俘虜,試圖動搖荷蘭軍心。某種程度來說,鄭成功跟馬雅人、阿茲特克人想要做的事情是一樣的。西班牙人圍攻特諾奇蒂特蘭城時,也曾經看到西班牙俘虜被帶到最高的神廟上,活人獻祭挖出心臟。

此外,我們也不能忽略西班牙人在這件事上的一些論述陷阱。西班牙人在征服阿茲特克帝國與馬雅文化的過程中,不斷地將這些古代文明描述成會食人、大規模活人獻祭的不文明野蠻人。這樣的論述可以賦予西班牙人統治與征服的正當性。因此,我們在征服史的書籍中,可以看到一些誇張的數據,像是阿茲特克人向西班牙人宣稱,他們一年可以殺死兩萬人,這樣幾乎是特諾奇蒂特蘭城10%的人口了。

大多數對阿茲特克人大規模活人獻祭的印象,來自於此。這個印象也順著西班牙人對馬雅世界的征服,延伸到馬雅文化上,造就了我們今天印象中的大規模活人獻祭,阿波卡獵逃當然也是推波助瀾。讓不少考古學家「抓狂」。所以,某種程度上,我們可能 #把阿茲特克人活人獻祭的印象, #套用在馬雅人身上

到了今日,有些馬雅學家已經不強調大規模的活人獻祭。但是對大眾造成的印象,卻以很難扭轉。

Tuan Tuan Yuan Yuan-avatar-img
Tuan Tuan Yuan Yuan和其他 5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馬雅人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src

每次我出去講馬雅文化,最常見的提問就是活人獻祭。
會有這樣的印象,多半來自阿波卡獵逃,就好像是今天本處限時動態分享的影片一樣。抓取平民或是戰俘,將他們帶上神廟頂端,然後挖出他們的心臟。

通常大家的疑問分成兩個方向,一個是 #為什麼馬雅人要活人獻祭?另一個是 #馬雅人真的是一次獻祭很多人嗎?接下來大使一個個來講好了!

#為什麼馬雅人要活人獻祭
如果從馬雅傳統薩滿宗教內在的邏輯來看,馬雅人認為世界上充滿各種神聖物質(K'uhul),其中人類的血液與心臟又是一種更為珍貴的K'uhul。神聖物質則是人類與超自然世界溝通時,必要的介質。人類無法超越超自然世界與人類世界的界線,他們只能透過儀式、神聖物質,將自己的想法與願望,傳達給超自然世界的神靈。在創世神話中,諸神以玉米與自己的鮮血創造人類。人類回報自己的鮮血自然合理。因此,問題來了,這樣貴族或是國王不能用自己的鮮血嗎?

的確!很多文物圖像上的證據,告訴我們馬雅菁英會舉行放血儀式,放血的部位也包含自己的陰莖。(這是某種諧音梗嗎?)

在大英博物館蒐藏,著名的雅須奇蘭(Yaxchilan)的25號門楣,就呈現了皇后為了國王的出征儀式,從刺穿自己的舌頭,放出鮮血。另一個文物是San Bartolo的壁畫,也呈現一個神話場景,可能是雙胞胎兄弟拿著長刺,穿過了自己的陰莖。

所以,活人獻祭在馬雅宗教裡,不僅是個祭品,也是是個藉由神聖物質,將人間的請求與訊息傳達給天神。

#馬雅人真的是一次獻祭很多人嗎
這件事情牽扯幾個不同層次的討論方向。首先,除了處死戰俘的場景,我們很少看到古典馬雅文化(250AD~900AD)的文物中,有大量活人獻祭的畫面。更多的獻祭場景是非常個人的。所以,我們馬雅人追求的是小巧精緻(並不是!)也就是,在古典馬雅,大規模的活人獻祭,看似是不流行的!

但是,當西班牙人抵達猶加敦半島時,他們與馬雅人交戰。在一些征服史中,我們可以看到馬雅人大量活人獻祭戰俘的場景。第一層的問題是,能不能將獻祭戰俘看作是一種最本質的宗教活人獻祭儀式。我們不能否認的確馬雅人將戰俘獻給神廟中的神像。但是這是個戰爭的特殊行為,還是每年、固定週期都會出現的歲時祭儀呢?

我想,活人獻祭戰俘恐怕是一種特殊行為。我有時候會講個不準確的比方。當鄭成功圍攻熱蘭遮城時,他也曾經斬首許多俘虜,試圖動搖荷蘭軍心。某種程度來說,鄭成功跟馬雅人、阿茲特克人想要做的事情是一樣的。西班牙人圍攻特諾奇蒂特蘭城時,也曾經看到西班牙俘虜被帶到最高的神廟上,活人獻祭挖出心臟。

此外,我們也不能忽略西班牙人在這件事上的一些論述陷阱。西班牙人在征服阿茲特克帝國與馬雅文化的過程中,不斷地將這些古代文明描述成會食人、大規模活人獻祭的不文明野蠻人。這樣的論述可以賦予西班牙人統治與征服的正當性。因此,我們在征服史的書籍中,可以看到一些誇張的數據,像是阿茲特克人向西班牙人宣稱,他們一年可以殺死兩萬人,這樣幾乎是特諾奇蒂特蘭城10%的人口了。

大多數對阿茲特克人大規模活人獻祭的印象,來自於此。這個印象也順著西班牙人對馬雅世界的征服,延伸到馬雅文化上,造就了我們今天印象中的大規模活人獻祭,阿波卡獵逃當然也是推波助瀾。讓不少考古學家「抓狂」。所以,某種程度上,我們可能 #把阿茲特克人活人獻祭的印象, #套用在馬雅人身上

到了今日,有些馬雅學家已經不強調大規模的活人獻祭。但是對大眾造成的印象,卻以很難扭轉。

Tuan Tuan Yuan Yuan-avatar-img
Tuan Tuan Yuan Yuan和其他 5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